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分鐘,帶你看懂中國古代文人集團

三分鐘,帶你看懂中國古代文人集團

作者/紅豆的豆 本文系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說起集團,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瑪麗蘇小說中,男主動不動就是財閥總裁,要不就是集團董事長,最差是個富二代。而在現實中,國民老公王思聰背後的萬達公司無疑就是一個集團的典型代表。但是,古代沒有公司這種說法,那在古代的集團又是代表什麼意思呢?

別著急,且聽我一一道來。

大家都應該知道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吧。這部小說講述了唐僧、孫悟空、八戒和沙僧師徒四人到西方求取真經的故事。唐僧一路收伏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小白龍作其徒弟。隨後四人一路護送唐三藏,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九九歸一,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

說這個也沒別的意思,就是簡單地舉個例子,讓大家能夠更簡單直觀地明白集團這個概念。

唐僧師徒這五人就是一個集團。當然啦,《西遊記》中的集團不僅僅是有唐僧師徒五人的一個小集團,神佛那一圈的也是一個集團,妖怪那一群的也是一個集團。在古代,所謂集團,並不是我們普通意義中的商務集團,而是一種範圍更為寬廣的概念。不僅需要在人數上大於三人,同時也需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

第一、集團中的每個成員都有共同的社會活動的目標。

唐僧師徒這五個人組成的集團的目標就是齊心協力到西方求取真經。

第二、集團在實體上必須構成一種現實存在的組織,在這一組織中的人們之間有一種十分確定的因緣關係,如血緣等社會關係。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凈和小白龍這幾個,別說是血緣關係了,有的根本連人都不是,他們之間形成的組織更多的是一種由師徒情誼鏈接在一起而形成的。

第三、集團中的人們在精神上必須有一種十分鮮明的集團意識,也就是說,集團中人們之間有一種十分突出的集團心理。

沙僧常言:「大師兄、二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啦!」其實,這就是一種集團意識的表現,因為在沙僧的內心中,他認為他們幾人是一個集體,有一種集團特有的歸屬感。五個人,缺一不可。

你說不對,你覺得沙僧沒用。那少了沙僧,師傅被妖怪抓走了,你說誰去通知大師兄、二師兄救師傅啊!再說了,沒了沙僧,你挑行李啊!所以說啊,他們五個,少了誰,都到不了西方、取不得真經。

簡單用一句話概括來說,集團就是為了一定的目的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的團體。而文人集團就更好理解了,文人集團是集團中的一個分支。歷來都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文人集團就是由同一個階層構成的共同進行文化活動的組織。

而文人集團按照不同要素分為幾類。

第一,是學士派別文人集團。

中國古代文人集團發端於先秦諸子百家學派,併流傳至今,其發展源遠流長,並在不同的時代煥發出不同的風采。由於各種思想的相互碰撞、吸收,也會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學派,儒家、法家、道家等派別相應而生,也就形成了中國古代文人集團的第一代形態。

但,學術派往往容易在不同的情景中派生出其他派別,尤其是政治性的文人集團。雖然命名為學術派,但往往很難一直保持學術的專一性質,通常會摻雜很多政治的成分,這種學術派別性質的文人團體,例如明朝著名的東林黨,就是由東林學派發展而成。

第二,是侍從文人集團。

秦始皇焚書坑儒,對當時來說,利弊皆有。有利的是統一了思想;弊端是限制了人們的思想,也給士階層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很多文人都收到了相應程度的迫害,這種無形的壓力籠罩了整個文化圈。

秦朝滅亡,漢代初起時期,這個時期經過秦朝大一統之後,形成了基本的封建專制制度,秦末漢初,百廢待興。這個時候,皇帝的全部心思都在致力於怎麼鞏固皇權。這邊皇帝心中暗暗著急,那邊有些善於揣測君心的人就開始行動了。為了走上人生巔峰,總有膽子大的人。有些文人就開始就自發地拿起筆杆子來為皇帝歌功頌德。不是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那我這「誇你的人」總歸罪不至死吧!

這種以詩詞歌賦歌功頌德的現象歷來比比皆是,但是,唯獨在秦末漢初的時候,文人集團中的政治成分佔據了統治地位,文化性質相對較弱,文人是依附於皇權而存在的,不能獨立。鄴下文人人集團就是典型代表。

第三、是文人朋黨。

比起文學侍從文人集團和學術派別文人集團,由文人組成的朋黨集團就顯得純粹得多。這種文人朋黨是在東漢末年出現的。在這個時候,文人依附於特定的王公貴族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時候人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文人開始憑藉其特有的社會關係,例如太學師生、進士同年、書院師生等等,逐漸組成政治朋黨。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王安石變法生出的對抗了。為了解決北宋出現的冗兵、冗官和冗費局面,王安石推出新法,史稱「王安石變法」。但深受儒學正統思想影響的司馬光則認為「祖宗之法不可變」,堅決反對新法。這場變法持續了17年之久,最終以王安石變法的失敗而告終。

第四,是文人社團和文學流派。

跟文人社團和文學流派來比文學的純粹性的話,那其他的那幾個文人集團瞬間被秒成了渣。就好比一個是最強王者的段位與一個青銅五的pk一般,慘不忍睹。

你想想,如果一個學富五車的先生久藏身山之中,無法展示自己的滿腔報復與無與倫比的才氣,這是一件多麼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畢竟深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灌輸,讓你瞬間去「採菊東籬下」是一件很難快速接受的事情。這中間,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時間來讓文人實現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轉變。因此,文人社團和文學流派的形成時間就相對較晚,因為,最好的總是在最後才出現的嘛。

所以,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集團才開始出現,到了中唐至北宋,文人結社和文學流派積極湧現。例如竹林七賢等。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務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請發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兗州之戰,呂布陳宮為什麼失敗?
驚!這些茶具有「毒」,92%的人正在接觸?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