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義大利傘兵同樣是一支精銳的贏得對手尊敬的部隊

二戰義大利傘兵同樣是一支精銳的贏得對手尊敬的部隊

縱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傘兵,讀者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德軍「綠色魔鬼」、英軍「紅魔」或美軍「呼嘯之鷹」的身影,他們都是無畏的勇士,憑藉嫻熟的戰技在「天生就被包圍」的逆境中英勇奮戰。相較而言,另一個二戰主要參戰國——義大利,他們的傘兵形象則顯得模糊和黯淡。實際上,義大利傘兵同樣是一支精銳部隊,其戰鬥歷程與其他幾國相比也毫不遜色,他們甚至曾經贏得了敵人的尊敬。

義大利人是跳傘試驗方面的先行者,但早期的降落傘在安全方面存在著重大缺陷。義大利最早進行跳傘試驗的是亞歷山德羅·圭多尼(Alessandro Guidoni)將軍,1928 年他就因降落傘未能在跳傘試驗中及時打開而當場殉職。此後,這場慘劇一直在軍方高層的腦海中縈繞。1935 年,義大利陸軍領導層中的改革者弗朗西斯科·薩維里奧·葛拉索尼將軍(FrancescoSaverio Grazioli)參加了一場蘇聯紅軍的演習,他對其中紅軍傘兵的運用印象十分深刻。原來蘇聯人所展示的,就是幾年前義大利軍方沒能玩好的那些把戲。儘管葛拉索尼將軍回國後對蘇聯傘兵做了讚賞有加的報告,但由於義大利陸軍和空軍之間的軍種隔閡,任何建立傘兵部隊的早期嘗試都化為了泡影。1936 年,義大利陸軍試圖建立一支傘兵部隊,但再次失敗了。

在塔爾奎尼亞傘兵學校進行訓練的義大利傘兵。

直到二戰爆發前夕的1938 年3 月,當時的利比亞總督伊塔洛·巴爾博空軍元帥才在的黎波里(Tripoli)附近的本尼托堡(Castel Benito)成功組建了第一支傘兵部隊——第1 利比亞航空步兵營(Fanti dell』Aria)。該營人員來自陸軍和空軍的志願者,但大多數都是當地的利比亞籍阿拉伯人。空軍還在本尼托堡設立了義大利第一所跳傘學校。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都是瞞著羅馬當局進行的,傘兵就像私生子一樣,地位尷尬,而且巴爾博發現,說服當地土著上飛機,並讓他們心安理得地從上面跳下去,比讓普通義大利士兵變得勇敢起來要困難得多。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1940 年5 月組建的第1 利比亞國民傘兵營上。1941 年1 月,這些部隊(總數約850人)被作為步兵,部署在德爾納(Derna)參加防禦,結果被英軍悉數殲滅。

義大利陸軍直到1940 年7 月才組建正規的傘兵部隊(Paracadutisti),其兵員均來自皇家憲兵(Carabinieri)。其中,第1 皇家憲兵傘兵營於1940 年7 月1 日正式組建(於1941 年投入北非戰場)。但義大利傘兵的成長非常迅速。不久後,本尼托堡傘兵學校就在義大利本土的塔爾奎尼亞(Tarquinia)開辦了分校,其教職人員後來成為組建「閃電」(Folgore)傘兵師的基石。第二所傘兵學校於義大利本土的維泰博(Viterbo)正式成立,以之為基礎組建了另一個師——「雨雲」(Nembo)傘兵師。第三個傘兵師「颶風」(Ciclone)也在醞釀之中,但1943 年的停戰打破了這一計劃。

義大利傘兵的第一次實戰發生在「羅盤行動」期間,約有一個傘兵營被空運到昔蘭尼加阻擊英軍的追擊,掩護崩潰的利比亞集團軍撤退。他們成功地完成了任務,並阻止了英軍乘勢佔領的黎波里塔尼亞(Tripolitania)的行動。

