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土味時裝周捉妖記

土味時裝周捉妖記

下一個出現的會是

李家溝時裝周嗎?

不用遠赴海外,也不必流連北上廣深,這年頭出門買個菜說不定都能誤入一個時裝周秀場。

「土味時裝周」是一種很有中國特色的產物,這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在二三線城市生根發芽。它巧妙地打破了時裝周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群眾路線,深刻詮釋「大俗即大雅」。

今年時尚弄潮兒們的流行語我們也已經為你安排好了:「你去參加時裝周了嗎?

西安時裝周相信兒童才是時尚的未來,另闢蹊徑地走起了童裝時尚路線。

當然,即便已經在時尚圈的邊緣蹦躂了幾下,要弄明白當代時尚這件事兒對於古都西安來說顯然還是太難了。

傳統古風服飾作為中華文化之瑰寶當然不能捨棄:

親媽也能上陣圓一把古風夢:

最好再加些西式禮服品牌來彰顯國際視野:

如果能融合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設計那就是真正入了時尚的門了:

換個角度來看,西安時裝周更像是主辦方——一家兒童藝校舉辦的一場文藝匯演。

正如我們在學生時代經歷的無數文藝匯演一樣,它圓滿地完成了「合家歡」的任務:台上的簽約小模特走得開心,台下擁有造星夢的爸媽看得開心,展示成果的學校邀功邀得開心。

哎?時尚是啥?重要嗎?

在我國東北重工業基地舉行的哈爾濱時裝周,自然是承擔了其他時裝周難以承受的歷史使命。

秀場在一個大倉庫中舉行,裝潢裝飾有無產階級藝術風,叫「革命時裝周」應該更準確一點。

當然,兼顧地方特色非常必要,秀場上的服裝大多突出當地人最愛的大印花,以承襲「東北大棉襖」的傳統審美衣缽。

可能是為了讓外界對哈爾濱和東北不留下刻板印象,窗花、剪紙、門神等元素也被參加設計師們一一收納進自己的作品。

對於擁有多項大型文藝活動舉辦經驗的長沙來說,給它任何一個舞台,它都有信心辦出一場跨年演唱會。

首先,舞台布景和燈光一定要酷炫華美,奪人眼球。

其次,乾冰必須要備足,台上氣氛不足了就來點如夢似幻的舞台效果。

最最重要的,出於群(guo)眾(shen)需求,活動主題一定要弘揚正能量,甚至不惜搬出一個頗有年代感的詞——「精氣神」。

至於秀場的服裝也充分發揮了娛樂的精神,那就是貼近大眾。看完長沙時裝周的秀場,你相信一定能在淘寶上搜到價格更親民的同款。

包括淺綠窗帘裙:

中老年印花緊身衣:

活潑少女風、只是上廁所比較困難的連體褲:

一場大型文藝活動必不可少的就是捧場觀眾。生活在娛樂之都的長沙弄潮兒們也秉持著不放過任何出鏡機會的理念,時裝周背景板成了他們最佳的擺拍舞台。

每到酷暑炎夏,中原大地的土地上就要舉行一場大型歌舞表演秀兼真人選秀大賽——鄭州國際時裝周。一周的時間裡,不少活動基本上和「時尚」無緣,和「肉體」有關。

開幕式上健身房的教練亂入,給這屆時裝周定下肉體吸睛的調性。

秀場內更是大型歌舞表演現場,秀場里的攝影師,估計也被這股氣息感染,鏡頭對準的方向,都是那麼的曖昧,掌鏡時的迷之走位,讓人汗顏。

組委會還特地請韓國N線組合上陣助興,試圖拔高這次時裝周調性,但四射的燈光,怎麼看著都比較接近鄉鎮級的露天演出。

歌舞表演以外,各種走秀也讓鄭州時裝周超越了土味,走上了殭屍大片的路數

武漢時裝周自知沒有鄭州時裝周那種歌舞昇平的DNA,所以力爭走出一條差異化、平民化路線。從一眾國內土味時裝周中脫穎而出,通過嚴格對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針織衫的復刻,誕生出一種獨特的「鄉村氣息」。

女裝秀場除了復古,還有「湖北女子黑社會鬥毆現場」,想用皮鞭和皮靴對被國際四大時裝周洗腦過所謂時尚正統審美進行一番調教。

男裝也毫不示弱,模特手中拿一個茶壺,就是一家民族風餐廳上菜小哥。

站在一起後,印小天時代海瀾之家的感覺濃郁。

時尚的本質是從不重複自己,但武漢時裝周對此說不。年輕時裝設計師深入基層給老百姓改舊衣服穿:牛仔褲改抹胸、T恤改托特包......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好奇:為什麼國際時裝周都在比美,國內時裝周都在比丑?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能得先弄明白:

時 裝 周 到 底 是 干 嘛 的 ?

