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原創:食色 | 來源:鍋小然

清晨微冷,剛一掀被,短褲似乎有點弱不禁風,衣櫃里皺巴巴的陳年秋褲被迷糊地翻出,瞬間挺直了腰板,拖鞋還未清醒,便被一腳穿心,有氣無力發著哀怨地聲響,幾聲之後停在了鍋小然的廚房。

「a....」

一個哈欠打得悠長,吃什麼呢,眼睛在櫥架上掃尋任何可以製作早餐的食材,一顆前天買的芋頭引起了我的注意,想想這些日子天氣乾燥貼了不少大閘蟹秋嫖還上火,要不做糖水洗洗腸吧。頓轉而記起中秋從家裡帶了些東京薯粉還沒吃,雖然沒有姜薯,但芋頭東京薯丸甜湯也不會遜色。

不認識東京薯的人一聽還錯以為是日本所產,其實屬於潮汕地區特有的和番薯、芋頭同一類的塊莖植物,學名竹芋,原產美洲熱帶地區,清代時引進,東京薯的命名其實是潮汕話音譯過來的,因長得像筍,也稱為冬筍薯。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圖源:視覺中國)

張新民老師在《潮菜天下》里對竹芋也有提及「查考《中國植物志》,『東京薯』應是一種中文名為『竹芋』的植物,原產南美,廣東各地多有種植。竹芋葉脈上有美麗的斑紋因而可作觀賞植物,其根莖富含澱粉,可煮食或提取澱粉供食用,且有清肺利水之藥效。」

東京薯喜溫及濕潤環境,盛產於家鄉汕頭市濠江區,數東湖品質最佳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圖源:視覺中國)

每年冬至過後就是成熟收割期,和老人家一起下地,一把握住竹芋葉,把根莖從深深的土壤里拔出來,模樣既像冬筍又像姜薯,割去根葉,丟進斗車,滿載而歸。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圖源網路)

家裡沒種地,所聞所見都源於隔壁老農的生活。這個時候,老奶奶搬一張小木凳,坐在門口給東京薯剝皮。拆東西我最喜歡了,剝皮也不例外,一見此景,便開心地一屁股坐地上幫忙,灰黃的外皮一層層剝開,丟請水裡一刷,就看到白白嫩嫩的薯肉了,在暖陽下閃著光,非常討喜,這樣一剝一洗就是一下午。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圖源網路)

剝完皮後可以直接蒸食,或者煲湯,不過想要一年四季都有得吃,這還不算完事,只是當初興緻早已磨光,不一會兒就跑巷子耍去了,對東京薯的印象便止步於此。

直到後來喝到了類似西米的美味甜湯,媽媽跟我說是東京薯做的之後我尤為詫異,這土裡的塊莖也能製作成眼前碗里這細小透明的丸子,這比番薯厲害多了!

原來剝皮後的東京薯統統要機器碾碎,通過紗網不厭其煩地重複過濾,靜置,泡出澱粉,中途需要不斷換水,直到水清為止,大概要耗費一周的功夫。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圖源網路)

等到陽光充足的天氣,把最後一次過濾的粉拿出來鋪在地上,用竹耙來回推動進行晾曬,待留些許濕度就裝進布袋裡反覆搖動,薯粉藉助剩餘的水分相互粘連自然而然在碰撞過程抱成小球,最終在篩網下篩成大小均等的小丸子。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圖源網路)

聽長輩這般解說,可想而知過程有多繁瑣,竟後悔當初沒能享受全過程。如今家鄉下地的人很少了,製作晾曬東京薯粉的場景只能留存於記憶中,雖然現在東京薯的真身鮮為人知,但化為細小潔白的薯粉丸子可是潮汕家家戶戶過節儲備的甜湯主料,那可是所有在外潮子心心念念的甜湯絕品。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甜湯,也就是廣州人所說的糖水。但用這個粉做成的糖水才不「水」呢,成品微稠,勺起落下有半流動狀態是最佳食用口感,薯粉丸在開水裡由白漸透就是熟了,看似西米,不過沒有那麼大,入嘴顆粒感也不明顯,優勝之處在於薯粉丸子黏滑,有甘甜味,最重要的是它有清肺去熱利尿的功效。