和他們在北非的德國同行一樣,義大利傘兵原本計劃參加攻佔馬爾他的C3 作戰(德國稱之為「大力神作戰」)。由於攻佔馬爾他會對北非戰場造成巨大的影響,德國及義大利最高統帥部開始制訂對其的佔領計劃。如果該計劃順利實施,那將是繼克里特島爭奪戰以來,德國—義大利聯合進行的最大一次空降作戰。由於義大利方面已經組建了相當數量的傘兵營,意軍因而有了空降作戰的資本,於是把這些單位統一整編為師就變得十分迫切了。1941 年9 月1 日,義大利第1 傘兵師(暫編)正式成立,編有第1 傘兵團(第2、第3、第4 營)、第2 傘兵團(第5、第6、第7 營)和第1傘降炮兵團。至1942 年7 月預定作戰發起前,又編入了新組建的第3 傘兵團(第9、第10 營)。C3 計劃中,義大利傘兵師將在戰役第二階段空降,深入到拉巴特鎮(Rabat,靠近島中部)附近傘降,並控制那裡的高地,將守軍切為兩段。如有必要,他們還可以得到「拉斯佩齊亞」步兵師的空運支援。但由於當時隆美爾攻佔了托卜魯克,形勢一片大好,他急於向蘇伊士運河前進,而沒有深刻意識到馬爾他這條命脈,所以該師失去了一展身手的機會。隨著該計劃的取消,1942 年8 月,他們被當作地面部隊增援北非。這個師被命名為「第185『閃電』傘兵師」(185thFOLGORE Parachute Division)。這個名字來源於拉丁箴言「Exalto Fluor」,意為「自天而降的閃電」。其下屬的第1、第2、第3 傘兵團和第1 傘降炮兵團分別更名為第185、第186、第187 團及第185 傘降炮兵團。第185 團被調出該師(從而倖免於全軍覆沒),所以該師沿用了「185」這個番號。「閃電」師共計5000 名官兵,是兩團制的輕裝傘兵單位,人員和重裝備都不足,每個傘兵營滿員才326 人。

一幅北非戰場上義大利傘兵的手繪圖,注意他裝備的伯萊塔M1938衝鋒槍。

1942 年10 月23 日,第二次阿拉曼會戰中,第185「閃電」傘兵師作為德意裝甲集團軍的一部分被部署於戰線南翼,承受英軍的猛攻。在長達15公里的陣地上該師只有80 門火炮,是當面英軍的五分之一。該師的兵力也只有英軍的十三分之一,裝甲車輛數量更是只有英軍的七十分之一。儘管處於這樣的絕對劣勢,「閃電」傘兵師仍然鬥志高昂地迎戰來襲的英軍,用燃燒瓶與手榴彈等近距離武器與英軍坦克展開肉搏,擊毀了大量英軍坦克。隆美爾元帥在11 月1 日的家信中曾寫道:「『閃電』師是我方最優秀的部隊之一」,英國BBC 則評論道:「『閃電』師殘餘官兵的抵抗已經超過了每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極限。」

