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社會建設改革與發展的中國經驗

社會建設改革與發展的中國經驗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觀點提示

深刻把握40年來社會建設改革與發展的中國經驗,對未來中國社會自身深化改革具有歷史借鑒意義,而且社會建設的中國經驗也是世界現代化發展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改革開放作為一項深刻改變當代中國社會面貌的宏大歷史變革,至今已走過40個年頭。40年來,與改革開放進程相伴隨的社會建設成效卓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得到充分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將改革進行到底」的雄心壯志,中國的社會發展進入了新時代,當代中國社會建設勢必在總結豐富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取得新的成就,邁向新的高度。

改革開放是億萬中國人民自己的事業,其成功得益於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深刻把握40年來社會建設改革與發展的中國經驗,對未來中國社會自身深化改革具有歷史借鑒意義,同時,社會建設的中國經驗也是世界現代化發展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社會建設指導思想的根本基點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歷來尊重人民作為主體的歷史地位和社會地位,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感情上貼近人民、在思想上尊重人民、在方法上求教於人民、在目標上服務於人民。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實踐,更加印證了這條基本經驗。

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以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為工作的最高標準。他指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此後的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沿著這條正確路線,以此確立各個時期黨和政府各方面工作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當代中國社會建設及社會治理工作迎來新的局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在當選總書記的第一天就莊嚴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表示「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的承諾充分表達了我們黨對人民的深厚感情,體現了人民在他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也充分表達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立場,始終把尊重人民利益和意願視為治國理政的出發點。

在新的歷史背景下,社會和民生領域的改革不斷創新,力度空前,在黨和國家的全局工作中地位更加凸顯。近幾年來,黨和政府在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多層次住房保障制度創新、社會保障制度與精準扶貧、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等方面,都邁出實質性的改革步伐。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提升了治理能力,順應了民眾意願。一些關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制度革新釋放出紅利,讓人民體會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如:戶籍制度改革的有序推進,使一部分由於各種原因而無法落戶者實現了最基本的權利;新醫改邁向縱深,進一步擴大了保障範圍,緩解了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極大地減輕了看病負擔;旨在實現社會公平的社保與養老制度改革讓企業退休職工的權益得到更充分保障;「二孩」政策的推行從根本上調整優化了當代中國的人口結構。這些措施夯實了億萬百姓對幸福生活的清晰預期。

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實踐證明,只有把億萬人民的訴求真真切切地放在心上,黨和國家的事業才真正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這就是中國共產黨成功的秘密,也是中國成功的秘密。

發揮人民首創精神:社會建設突飛猛進的內在動力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制度創新是發展引擎,而人民是改革開放的實踐主體與制度創新主體。

制度創新是一個相對複雜且漫長的社會工程。改革之初,鄧小平就曾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40年的制度建設中,自上而下的制度設計和自下而上的人民首創精神在改革過程中缺一不可。改革中的「先行先試」,正是發揮人民首創精神,集聚人民智慧和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的制度化,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正如鄧小平所說:「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生產經營體制的改革連帶著既有行政管理體制的變遷,對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設定的改革目標是,「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並「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要不斷推進位度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目標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體制機制建設都是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而制度創新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試點」。「試點」是到人民中去,接受人民的評價與檢驗。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創造潛力,蘊藏著促進社會進步的巨大熱情和聰明才智。以「試點」來觀察改革效果,然後由「點」到「面」鋪開來,是確保改革穩步進行的有效方式。中國區域眾多,其經濟社會發展速度不同,改革基礎差異較大,使得各項措施落實到地方難免「水土不服」。通過「試點」,找出各地「水土不服」的原因,及時總結經驗與教訓,校正改革的步驟,讓各項制度措施精細化,使改革事業在有序、穩定的軌道上行進。而且這種方式是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戰略部署與基層自下而上的人民首創精神積極地結合起來,集思廣益,在改革不斷深入的同時保證社會的穩定。這樣的改革路線已成為制度創新的一條必經之路。

增進全體人民福祉:社會建設發展路向的適時調整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還在於中國共產黨人能夠歷史地、辯證地看待社會問題的發展變化,為社會建設尋求正確的方向;能夠深入觀察新時期民生問題,並及時順應不斷升級的民生要求,為社會建設樹立正確的目標。

從中國國情出發不斷地調整社會建設的改革進路,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英明抉擇。如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公共教育投入在持續增長,滿足了對人才培養效率的要求,但城鄉居民對教育機會的公平性、教育資源配置的合理性、教育事業發展的均衡性等均存在著不滿。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理念的提出,意味著一種不同於改革開放初期發展共識的形成,這一發展共識的內涵就是,「更加註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社會建設成為與政治建設、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並列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大提升了社會建設的重要性。此後一系列社會政策的出台,強調社會事業的公益性,緩和了由於利益失衡所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以公平正義為主導的社會建設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並在此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絕不讓一個領域滯後,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不讓任何一個區域落下,要讓13億中國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這表明國家的發展戰略將更加自覺地朝著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方向推進,並將走向更加平衡的發展之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給未來中國的發展划出了明確的路線圖。全黨全社會更要認真汲取改革開放40年來探索的成功經驗,以制度建設鞏固改革開放的成果,激發中國社會活力,增進全體人民福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襲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革命的歷史譜系,是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將為世界貢獻更多更好的社會建設經驗。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為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階段性成果)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25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第六屆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落幕
燕京理工學院聯合企業共建智能汽車研究院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