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被革職的四年在幹什麼?

李鴻章被革職的四年在幹什麼?

原標題:李鴻章被革職的四年在幹什麼?


歷史上李鴻章並沒有被罷官三十年,他晚年被革職是在甲午戰爭後,赴日簽訂《馬關條約》,回國後清廷免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職,以王文韶取而代之。李鴻章以文華殿大學士和總理衙門大臣身份在北京賢良寺閑居,時間是1895年至1899年,整整四年。


甲午中日戰爭後,李鴻章背黑鍋被革職了,但也只是幾年的時間,這幾年他也沒閑著,到歐洲去學習發達國家去了,所以也躲過了戊戌政變的重要關口。

此間,李鴻章受到了各國的禮遇,充分顯示了李鴻章在國際上的地位,他是清朝的一面旗。


李鴻章回來後,不久即被認命為兩廣總督,在廣東鐵腕打黑,殺人如麻。


就常理而言,三十年可能是一代半人了,如果一個人被革職三十年,那再復出的可能性也不大了,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何況自己的歲數也不饒人。


晚年李鴻章


失去軍權的第二年,也就是1896年春,李鴻章以朝廷專使身份赴俄參加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4月22日,李鴻章在莫斯科與俄方簽訂了《中俄密約》。俄國以中俄結盟對付日本為名簽訂這個條約,實際上在中國東北地區修鐵路、建港口,整個東北成為俄國的勢力範圍。


清代不設宰相,以內閣大學士為相,李鴻章擔任的文華殿大學士是事實上的首相,但不掌握實際權力,實權歸於軍機處。李鴻章在京賦閑期間,門生故吏紛紛叛離,賢良寺前門前冷落,李鴻章看盡了人間世態炎涼。


當時光緒帝師翁同龢擔任戶部尚書,掌管全國財政大權,但他有一個遺憾之處,就是沒有大學士頭銜,甚至連協辦大學士都不是。翁同龢與李鴻章是政敵,他認為李是死老虎,想謀取李鴻章的大學士之職。翁同龢自己不便出面,於是袁世凱便作為說客來到賢良寺。


李鴻章政敵翁同龢

袁世凱見到李鴻章,先寒暄了一番,然後裝作不在意的樣子說道:「中堂功高蓋世,現在朝廷待您如此不公,給您首輔空名。我看不如退歸林下,一俟國家有難,還需倚重中堂,如此方顯中堂之身份。」


李鴻章一眼看穿了袁世凱的目的,他一針見血地說:「你是替翁叔平做說客嗎?我只要一息尚存,絕不告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話我還有資格說。」結果翁同龢終生未能擔任大學士,只是後來當了幾個月的協辦,而李鴻章在大學士位子上幹了幾十年,直至去世。


李鴻章閑居京師,對當朝大佬也頗有意見。他在家書中評論說,恭王浮光掠影,毫不用心;翁同龢拘泥細枝末節,不問大事,惟恐失權;李鴻藻迂腐顢頇,不堪大用。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李鴻章的不平、焦慮和無奈。


1899年底,李鴻章外放兩廣總督,重新擔任了實職。不久他離開了賢良寺,踏上了南下之路。


走向共和電視劇中,五大臣出洋考察到日本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請教憲政,有過有一段經典對話。

伊藤博文對載灃說:你向我請教日本君主立憲,不知道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載灃道:頭可斷,血可流,話一定要真。


伊藤博文道:我恨中國,從唐朝開始日本一直對中國稱是,這是一種恥辱,日本一定要洗刷這個恥辱,打敗中國,甲午海戰就是開始。


載灃道:難道全無僥倖。

伊藤博文道:那日俄戰爭呢?載灃欲言被伊藤博文阻止,伊藤博文繼續說道:我的老同學嚴復怎麼樣了?我和他一起留學英國,一個回國做了日本首相,另一個卻只能做翻譯,他的<<海國圖志>>是日本明治維新的政治指南,他的才能被大清埋沒了,應該深以為恨吧?我好像坐在我對面的是李鴻章,不知道他對大清立憲做何感想?


伊藤博文對於政治對手李鴻章極為推崇,對於馬關條約的簽訂,對於洋務運動,對於北洋水師,對於李鴻章的智慧。他引用了梁啟超先生對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的評價文章一段話:甲午海戰,伊藤博文打敗了李鴻章,李鴻章何其悲也!伊藤博文才不如李鴻章,以不才勝有才。李鴻章何其幸運,洋務運動,大清君主立憲,夙願平生,可以含笑冥府;李鴻章何其不幸,大清假君主立憲,而實則家族專制,九泉不能瞑目。


李鴻章晚年在戊戌變法,甲午海戰,義和團運動中度過,他對於他的洋務運動的改造也是失去了依託,正如樓上所言在義和團運動中向慈禧太后的進言:群眾式狂歡不能解決政治危機的本質,國家主要矛盾在於跟進時代精神避免國家分裂。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大清相國在惆悵中掙扎,只能著書立說耕讀傳家。


獨立學者靈遁者整理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遁者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從傷亡人數就能看出來!

TAG:靈遁者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