最早的時裝周雛形誕生於上世紀初的巴黎,只有時尚名流和買手有資格進入。隨著歷史的推演,四大國際時裝周相繼誕生,參加的品牌更多了,觀眾准入門檻也有所降低。(甚至在國內的一些時裝周秀場,任何人都可以申請秀場門票。)

時裝周一般持續一周左右,「在此期間,時尚設計師/品牌/時裝屋以走秀的形式向買手和媒體展示他們的最新系列。」

其中媒體負責為品牌宣傳,並為大眾解讀時尚趨勢,買手則要決定下一季買入哪些款式。所以回歸到實處,無論秀場傳遞了多麼先鋒的時尚精神,時尚仍舊是為了「賣衣服」的商業行為,並且極其賺錢。

時 裝 周 有 多 賺 錢 ?

服裝業老闆們往往都是首富榜單上的老面孔,隨便摘錄兩條新聞大家可以感受下: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從2016年4月至今,迅銷集團(優衣庫的母公司)的總裁兼董事會主席柳井正個人財富凈值增長了近一倍,達到2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42.44億元)。

《2018 胡潤全球富豪榜》上,68 歲的 LVMH 集團老闆 Bernard Arnault 財富達到 4900 億元,首次超過 ZARA 老闆,成為全球時尚界首富。

不僅服裝品牌賺錢,時裝周本身也在產生巨大的利潤。根據美國聯合經濟委員會在2015年給出的數據,一場紐約時裝周能為紐約賺到9億美元,甚至超過了超級碗和美國網球公開賽帶來的經濟效益。

可是時裝周為什麼這麼能賺錢?一方面,時裝周吸引來數量龐大的遊客,極大地帶動了當地餐飲業、酒店業和零售業的消費增長,另一方面,每年為時裝周工作的從業者也在遞增,這意味著另一筆可觀的稅收收入。

土 味 時 裝 周 為 何 誕 生 ?

這樣一隻會下金蛋的雞,自然是政府的心頭肉。那麼國內的二三線城市爭相辦時裝周也就不足為奇了。城市的時尚產業尚未成熟的情況下,主辦方、走秀品牌、模特經紀公司、本地時尚媒體和kol……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要從時尚這個賺錢生意中分得一杯羹,對於專業度的要求是可以降低的,該賺的錢是一分不能少的。

所以在這些土味時裝周里,隨處可見不專業的表現:時裝周組委會沒有專業資深的評委,導致進入時裝周的品牌既毫無設計感,又沒有強大的商業價值;模特也大多並非專業T台模特,往往拉到籃子里就是菜;來看時裝周的人呢,基本都是圖個熱鬧,並不具備欣賞時裝的能力。

國 內 沒 有 好 看 的 時 裝 周 了 嗎 ?

當然不是,上海時裝周在專業度上已經走在了很前面,兼顧商業品牌的同時,大力扶植年輕的獨立設計師品牌。每一季都請資深時尚人士組成的評審團來評選出具備走秀資格的品牌。

已經參加了三季上海時裝周走秀的8ON8品牌設計師Leo Gong說,「上海時裝周為海外歸來的、擁有國際視野的獨立設計師建立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平台。」

「上海時裝周的專業性體現在:一,選址專業:每一季都以新天地太平湖為中心作為場地。二,訂貨會專業:時裝周期間,上海的showroom較國內其他地方在多樣性以及專業性上強很多,而且大多對進場人群和品牌的把控也一年比一年嚴格。」在時尚機構DIA工作的達達說。

說到底,土味時裝周之所以誕生並吸引各方牛鬼蛇神的原因,可能是辦時裝周的人自己也不怎麼懂時裝吧。

我們有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把時裝周改名為「時尚鬥法大會」,

如何?

編輯:醺子、Sebastian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各時裝周官方平台以及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LLEMEN睿士 的精彩文章:

中國男人穿得丑,都是女人審美差?
江詩丹頓丨這四個字,你怎麼理解?

TAG:ELLEMEN睿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