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州故事拾遺11:沈延毅1950 賦詩「金州鐵牛」

金州故事拾遺11:沈延毅1950 賦詩「金州鐵牛」

1950年,遼寧省博物館研究員沈延毅來到旅大,探訪金州古城。

他在金州古城西門外離城門不足五十米遠的玉皇廟牆外,看到了金州「鐵牛」。

感懷之際,就賦詩《金州城外西南隅「鐵牛」傳為漢代物》:

鄒衍談九州,幾人曾見海水西南流?

杜老留篇什,蜀江鎮物有犀牛。

我今於役來金州,行歌弔古城之陬。

麻鞋踏遍東西寺,荒陂忽露鐵牛頭。

頂角橫量寬數武,身長几許杳難求。

徘徊躑躅神思索,長埋頭角使人愁。

年湮代遠沉泥土,滄桑迭變,

不知爾曾經歷幾春秋。誰之好事鑄爾置於此?

茫茫大海望無疇。牛兮!牛兮!

幾時爾能脫穎出?安得力士兮!

如賁育拔爾地上,作中間之砥柱兮,

永峙乎中流。

沈延毅(1903-1992),字公卓、攻昨,號述菊、天行健齋主,出生於遼寧省蓋平縣(今蓋州市)城東古台村,曾任遼寧省博物館研究員、瀋陽市文史館館長、任遼寧省政協常委、瀋陽市政協常委、遼寧省書法協會會長、遼寧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中華詩詞學會顧問等職。

我在1935年出版的《亞細亞大觀》第十二輯里找到了「金州鐵牛」的舊影。

1950年代傳說它漢代之物根本不可能,遼南人大多是清移民,大連人基本是清末民國移民。

而金州城有史可查的年代也僅僅是遼代。

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原土城基礎上修築金州城。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重修金州城。

《南金鄉土志·古迹志》(喬德秀)載:「鐵牛,形如海盤腸,相傳乾隆年,治城西海中有聲如牛數日,官命用車載之登岸,及至西門外玉皇廟側,再駕數馬不進,因置於廟西路旁,今中間鐵索猶在,土不埋沒。」

它誕生的年代應該是乾隆年間,差不多200多年。

1958年建金州博物館,金州鐵牛被收藏。

汪正權攝影

關於金州鐵牛的功能,一般認為是拴船用的固定物。《旅大文獻征存》(孫寶田)載:「鐵牛,在玉皇廟門外西南角,形如海盤腸。相傳乾隆間出自西海中,車載於此,土人呼為鐵牛。當是昔時系船用具。」

鐵牛也不是牛的模樣,而是一個「X」形鑄鐵件。

私以為,與中國古代海洋文明有關,是鎮海之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南丟的大連街 的精彩文章:

圖說大連59:2015年7月7日拆除日本侵華遺迹「滿蒙文化協會」舊址
金州故事拾遺8盧元善:遼南最早開闢果園的中國人

TAG:海南丟的大連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