11 月3 日,隨著德意軍隊的失敗,「閃電」傘兵師開始徒步西撤。由於沒有任何運輸工具,武器、彈藥、飲水等補給物資也均已消耗殆盡,「閃電」師根本不可能逃出機動能力遠高於自己的英軍的包圍,該師的結局實際上已經註定。英軍曾數次招降「閃電」師,並以騎士風度對義大利傘兵的善戰表示了敬佩,但回答他們的是一片「Folgore」的呼喊聲。11 月6 日,「閃電」師殘部被英軍坦克追上並包圍,在打完了子彈後,軍官下令破壞所有武器,靜候英軍的到來。有近5000 名官兵的「閃電」傘兵師最後只有306 名官兵倖存,有一些人甚至仍拒絕投降。該師一些孤立的小單位一直抵抗到11 月11 日,也有一些零星人員僥倖隨德意志非洲軍團撤離。在突尼西亞,「閃電」師的殘部只剩下不到一個營的兵力,在獲得了義大利調來的一些後備增援後,這支部隊被改編為一個戰鬥群——「閃電—突尼西亞」戰鬥群,繼續在北非作戰。1943 年4 月,突尼西亞的泰克魯奈山(Takrouna)戰役是他們最後的戰場。此外,該師的一部分人員被德國第4 傘兵師吸收,一直戰鬥到戰爭結束。戰後重建的「閃電」傘兵師仍然是義大利共和國武裝部隊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義大利陸軍的第二個傘兵師——第184「雨雲」師於1943 年組建,是以留守的「閃電」傘兵師第185 團為基礎創建的新部隊。1943 年9 月8 日,義大利發生政變,推翻了墨索里尼領導下的法西斯政府,新政府關押了墨索里尼,並向盟軍投降。在政變前不久,「雨雲」傘兵師被派往撒丁島,那裡的瘧疾幾乎摧毀了這支部隊。投入同盟國陣營的義大利南方軍重建了「雨雲」傘兵師(命名為「第183『雨雲』師」),並派遣其參加了對德軍和北義大利軍的戰鬥。但也有一支「雨雲」獨立傘兵營加入了軸心國陣營,在德軍第4 傘兵師的麾下繼續對盟軍作戰。

1943年據守在突尼西亞仙人掌叢中的義大利傘兵

1943 年9 月10 日,隆美爾攻佔了義大利首都羅馬,控制了南至那不勒斯的義大利全境。9 月13 日,希特勒派遣大名鼎鼎的斯科爾茲內率領黨衛軍突擊隊,協同德國傘兵,用滑翔機奇襲了墨索里尼的關押地,將其順利救出。1943 年9 月23 日,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北部小城薩羅宣布成立義大利社會共和國(Repubblica Sociale Italiana,簡稱R.S.I,也被稱為「薩羅共和國」,下文簡稱「北義大利」),自任領袖兼外交部部長,同南部的義大利王國政府分庭抗禮。

北義大利的社會共和國正規軍(Esercito Nazionale Repubblicano,簡稱E.N.R)包括陸軍、空軍、海軍及共和國國家衛隊(Guardia Nazionale Repubblicana,簡稱G.N.R,是將前國家安全志願民兵重新整編後的民兵武裝),他們都分別擁有自己的傘兵部隊。

北義大利陸軍下轄的三百五十多人的「雨雲」獨立傘兵營(實際隸屬於德軍第4 傘兵師)後來被投入到1944 年1 月開始的安齊奧戰役中。1945 年2 月,戰況越來越激烈。內圖諾戰線的義大利傘兵潛入海岸地區的小鎮廢墟,用從德軍處獲得的MG42 機槍與手榴彈進行了猛烈的反擊,給美軍的登陸部隊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儘管此次反擊戰果斐然,但他們自身也承受了高達70% 的人員傷亡。北義大利空軍組建了由3 個營組成的「閃電」傘兵團,並將其編入「阿爾迪蒂」(Arditi)戰鬥群。北義大利海軍則編成Xa MAS(即大名鼎鼎的第十「 特攻艦隊」)下轄的「傘降蛙人營」(NuotatoriParacadutist)。這支部隊由義大利海軍「聖馬可」(San Marco)海軍陸戰團傘兵營的前隊員志願組成,由於志願者大量湧入,傘降蛙人營的兵力超過1400 人。北義大利的這些傘兵部隊將和德軍並肩戰鬥到戰爭結束。北義大利共和國國家衛隊則擁有300 人的「馬扎瑞尼」(Mazzarini)傘兵營,這支部隊從1944 年8 月到1945年一直在帕多瓦( Padovana)平原執行清剿游擊隊的任務。

本文摘自《戰爭事典之熱兵器時代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最後一位鑽石騎士最後的戰鬥
北周滅齊,呂梁喪師,陳朝不可挽回的走向衰弱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