甜湯里也不全是純薯粉,可以添加芋頭或各色薯圓,效仿西米露添加椰漿也是一種新式煮法,最傳統常見的是加姜薯,也是潮汕特產的薯類之一,外形比淮山要短得多,俗稱小淮山,皮薄光滑,肉肥色白,切開黏絲綿綿,富含蛋白質及多糖,健脾和胃,養顏護膚,大有益處。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圖源網路)

姜薯去皮削成片,置於沸開的薯粉丸湯里,姜薯受熱翹起捲成卷,這樣一碗甜湯吃起來非常乾淨舒坦,黏滑中帶爽脆,百吃不膩。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圖源網路)

就是這樣一份簡單的甜品,象徵著團圓和甜蜜,是逢年過節慶祝習俗必不可少的食品/供品,要是深愛甜湯,尋常日子早餐或宵夜也可以做一碗吃,健康又美味。

哦,回過神來,原來這顆芋頭是要我做這樣一份甜湯。

(然而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芋頭東京薯丸甜湯

第八十三道菜

使用材料

材料一覽圖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用 料

○東京薯粉——60g

○冰糖——40g

○芋頭—— 200g

製作流程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① 芋頭削皮洗乾淨。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② 愛怎麼切怎麼切,傳統小方條來幾根。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③ 心情好的話,壓個模也是可以的。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④ 60g的薯粉出來差不多是兩碗的量,整個砂鍋(普通鍋也行)燒開兩碗半水,沸騰後緩慢加入薯粉並迅速攪拌防止粘連,調中火。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⑤ 冰糖砸碎,老闆太小氣,冰糖都不願意幫我碎一下。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⑥ 不斷攪拌至薯粉丸外部透明,只留一點點白,加入一點生水。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⑦ 倒芋頭,中火繼續煮至芋頭浮起來,冰糖根據自己嘗的合適甜度來下。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⑧ 非常簡單,可以盛碗開吃了。

且慢!

你肯定要問,一整個圓芋頭,你不可能切得那麼完美沒有邊角料!!!

是的,做人要誠實

我又不是那種很作的美食博主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噥,這些難看的邊條不能倒!又不是家裡有礦,所以我就難為自己順便再處理一下出個菜好了。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二、反沙香芋:

① 那就炸炸咯。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② 又不是薯條,熟了微黃就行,瀝干油備用。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③ 鍋里留點油,加點水,加白砂糖,多一些,不然反不了沙哦。然後中大火,勺子轉起來,要鏡頭抓不到的那種速度。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④ 轉到起大量小泡,勺一點滴在冷水裡,如果能迅速凝固,糖就熬好了。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⑤ 倒蔥花、芝麻、椰蓉(不喜歡可以不下),動作麻溜的。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⑥ 下芋邊角,翻啊翻,炒啊炒,均勻後迅速對著風扇吹,糖沙就會馬上包裹凝固了。我懶得開風扇,自然凝固的話糖會下沉,上方少部分的面就凝不到糖了真是後悔莫及。

怎麼,幹嘛盯著我,還懷疑我嗎?

好吧,其實還有有些芋頭小丁......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尷尬,這些怎麼辦,思來想去

只能去樓下買條排骨了(我好像只是想做個甜湯啊)......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三、芋頭蒸排骨:

① 排骨切段洗凈泡去血水半小時,瀝干後,加:

蒜3瓣剁蓉/蚝油2勺/白鬍椒粉半勺/味極鮮1勺/料酒2勺/干豆豉半勺/糖半勺/鹽一丟丟,手拌至排骨吸干水分。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② 一大勺生粉,手拌均勻,保鮮膜蓋上冷藏腌制3小時。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③芋丁墊盤底,鋪上排骨,大火蒸20~25分鐘,出鍋灑蔥花、椒圈隨意。

好了,真的沒有邊角料了,全做完了。

成品展示

什麼摘下星星給你一天天的有完沒完,直接做來吃得了。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一個芋頭引發的三道菜.....

我今天本來就打算只寫甜湯的

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卻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植物——東京薯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南澳百事通團隊,致力於傳播潮汕文化,宣揚潮人精神,也不遺餘力的提供汕頭南澳島的住宿、餐飲、遊玩等服務。來南澳島不知道怎麼玩,可諮詢小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