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好感度最高?國人對日本的「印象史」很驚人

史上好感度最高?國人對日本的「印象史」很驚人

原標題:史上好感度最高?國人對日本的「印象史」很驚人


你對日本人的印象如何? 不久前,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民間團體「言論NPO」和中國國際出版集團聯合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對日本印象「好」或「相對較好」的比例較去年上升了10.7個百分點,至42.2%是2005年開展調查以來首次超過四成,創下新高。另外中國民眾認為日中關係「不好」或「相對不好」的比例為45.1%,較去年大幅下降了19.1個百分點,是近8年來首次低於50%。



為什麼中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會逐年提升呢?曲阜師範大學在2014年曾調查了316名大學生,讓每個學生聽到日本這個詞後,寫出自己聯想的與之相關的15個詞,結果統計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前五個聯想詞依次是:1.動漫(出現191次);2.櫻花(出現188次);3.釣魚島(出現136次);4.富士山(出現136次);5.靖國神社(出現110次)


從中可以看出,每年創造2萬多億日元產值的日本動漫產業對我國民眾的影響很大,《火影忍者》、《海賊王》這些陪伴80後、90後青春歲月的漫畫讓日本形象加分不少。


此外,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增長,赴日旅遊的大陸遊客也在不斷增加。2017年,赴日中國大陸遊客達735.58萬人次,比2016年增長16.4%,是連續第四年增長,並連續三年位居赴日各國遊客數量之首


如下圖網路民調所顯示的,隨著文化、旅遊交流的日益頻繁,我國民眾對日本的認識除了原有的歷史心結之外,又多了一些理性的看待。



說到這裡,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歷史,看看日本人在中國人眼中的形象是如何不斷在人與獸之間來迴轉變的。


在早期,由於海上交通不便,我國古人腦海中的日本人形象近乎傳說中的怪物。比如南北朝時期的《梁書》記載:「桑東千餘里有女國,容貌端正,色甚潔白,身體有毛,髮長委地。至二三月況入水則妊娠,六七月產子。女人胸前無乳,頂後生毛,根白,毛中有汁以乳子。百日能行,三四年則成人矣……男則人身而狗頭,其聲如吠。


意思是說日本人全身是毛,女人不長乳房,頭髮能產乳汁,男人都長著狗頭,小孩三四歲就長成成人了!


看到這個描述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像力啊。


至唐代,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日本不斷派遣大量使節、僧人、留學生來到中國交流學習,這時人們才發現原來日本人長得和自己也差不多!


由於唐代來中國的日本人都是一心求學的留學生和虔誠向佛的僧人,所以當時日本人的形象是相當不錯的,屬於仁者形象。

比如唐代大詩人王維在《送秘書晃監還日本國》序中這樣描寫日本友人:「海東日本為大,服聖人之訓,有君子之風,正朔本乎夏時,衣裳同乎漢制……


再如唐代僧人鴻漸送日本僧人空海回國時寫下的《奉送日本國使空海上人桔秀才朝獻後卻還》,對日僧是這樣描寫的:




日本遣唐使


當詩人李白聽說自己的日本友人回國途中遭遇海難時,甚至還大哭了一把,做了一首《哭晃卿衡》,如下:



至宋代,日本人的良好形象依然非常良好。比如《宋史》有這樣一段記載:「上令滕木吉以所持木弓矢挽射,矢不能遠,話其故,國中不習戰鬥。」


這裡說的是一個叫滕木吉的日本人不會射箭,大宋皇帝問他怎麼這都不會?他說由於日本國內太和平了,人們都不用去練習打打殺殺的功夫!


到了元代,隨著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倭寇的出現,日本人保持了好幾百年的美好人設開始漸漸崩潰了。

倭寇大家都懂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以元代詩文中對日本人的描述開始大量出現「非類」一詞,這個詞在古代可是很難聽的罵人的話,基本上相當於今天的「你XXX就不是人」!


比如元代曾任福建海槽的李士瞻寫的這首《次荊門》:



此外元代還出現了「蕞爾日本」(小日本)這個說法,這也就是「小日本」的最早源頭。比如元代戲曲家白樸在《木蘭花慢》中有這樣的描寫:」蕞爾倭奴,抗衡上國,挑禍中原。


可以看出,對中國人來說,日本人從元代開始又有了脫離人類形象的趨勢。到明代,雖然來華的日本僧人目的還是很純粹的,但是這一時期倭寇之患最甚,造成日本人的形象徹底崩潰,重回禽獸!


比如明嘉靖年間金椒縣知縣佘翔在《讀姚新寧苦竹記有感賦此為贈》一文中這樣描述倭寇暴行:



中日甲午海戰之後,兩國間的留學形勢和大唐時期反過來了,大量中國知識分子留學日本,學習日本的強國之路。留日的作家創作了很多反映日本人生活的作品,既表現了底層失業者、乞討者生活的艱辛,也表現了普通勞動者的勤奮、敬業‥‥‥比如魯迅的《藤野先生》、楊逵的《送報夫》、郁達夫的《南遷》等等。



郁達夫

「九一八事變」以後,特別是後來抗戰全面爆發,日本人的形象又完蛋了,再次回歸禽獸。這一點從很多當時描寫日軍的文學作品的題目就可以看出來。比如秋濤的《最悲慘的一幕——日寇在漂陽的獸行》、穆旦的詩歌《野獸》、孫細的報告文學《污暴的行進——十二月三日在上海》‥‥‥


新中國成立至文革開始前的十七年間的中國文學被稱為「十七年文學」,戰爭結束了,人們的精神也可以放鬆一下了,對日本人的描寫也發生了變化。這一時期日本人的形象在禽獸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三個字:「愚蠢的」禽獸。豬頭小隊長的形象就出現於這一時期,日本軍人開始在文藝作品中被吊打。至今我們經常看到的抗日神劇還是深受「十七年文學」的影響。


後來中日建交、改革開放,中日間的文化交流又開始頻繁起來,大量日劇、日漫開始進入中國:《阿信》、《排球女將》、《哆啦A夢》‥‥‥



風靡八十年代的日劇《阿信》


同時大量留學生去日本求學,其中一些人創作出了很多表現當時日本白領、藍領生活的文學作品,比如莫然的《風從東方來》、毛丹青的《發現日本蟲》等。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認識又重新開始進入理性多於情緒的周期。


回顧兩千年中日交往的歷史,日本人的形象雖然始終在不斷變化,但不變的是兩個近鄰之間的關係始終處在不斷競爭又不斷相互學習的循環中。


參考資料


1.《中國當代抗戰文學中的日本人形象》,馮 雁,《韶關學院學報》


2.《中國文學中的日本形象研究》,張志彪,蘭州大學

3.《中國影視作品中的日本人形象》,王鵬坤,李寅生,《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4.《論民間交往在中日關係史上的地位》,武寅,《日本學刊》



點擊圖片閱讀 |強姦38天大女兒被判244年,超長刑期到底怎麼判的?


點擊圖片閱讀 |別把胃癌傳給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你為什麼看不懂說明書?
一個秘密:你不可能把義大利面掰成兩段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