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我焦慮,是因為沒有人需要我

我焦慮,是因為沒有人需要我

時間不會等你




每天多一點被需要




彭縈   改變自己主創


 創業者 | 撰稿人 | 性格分析師




「我需要你」這四個字太簡單,但是又太難說出口了。我們常常吝嗇於自己的情感表達,當我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就是給愛的人最好的回饋。




換一種角度來思考,社會好像不太「需要」我們了,然後我們就開始焦慮,生活變得一團糟。

「需要」是能給人勇氣的詞,我們又該如何找到讓自己心安的感覺呢?






我焦慮,是因為沒有人需要我


原標題:

最深情的表白,不是

我愛你


作者:王信文


來源:王信文(ID:kenny_ideas)




去朋友家的豪宅吃飯。




此君在前兩年的A股手游大潮中賣掉公司,套現幾億,早已財富自由。




但令我吃驚的是,做飯的居然不是阿姨廚師或者保姆,而是他媽媽。




席間,朋友不斷問我,好吃嗎?我媽手藝怎麼樣?我媽從老家帶來的土雞怎麼樣?




我當然不吝溢美之詞。在一旁的朋友的媽媽喜笑顏開。


 


事後我偶然問起他,你都這麼有錢了,做飯幹嘛不找個阿姨,或者請個大廚,何必勞煩媽媽親自動手。




朋友答道:「阿姨是有的,不過我媽來就不讓阿姨做了。我媽喜歡做飯,讓她有事做,又被你誇兩句,比閑著沒事好多啦。」


 


我一聽,深刻的覺得有道理。




這種「被需要」的感覺,真的讓人感到開心。




回想我每次去美國出差,白天都是過得心慌慌。




因為每隔一段時間檢查手機,為什麼沒人找我?工作群為什麼沒消息?為什麼沒人給我發郵件?




因為跟國內有8小時時差,國內還在深夜啊。




等到了美國半夜,各種工作群消息不停,我偶爾回復幾句,才安心踏實。




如此一想,白天的焦慮大概也是因為沒人需要我。好空虛,好不習慣啊。


 


這讓我想起高三某次模擬考試前的一個夜晚。




我以要好好學習為由,向初戀女友提出了分手。




彼時我不帥,也沒錢,唯一的優點是物理成績比較好。




她泣不成聲,一直對我說4個字:「我需要你」。




現在想起來,心有戚戚。這種表白,如此震懾人心。




只可惜我當時年紀小,不懂。







公司內同事聚餐。




酒過三巡,一個剛工作2年的女同事發出感慨:「我有餓了么 ,滴滴打車,我為什麼要結婚啊?」確實如此。




現在的大城市年輕人,如果收入租得起房、點得起外賣,可以頗為滋潤。




我媽每次聽說我點了外賣,她都要心疼我。




我都回復:「媽你別擔心,我一頓外賣可以吃500塊,上海的外賣真的很好吃。」 




做飯、開車、打掃衛生,這些本來需要配偶完成的事,現在都可以被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勞動力取代,這已經動搖到了婚姻的基礎:配偶之間的相互需要。




近幾年離婚率連年上升,上海甚至到了40%。




2017年上海民政局甚至開通了「網上預約離婚」服務,預約後離婚最快只要40分鐘。




離婚率空前之高,與新興科技公司們逃不開關係。


 


好友要結婚,問我有什麼建議。




我說建議不結,如果一定要結,那買套房子,越貴越好,貸款越多越好。




一起還房貸,是最好的愛情穩固劑,因為離了誰都錢都不夠花。




房貸一還二三十年,這是實實在在的相互需求,可抵擋新鮮感的退卻,年華之老逝,和ED。







去年去加州參觀了特斯拉的工廠。




諾大的工廠里,生產線上的工人很少,各種機械臂眼花繚亂,彷彿在看電影《變形金剛》里機器人大戰的場面。




這讓我開始深深地開始擔憂起就業的問題。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上海的大部分月租停車場已經不用取卡,攝像頭直接掃描拍照就可以進出,離開前掃碼即可繳費離場,全程不需要人工參與。




亞馬遜的無人超市無需結賬,無需排隊,即拿即走,據說要「解放」美國350萬名收銀員...


 


我問我們公司的德國同事:「德國那個地方那麼好,問什麼要來中國工作啊?」他答:「在德國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Job)很容易,可是要找到一個值得發展的職業(Career)太難了。」


 


牛津大學的報告說,人工智慧將取代50%的美國工作崗位,這是對美國。




而技術對依賴製造業的中國就業的影響會更大。




我們的下一代年輕人可能非常難找到工作,不是因為他們不行,是因為這個社會不需要他們工作。


 


這對我們的大部分下一代年輕人,是一個多麼殘酷的圖景啊:

不管他們多麼想努力,想做點什麼,可是這個世界不再「需要」他們了。




當然這世界不會拋棄他們,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好看的美劇,好看的動畫,都有。




社會福利供給充足,只是不需要他們做任何事情了。




即使他們離開了,除了親近的朋友家人,對這個世界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不禁思考:如果有一個社會,是每個人都被需要的,那裡面的人幸福感該有多高啊!







