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精彩的單挑場面,一方是大名鼎鼎的孫策,另一方是黃忠的剋星

三國精彩的單挑場面,一方是大名鼎鼎的孫策,另一方是黃忠的剋星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十五回,發生在孫策統一江東期間,主人公分別為孫策和太史慈。原文如下:

(太史慈)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程普等暗暗稱奇。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乃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策趕來,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漢!」慈心中自付:「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這廝沒尋處,方好下手。」於是且戰且走。

策那裡肯舍,一直趕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策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馬不知走的那裡去了。兩個棄了槍,揪住廝打,戰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頭上的兜鍪。策把戟來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孫策進軍江東,揚州刺史劉繇被多次擊敗,不得不退守神亭嶺以南紮營。與此同時,孫策也率軍在神亭嶺以北紮營。一日,孫策帶著程普、黃蓋等十二人來到嶺上,與太史慈及其一名無名小將,雙方隨即展開一次精彩的單挑,以旗鼓相當而結束。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且戰且走」,意為在戰場上邊打仗邊撤退,後來也比喻一邊應付當前的局面,一邊另有打算。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孫策率部進軍江東,是東吳集團草創時期的重大事件,對於動物集團的定型具有深遠影響。在這場戰役中,孫策遭遇揚州地方官吏的頑強抵抗,太史慈便是其中的一位。孫策與太史慈之間爆發的兩次戰鬥中,還出現了漢末三國時期罕見的單挑場面。這一史實見於《三國志?太史慈傳》,原文是這樣的:「(劉繇)但使慈偵視輕重。時獨與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斗,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孫策與太史慈之間的單挑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而且場面非常緊張而驚險。小說家幾乎是原封不動地讓這段史實重現在《三國演義》當中。

最後再附帶說一句,太史慈不僅武藝高強,射術精湛,同時也是蜀漢大將黃忠的剋星。據《三國志?太史慈傳》記載,孫策統一江東後,任命太史慈為建昌都尉,專門對付荊州割據勢力的襲擾。當時,太史慈的對手便是劉表的侄子劉磐,而劉磐手下最為驍勇的將領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老將黃忠。據《三國志?黃忠傳》載:「荊州牧劉表以為中郎將,與表從子磐共守長沙攸縣。」。太史慈與黃忠之間數年的較量結果如何呢?《三國志?太史慈傳》中說得很明確:「(太史慈)治海昬,並督諸將拒磐,磐絕跡不復為寇。」由此可見,太史慈堪稱黃忠的剋星。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曹植為何捲入立嗣之爭,這個人作用關鍵,曹丕上台立即將其處死
周瑜首創一成語, 明確了東吳發展方向,令張昭從此失勢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