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納米技術原創性研究相對偏少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納米技術原創性研究相對偏少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納米技術原創性研究相對偏少

參展商現場演示納米技術相關產品。 鍾升 攝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納米技術原創性研究相對偏少 產業化有待提升

中新網蘇州10月24日電 (記者 鍾升)24日,第九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在江蘇蘇州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在大會上表示,目前,中國納米科學和技術都取得引人矚目的發展速度,但仍存在原創性研究相對偏少,產業化有待提升等問題。

在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看來,納米技術不再是早些年的「陽春白雪」,早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納米技術對未來產業有著重大的影響,是未來十年的主要發展領域。」

據統計,近十年全球納米科技研發投入年增長率超過30%。根據預測,未來中國納米材料的市場規模年均增幅在15%以上,到2020年納米材料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千億元人民幣。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等三方聯合編製的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納米科技研發的大國,部分基礎研究躍居國際領先水平。並且中國納米科技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的成效也初具規模,專利申請量上位於世界前列。

「從2009年起,中國納米科技相關論文數量就位居世界首位,佔全世界總量的30%以上。」許寧生認為,基於化學和材料科學的傳統優勢,目前中國科研產出的總量和影響力兩方面都是當今世界納米研究的主要貢獻者。在微納電子、真空電子和生物等納米科技的應用方面逐漸發展新的優勢。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納米技術原創性研究相對偏少

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納米技術原創性研究相對偏少

納米纖維窗、納米防護口罩……納米技術已滲透進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鍾升 攝

許寧生同時指出,儘管中國在納米催化、綠色印刷、石墨炔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的突破,但是原創性的研究仍相對偏少。納米科技的學術論文發表量及專利申請量都很高,但產業影響力需進一步提高,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產業化之間仍存在差距。「勿以納米小而輕視,勿以成就大而驕傲。」許寧生勉勵眾人繼續努力研究、大膽重新,將納米產業打造成推動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領域之一。(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揭示多巴胺系統參與癢覺信息處理的調控機制
環保督察「回馬槍」絕非虛晃一槍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