這樣理想化的社會,也許只能出現在遊戲的虛擬世界裡。




可惜現在還沒有遊戲能夠做到。我向經濟學家薛兆豐請教此問題,他一語道破天機:那是因為你們還沒有把「比較優勢」做出來啊。




我才大悟。


 


未來我們也許可以創造一個像《黑客帝國》那樣的虛擬世界。




在那個世界裡,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被需要。




且需要並非憑空而來,而是來自於實實在在的其他生命個體。




因為被需要,所以一切才有了意義。




而我所在的遊戲行業,未來可能要擔此大任!每每想到此,我就會激動的夜不能寐。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王信文

(ID:

kenny_ideas



作者:

王信文。莉莉絲CEO王信文的公眾號。每周四凌晨更新。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思考。關注商業、技術、人類未來。


封面圖 by Andrea Ucini




會員 Update




1.10 月 15 日-10 月 21 日 18 點註冊的所有的會員確認函已經全部發出,內含會員號碼,請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郵箱,尤其是垃圾箱等文件夾。沒收到的朋友請發郵件到 件到 wechangers@gmail.com,郵件標,郵件標題約定為「1811 期會員號碼」,郵件內容註明你支付時候填寫的手機號。請按照郵件提示務必將 必將 wechangers@gmail.com 加為聯 加為聯繫人以便能夠及時收到改變自己的郵件。




2.本周張輝的會員語音郵件已經發出,主題是「自我覺醒之路」請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郵箱,尤其是垃圾箱、訂閱郵件、廣告郵件、被攔截郵件等位置。沒有收到的話請發郵件到 件到 wechangers@gmail.com,標題約,標題約定為「未收到語音 181021」。




3.會員有漏收語音情況的可在微信後台回復「語音漏收」獲取詳情或在微信底部的菜單欄「會員語音」查看解決方法。




今天你做了什麼改變





人生處處都是一場博弈,比如在學生時期的選導師,評獎學金,再到以後工作中的升職加薪。人生的每一步都蘊含著博弈論的色彩。我們通常聽了許多大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博弈,是什麼?學好博弈論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呢?彭縈在上周末的語音「升級你的操作系統——人人都要懂一點的博弈論」里進行了詳細的分享。以下是會員反饋:




@會員 徐徐


往常都是在家裡,泡壺茶,翻開筆記本,坐在書桌前,寫反饋,今天是在前往醉美灘涂霞浦的高鐵上,聽語音寫反饋,為自己的堅持點贊。本期我想從產品的角度分享我自己的感悟:



* 產品同質的情況


現在很多行業都非常成熟,而各家的產品很難有凸出的優勢,這個是時候,客戶一定會至少引入兩個供應商,利用「博弈論的心理」多輪的與供應商談判,競爭對手之間為了爭奪訂單,不停的退讓底線,項目做得異常的痛苦。就我們公司而言,在某個行業,其實競爭就在我們與另一個公司之間,我們也在想「為什麼我們之間不合作,我們在競爭的同時也可以達成另一個緯度的合作」,所以,經濟學心理學等是個特別有意思的大課題,你必須了解方方面面,綜合所有因素才更好的應用。



* 產品差異化的情況


在產品具有差異化的時候,特別是作為有優勢的一方,盯著第二或者第三的企業,這不是在給對手時間追趕自己么?難道不應該在自己有優勢的地方繼續打磨,繼續投入研發,使其變成更不可逾越的強勢?在追隨尾船的時候,我們不也應該警惕第二或者第三的船舶?這個中間有我沒懂的思維么?現在的市場競爭,我們不僅要警惕現有對手,其他行業跨行競爭也是非常迅速的,發掘開發保持自己的優勢,我覺得是個好的路。



關於彭縈的戀愛論,個人很喜歡,在這個快快快的時代,耐心的談場戀愛,實在幸福!你進我進,你退我退,這也是一個及時反饋,在雙方互動時,給予信心,給予信號,牽手或者轉身,有意思,很日常的事項,通過各種理論展示。



囚徒困境,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能從小我到大我,需要智慧需要勇氣需要實力,大家都加油!




現在就加入會員




理查·芒格說,每個人要理解這個世界,需要找到自己的 mental models,底層的思維模型。這些模型應該來自不同學科和方面,大概 80 到 90 個模型就可以幫你處理 90% 以上的問題。




近期我會和改變自己的會員分享「升級你的操作系統」共四期專題語音,主題分別為「人人都要懂一點的經濟學180916」、「人人都要懂一點的心理學180930」、「人人都要懂一點的博弈論181014」、「人人都要懂一點的生物進化學181028」。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即可完整收聽「升級你的操作系統」系列四場語音。



想知道

會員

能得到什麼?↓↓↓點擊閱讀原文,10 秒鐘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改變自己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人年紀輕輕,思想深度卻遠高於常人?
我做艱難決定時最愛問的問題

TAG: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