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為何執意要立「載」字輩的光緒為帝,而不敢立「溥」字輩?

慈禧為何執意要立「載」字輩的光緒為帝,而不敢立「溥」字輩?

中國歷史上曾上演過無數因皇位相爭而骨肉相殘的悲劇,以清代為例,乾隆之前每一次皇位繼承都經歷了腥風血雨的鬥爭,雍正即位後,基於前車之鑒,創立的秘密立儲制度,以保證皇權平穩過渡。然而,皇位傳到同治這裡,出了問題,秘密立儲制度不好使了,因為同治無子,所以再一次讓皇位出現未知數。

同治名叫愛新覺羅·載淳,是慈禧太后的兒子,按照慣例,繼承同治皇帝皇位的人選,應該從「載」字輩以下的「溥」字輩中選取。當時宗室中,「溥」字輩的只有倆人——溥倫和溥侃,他們的祖父是道光長子奕緯。可問題是,他們的父親載治並不是奕緯親生,而是過繼來的,祖上是乾隆第十一子永瑆。因此,溥倫和溥侃是旁支過繼來的,血統疏遠,不算近支宗親,繼承皇位就成了問題。

恭親王奕?

其實,問題遠沒有這麼簡單,慈禧還有她自己的小九九。如果一旦立「溥」字輩為帝,那麼,新皇帝就成了同治的嗣子,同治的皇后阿魯特氏便成了太后,慈禧就是太皇太后,再次實行垂簾聽政的,就是太后阿魯特氏,而非太皇太后慈禧了。這才是「溥」字輩不在慈禧選擇範圍之內的根本原因,她寧可打破祖制,立和同治皇帝同為「載」字輩的載湉為帝。

醇親王奕譞和兒子

那麼,當時「載」字輩中最合適的人選並不是載湉。近親宗支當中,「載」字輩有恭親王奕?(同治的六叔)之子載澂和載瀅,醇親王奕譞(同治的七叔)之子載湉。載瀅已過繼給別人,不再考慮,載澂17歲,載湉4歲。根據年齡長幼,理應立載澂為帝。然而,一心想把持權力的慈禧心中再明白不過了,載澂的父親恭親王奕?曾經是咸豐帝當年繼承皇位的主要競爭對手,後來他成了議政王,負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咸豐死後,他主外,慈禧主內。奕?一度權傾朝野,權力大過軍機,而且治國理政的能力也很強,手下有一幫支持者。

醇親王奕譞的三個老婆

如果載澂繼承大統,那麼朝廷大權勢必落入奕?父子手中,而且17歲的載澂第二年就該舉行大婚,然後親政,慈禧將很快還政給奕?父子。立載湉為帝,一是他只有4歲,慈禧還能繼續垂簾聽政;二是他的生母是慈禧的親妹妹,妹夫奕譞一直是慈禧的親信。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可憐的小載湉,被從醇親王府中帶走,在懵懂中登上了皇帝大寶之位,等待他的卻是一生的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乾隆65歲生下和孝公主,恩寵勝過和敬,可惜嫁錯人
香妃浴室不是用來洗澡的,是紫禁城唯一的元代建築,作用出人意料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