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拐點來了?中國移動前三季收入四年來首降

拐點來了?中國移動前三季收入四年來首降

小刀馬

一度時間,我們知道一些壟斷行業都是躺著就能賺錢的。比如通信行業。不過,隨著三大運營商的競爭加劇,市場也出現了一些分化。當然,中國移動始終是一枝獨秀。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加起來都不如中國移動更賺錢,中國移動的新增用戶數和營收也一直是節節攀升的。

但是,隨著移動市場的逐漸趨於飽和,畢竟我們的移動用戶數也基本達到了一個近乎「天量」的水平了,該有手機的都已經有了,有人甚至還有好幾部好幾個手機號碼。再讓用戶出現井噴發展已經不現實了,人口紅利也逐漸接近於飽和了。這時候,中國移動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了。

中移動季報營收下降,四年來第一次,拐點出現了嗎?

我們關注到,中國移動最新的季度財報顯示:營運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0.3%。這是中國移動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的情況,而出現這種情況,業界普遍認為是受到取消手機漫遊費的影響。相應數據顯示,中國移動前三季度營運收入567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0.3%;凈利潤95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1%。

中移動的公告顯示,中國內地7月起取消數據漫遊費的減收影響顯著,加上大數據流量低資費套餐競爭加劇導致數據價值下降,集團通信服務收入增長面臨巨大壓力。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的ARPU值(每月每戶平均收入)由6月底的58.1元下降至55.7元。中國移動在財報中表示,戶均收入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不過,中國移動流量業務方面繼續保持加速增長態勢,手機上網流量同比增長172%,較上半年增幅提升19個百分點,手機上網客戶DOU(戶均月用流量)達到3132MB,比上年同期增長156%。可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應用場景的疊加,催生了更多的用戶習慣了使用各種流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再加上中國移動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用戶基數,這都是為了移動流量消耗的主力軍,他們的存在就會帶來各種應用場景的疊加,進而帶來對流量的需求。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國移動公司的移動用戶總數約9.16億戶。即使在固網寬頻上,中國移動也有1.47億戶,今年前三季度凈增3413萬,平均每月每戶收入達到34.3元。

雖然說取消漫遊費成為中國移動營收四年來,同比首次出現負增長,但因為有龐大的用戶基數的支撐,以及未來新模式(5G)的不斷加速,未來無論是用戶ARPU以及寬頻流量的輸出必然還會加大,這都是營收的重要來源。

5G布局,三大運營商互不相讓,中移動有錢,電信和聯通的步子邁得也不慢。

近日,中移動也表示,2019年第三季度將建成可商用5G網路。可見,5G真的越來越近了。據悉,目前我國5G網路測試已經進入到第三個階段,這個階段結束之後,就是網路的商用測試了。

值得關注的是,相比中國移動營收的下滑,中國電信、聯通的收入增速均高於中國移動。其中,中國聯通收入增幅從2015年的-5.3%扭轉為6.5%,利潤總額、凈利潤均轉正並大幅增長。中國聯通在財報中表示,通過與混改合作夥伴在業務和資本層面的合作,其產業互聯網業務收入達到了172.5億元,同比增長35.7%,且創新業務拉動了固網、移動業務分別增長5.2%、6.5%。

有數據顯示,中國電信、聯通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流量市場的價格戰,中國聯通在財報中稱之為「薄利多銷」。電信、聯通以遠低於中國移動的流量價格與後者爭奪新增市場。2018年6月底,中國電信、聯通的流量均價已經分別達到9.88元/GB,6.1元/GB,低於目前的均價,且用戶月均流量均已接近5GB。中國移動的流量均價一直高於全國均價,且目前中國移動用戶的月均流量只有3GB,遠低於電信、聯通。

中國移動在財報中稱,因「流量漫遊費的取消」、「低資費大流量套餐競爭加劇」,移動通信服務收入增長面臨巨大壓力。可以說,尋找新的增長空間已經成為運營商最緊迫的任務。有一種預期是,進入到5G時代,運營商有機會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以及醫療等新興市場獲得更多的收益空間。不過,原有的業務模式在這些新興領域或許都不再適用,運營商還需要進行重新的整合和應對新應用場景的出現,而能帶來多大的營收空間,還存在著極大的變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馬物語 的精彩文章:

蔚來汽車的「過山車」行情是市場對產能不放心嗎?
亞馬遜的狡黠是在於不斷地引領應用場景模式

TAG:刀馬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