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每日清水白菜,家人早已認不出

「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每日清水白菜,家人早已認不出

大家都知道,道教與儒教一樣都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起源於中國古代先秦王朝的道家,奉老子為教祖。在道教看來,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其中生存的人類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不應受任何意識形態的束縛。道家還強調要「因應順勢」,而這一類人的做法,就形成了後世的隱士。

隱士,在《辭海》中的解釋為「隱居不仕」的人,他們保持獨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在社會飛快發展的當今時代,隱士正在逐漸增多,因為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多,他們希望通過某種方式來緩解自己的壓力,隱居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在我國的終南山上,如今正居住著5000多名「隱士」。

在這5000多個「隱士」當中,有一位 「但侯大師」被稱為「終南山第一隱士」。他在山中已經隱居了30多年,只住在一所簡單又簡陋的小屋中,不僅沒有任何的取暖措施和電,每天的主食也只有清水白菜。這般可以說是十分貧苦的生活,在但侯大師看來卻是非常滿意,他表示「人生在世,沒有比這更快樂的生活之道了」。

日復一日的生活是非常難熬的,但這隱居的30多年中,但侯大師卻能夠堅持每天早起打坐,這似乎成為了他生活中的一種 「儀式」。隨後,他就會開始在自己簡陋的小屋中閱讀《道德經》,感悟其中的精華,他覺得這樣的生活非常充實。而且,在這隱居的日子裡,他還自學會了辨別草藥,能夠治療一些簡單的風寒病。

很多人認為這樣的隱居是一種修行,但是也有很多人對此表示不理解,但侯大師的家人就是如此。他的家人非常不同意他的隱居選擇,而但侯大師卻堅持了自己的想法,在隱居的30多年之中,他並沒有回過一次家。幾十年過去了,當他的家人前往終南山尋找他的時候,家人甚至已經認不出他來了,從前的年輕小伙已經變成了一個50多歲的大叔。

遠離城市的燈光和喧囂,獨自在深山中自主生活,有人喜歡也有人無法忍受,但確實是使內心獲得平靜的一種方式。在現如今,人們更多地去追名逐利,能夠放下所有歸隱山林確實擁有著許多人沒有的勇氣。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做出此種選擇,對於這份勇氣和堅持都值得許多人學習和借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物舍 的精彩文章:

瑪雅文明遺留下來的雕像,面部極像二維碼,掃一掃後結果尷尬了
貴族的教育方式早已改變!每年學費400萬,卻放棄「傳統」教育

TAG:人物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