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低聚果糖,可改善慢性應激誘發的抑鬱行為

低聚果糖,可改善慢性應激誘發的抑鬱行為

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實驗中心主任劉如石教授團隊,近日在《中國微生物雜誌》雜誌發表論文指出, 低聚果糖能夠調節腸道菌群,改善慢性應激誘發的抑鬱行為。

抑鬱症是躁狂抑鬱症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癥狀。抑鬱症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約15%的抑鬱症患者死於自殺。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鬱症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數據顯示,世界上前10種致人殘廢或喪失勞動能力的疾病中,有5種屬於精神類疾病,包括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兩極精神紊亂、酗酒和強迫性神經病,而抑鬱症在世界10大疾病中發病率位居第4,全球發病率達5%,發病人數已達3.22億,2005年至2015年患者數量增加了18.4%。

針對抑鬱症發病率的逐年增加,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和韶山常佰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歷時三年,就此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在微生物頂尖雜誌《中國微生物雜誌》發表了論文——《低聚果糖對慢性應激小鼠抑鬱樣行為及腸道菌群的影響》,探討低聚果糖對慢性應激小鼠的抑鬱樣行為及腸道菌群的影響。

劉如石教授表示,那些活躍在腸道中的菌群,時刻影響著我們的健康,這很好理解。但你說菌群能夠影響我們人類的情緒,估計你會不太相信。

但不可否認,我們現在攝入蛋白質的量是顯著增加了,但是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對有些人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身上缺少足夠的有益菌或者中性菌為其分解、代謝,這些優質蛋白就落入了有害菌嘴裡,在它們的分解下,產生大量硫化氫、氨氣等對神經有毒害作用的氣體或者物質,從而引起神經異常,不知不覺之中,我們的喜怒哀樂都受到了影響。

另一個例子,近些年科學家發現,體內缺乏維生素B12的人容易自殺。缺乏維生素B12會使人容易疲勞、記憶力衰退、導致抑鬱。而維生素B12恰恰是一種我們不可能從外界食物中直接攝取,只能在腸道細菌的幫助下合成的營養素。這又是腸道細菌間接影響人類情緒的一個證據。

我們的喜怒哀樂每一種情緒都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它們與我們身上調控情緒的化學物質有關。而我們腸道內的細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那些「情緒物質」的代謝。於是通過這種方式,細菌也就影響了我們的日常情緒。

回到實驗本身,我們選用全球微生態健康產業領導者—量子高科「常佰通低聚果糖」產品,以及30隻SPF級8周齡健康雄性ICR小鼠(34.0 ~ 39.9g),隨機分成3組,C組進行日常護理且飼餵正常飼料,S組每天隨機給予應激源,喂正常飼料,SF組小鼠在接受慢性應激造模的同時,飼餵低聚果糖含量為1.2%的飼料。實驗採用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構建小鼠抑鬱模型,持續8周換不同的方式刺激小鼠,如同籠、禁食、禁水、生活環境潮濕等。通過測定小動物對糖水的喜愛程度、強迫游泳不動時間來直觀觀察他們的情緒是好是壞,也進一步深層檢測了與慢性應激誘發的抑鬱樣行為密切相關腦內的糖皮質激素受體(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含量。結果發現S組小鼠糖水偏愛程度降低(圖1),游泳不動時間增加(圖2),而服食低聚果糖的SF組小鼠上面兩個觀察指標均有明顯改善。同樣,S組大腦皮層GR蛋白表達量明顯減少,但SF組小鼠GR水平恢復至了正常水平(圖3)。

低聚果糖,可改善慢性應激誘發的抑鬱行為

上述結果從不同深度都證明了每天服用一定量的低聚果糖可緩解抑鬱,改善情緒。那低聚果糖是如何改善抑鬱情緒的呢?

實驗發現抑鬱的小鼠腸道菌群變化趨勢和我們人抑鬱患者腸道菌群變化趨勢相一致,例如門水平上擬桿菌增加,厚壁菌減少(圖4)。然而當補充低聚果糖後小鼠腸道菌群得到一定程度恢復。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發現羅伊氏乳桿菌(L. reuteri)在S組中顯著減少,而SF組則恢復到正常水平(圖5)。L. reuteri是一種廣為人知的益生菌,它能產生有機酸、羅氏菌素等抗菌分子抑制病原菌的定殖,能加強腸道屏障並且還能在宿主免疫系統中發揮益處。有研究顯示L. reuteri可能在調節抑鬱行為中擔當重要角色。

低聚果糖,可改善慢性應激誘發的抑鬱行為

抑鬱小鼠的結腸微生物組成發生變化,大腦皮層GR表達降低,進一步揭示了低聚果糖可通過調節GR表達及腸道微生物組成,改善慢性應激誘發的抑鬱行為。

早期,關於益生元對腸道菌群影響的研究是基於非測序技術進行,這可能不能全面地揭示益生元對腸道微生態的影響。此次研究是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觀察到了腸道微生物組成的變化。(趙建黨 曾益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最新兒童汽車安全座椅使用指南,沒有最好只有最安全!
身上11個神奇止疼穴,頭痛、牙痛、胃痛分分鐘解決,學會全家受益!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