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步穿楊」有多難?古代的一位神箭手比奧運冠軍還珍貴

「百步穿楊」有多難?古代的一位神箭手比奧運冠軍還珍貴

文|原廓

羅賓漢影視形象

在早期人類從食物鏈的中端向頂端攀登,最終成為萬物之靈的過程中,弓箭、標槍、投石索等遠程武器所起到的作用,可能僅次於人類對於火的應用。特別是弓箭,更讓早期人類可以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與位置上,對那些機敏的獵物或兇猛的巨獸,發動隱蔽甚至致命的遠程襲擊。因此,從某種角度上說,那些早期人類可以算得上歷史上最初的「狙擊手」了。可以說,很多現代人其實都是那些上古成功「狙擊手」的後代,關於「狙擊手」的本能,可能早已經刻入很多現代人的基因當中。

說到歷史上的神箭手,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那位「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的飛將軍李廣。除了李廣,王舜臣的神箭堪稱「萬人敵」,還有著名的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箭法精準,甚至能影響整個戰局。

在東亞其他國家,也不缺乏神箭手。比如王氏高麗時代的猛將李成桂(後成為李氏朝鮮的開國太祖)就極其善射。一次,他帶兵在智異山下抵禦倭寇。當時雙方相隔二百步(大約300米,古代兩跨為一步)。而因為高麗與倭寇作戰屢戰屢敗,倭寇看不起高麗軍隊,加上雙方相距很遠,所以倭寇的一個頭目自認安全,在陣前挑釁李成桂軍。他背對高麗軍隊,撅著屁股,用手拍打以示侮辱。

但這個倭寇不知道的是,李成桂特別擅長一種源自中國唐代、被稱為「片箭」的特殊射法(以重型大弓,配合箭筒,發射短小輕箭,可以使得輕箭的射程極遠。李朝成宗六年六月,試射弓箭之時,有一人名為李卜仲,用81斤弓力的弓射片箭,射程達240步)。所以當倭寇頭目背對李成桂,撅著屁股拍打臀部的時候,被李成桂用片箭一箭奪命。

此後,李成桂在南原之戰中,面對具有數量優勢的倭寇之時,利用道路狹窄、土地泥濘的地利,指揮部下將倭寇射了個落花流水。他一人就射殺了70多名倭寇。

在此戰中,李成桂還遭遇了一個被高麗人稱為「阿只拔都」的年輕倭寇首領。此人在陣前騎馬持槍,試圖激勵士氣已頹的手下。李成桂第一箭將其頭盔射歪,第二箭將其頭盔射落。對方頭盔一落,李成桂身邊的親兵李豆蘭跟著一箭射穿這個倭寇首領的太陽穴。

相比其他缺乏足夠細節的古代神箭手記載,李成桂的記載可謂豐富而又細緻。他既能在敵人認為安全的距離上,遠距離狙殺敵人;又能在激烈的戰鬥中,連射殺敵;更能對有防護的重點敵人進行精確狙殺,甚至還配有副射手!真是一個極具現代狙擊手特質的古代神箭手!

李廣圖

「百步穿楊」有多難?

特別要提到的一點,如果現代人不對傳統弓箭有一定的感官認知,其實很難知道古代一名神箭手到底有多強大和寶貴。因為,只有接觸過弓箭,才能知道這種武器要想實現「百步穿楊」到底有多麼難。

比如現代奧運會弓箭比賽,是在70米的距離上,射擊一個直徑122厘米的圓形靶,但現代弓箭是有輔助瞄準設備的。在傳統弓領域,日本著名的三十三間堂射,射擊距離差不多70米;韓國的傳統弓運動相對發達,弓射比賽時,會選擇射擊145米遠的木板人形靶;國內傳統弓運動時間開展得相對較短,70米外,射擊人型靶,六箭有四箭中胸口,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好手了。

古代的記載也與此類似。比如宋軍要求精銳的禁衛軍,「六十步(約90米)射一石二鬥力,箭十二,六箭中垛為本等」;明代的戚繼光考核弓箭手,「官尺八十步(約120米)為式,把高六尺,闊二尺,每三矢中二矢為熟」;而前面提及的漢代神箭將軍李廣,「其射,見敵急,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說明其有信心必中的射擊距離也就在100米左右。

晚清的八旗弓箭手

以上種種,都是因為拉弓要靠手臂肩背部的肌肉一起發力,任何動作上的小偏差,就會導致遠距離射箭時的散布極具增大。而且普通射手也很難長時間地保持開弓狀態,一般開弓5秒之內就會射出。所以弓箭的瞄準時間窗口其實相當短暫,加之傳統弓箭沒有什麼輔助瞄準裝置,所以射手瞄準更多的要憑感覺和肌肉記憶。由此可以想見,在古代實戰條件下,要想命中遠距離的運動目標,要在平時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至於要想成為一名神箭手,光有心血和汗水還遠遠不夠,更需要相當的天賦,畢竟光遠距離準確測距這點就相當困難。

因此,成為神箭手甚至僅僅成為熟練射手的成本與難度,都是相當高的。而這也是其被更便於遠程狙擊的火藥槍所最終取代的重要因素之一。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台兒庄大捷全國都在慶祝,只有他傷心不已,甚至懷疑「大禍降臨」
拒做男人附庸,解放自己天性:女性擁有選舉權不能忘記這幾個人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