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女皇,實地探訪清東陵慈禧定東陵地宮

大清女皇,實地探訪清東陵慈禧定東陵地宮

原標題:大清女皇,實地探訪清東陵慈禧定東陵地宮


慈禧


葉赫那拉氏,清朝皇太后,為咸豐帝妃子和同治帝生母。咸豐帝死後,其子同治帝繼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抬入滿洲鑲黃旗。同年與恭親王奕?合謀發動辛酉政變,剷除顧命八大臣勢力,與慈安太后一起垂簾聽政。慈禧太后是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人稱清朝「無冕女皇」,其掌權時間長達47年,在清代僅次於康熙帝與乾隆帝。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入葬清西陵菩陀峪定東陵?。


咱們今天接著從這裡繼續探尋歷史,發現歷史,感受歷史。


親身實地感受慈禧身後的繁華。

作者/拍攝:老豬的碎碎念


坐標:河北,唐山,馬蘭峪


帝陵探秘之清東陵慈禧陵。?


左慈安右慈禧


?西太后慈禧陵在普陀峪,東太后慈安陵在普祥峪,其實兩個陵就一牆之隔,二陵原皆於同治12年(1873年)興建,形制、規模相仿,但慈禧陵於光緒年間全面重修,因此其建築之華麗精美冠於東陵。慈禧陵也有清代後陵中唯一的地宮。



?下馬石,規制之一,見此碑官員人等全部下馬步行。



?1852年2月,慈禧十七歲,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開始了?皇宮生涯。


碑亭,內有贔屓馱石碑。


?先說說慈禧的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太皇太后。這是生前的稱號。



慈禧死後的謚號就在這個石碑之上: 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謚字23字,連皇后共25字,謚號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后孝庄,及孝德、孝貞兩位正宮皇后,與開國皇帝努爾哈赤謚號字數僅差一字,為清代及中國歷代皇后之最。



?穿過三孔石橋,便是慈禧陵正門隆恩門。



?



?穿過正門,便是隆恩殿,隆恩殿殿里殿外都裝飾貼金彩繪,殿內明柱也盤旋金龍,可謂金碧輝煌。


? 這個便是殿前的非常有名的漢白玉透雕的龍鳳陛石,其構圖為「鳳上、龍下」,充分顯現其權勢獨攬的野心。 其實慈禧生前的光緒五年(1879年)就將自己與東太后慈安的陵寢建造完畢,慈安死後慈禧大權獨攬,對自己早就不滿意的生壙開始大修,此事當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所謂大修實為重建,尤其對隆恩殿和東西配殿進行了落架重建,木料全部用的是名貴的黃花梨木,彩畫處不施地仗,直接用最好的「庫金箔」貼金,由於「庫金箔」泛紅,所以遊人們看到的殿內貼近彩畫承現偏紅顏色。隆恩殿月台四周欄杆也極盡其奢華施以雕刻,丹陛石也重新更新。慈禧陵寢的這次「大修」歷經十三年,直到慈禧去世。



? 這次陵寢大修的奢華體現為現在所說的「三絕」,即木絕、金絕和石絕。 「木絕」:是說三大殿的梁、枋都是用木中上品黃花梨木製成。這種木質堅硬、紋理細密的木材現在已瀕臨絕種,其價值稱得上是寸木寸金。而慈禧的棺槨也是用名貴的金絲楠木製成。



? 「金絕」:據《清史》記載,僅三大殿所用的葉子金就達4592兩之多,殿內外彩繪2400多條金龍全部是貼金,64根柱上都纏繞著半立體銅鎏金盤龍,牆壁上的五蝠捧壽、萬字不到頭圖案等也全都篩掃黃金。金碧輝煌隆恩殿和東西配殿雖經盜墓者洗劫,但如今依然可見「金絕」之豪華。



?



? 「石絕」:是指慈禧陵寢的石料一律採用上好的漢白玉,石雕圖案更是絕中之絕。隆恩殿的漢白玉石欄板上,都用浮雕技法刻成前飛「鳳」、後追「龍」圖案。


? 76根望柱柱頭全部雕刻著翔鳳,鳳的下面是雕在柱身里、外側的兩條龍,形成獨一無二的「一鳳壓兩龍」造型,寓意著慈禧生前的無上權力。而殿前的鳳龍丹陛石雕刻更是石雕中的珍品。



?



?向後走,便是三座琉璃門。



?石五供



?由於慈禧陵被軍閥盜掘,所以地宮大開,如今可以下到地宮參觀。


?



? 地宮石門



? 石門歇山屋頂上的吞脊獸和蹲獸,可見「騎雞仙人」



? 石門內的雕刻:三龍兩鳳。另金屬門梁應是含銅材料的,門簪上雕刻的都是龍和鳳,開始說的「石絕」又不能不說慈禧地宮,雖然慈禧地宮相對乾隆地宮的石雕飾相差甚遠,但在地宮石門和上券上的雕刻也有其不同之處,地宮進門處的石門屋頂仿造的木結構,這大概也是孤例。



? 「三龍兩鳳」的圖案實拍大圖。


?地宮門的石刻獸首門環, 具有辟邪意義的石門鋪首。



?基座部分的精美浮雕。



?最後金券,慈禧的棺槨處於金井之上。李蓮英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監,慈禧死後往棺內葬寶時,他也是參與者之一。李蓮英和侄子合寫的《愛月軒筆記》中,詳細記載了慈禧隨葬品的種類、數量、位置以及價值等。在慈禧棺內,底部鋪的是金絲織寶珠錦褥,厚7寸,鑲有大小珍珠12604粒、寶石85塊、白玉203塊。錦褥之上鋪著一層綉滿荷花的絲褥,絲褥上鋪珍珠2400粒。蓋在慈禧屍身上的是一條織金陀羅尼經被,被子用明黃緞捻金織成,織有陀羅尼經文2.5萬字。經被上還綴有820粒珍珠,盜墓者拆走珍珠後,就將這條價值連城的經被棄之於地,1979年清理地宮時才被發現。經被之上還覆有一層綴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也是無價之寶。翡翠白菜入殮時的慈禧頭戴鑲嵌珍珠寶石的鳳冠,冠上一顆珍珠重4兩,大如雞蛋,當時就值白銀1000多萬兩,鳳冠價值則可想而知;口內含夜明珠一粒,據傳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脖頸上有朝珠3掛,兩掛是珍珠的,一掛為紅寶石的;身穿金絲禮服,外罩繡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執玉蓮花一枝。在其身旁,還陪葬著金、玉佛像,以及各種寶玉石、珊瑚等。據說,當寶物殮葬完畢後,送葬的人發現棺內還有孔隙,就又倒進了4升珍珠和2200塊紅、藍、祖母綠寶石。光這些「填空」的珠寶,就價值223萬兩白銀。



?



?從地宮上來到門樓一探究竟。


?大氣磅礴的明樓,是後陵中絕無僅有的。



?明樓正中的石碑其雕刻精美程度嘆為觀止。



?在明樓向南望去,石五供,琉璃門,隆恩殿一字排開,煞是壯觀。 向西可看到慈安陵的明樓,未開放正在維修。



?在慈禧死後十九年,1928年她的「萬年吉地」被軍閥孫殿英炸開,不但屍骨盡遭暴露、羞辱,隨葬的奇珍異寶也被洗劫一空。享盡人間榮華富貴的「老佛爺」,只留下孤獨的荒冢任後人評說了。


作者/拍攝:老豬的碎碎念

謝謝觀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豬的碎碎念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當年用什麼「鎮住」十大元帥
1945年10月北平故宮,華北戰區日本投降儀式紀實

TAG:老豬的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