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五度要得以真正成熟,必須以什麼來攝持?

五度要得以真正成熟,必須以什麼來攝持?

種播於地將出生,得以聚合生眾色。

五度菩提諸功德,此等皆由般若生。

既然菩提道果的一切功德皆依般若而生,那我們應以什麼樣的比喻來了知這個道理呢?本經講了兩種比喻,第一種比喻講般若空性相當於大地。比如說,將種子播種在大地上,將會出現苗芽乃至開花結果,也即只有在土壤、水分、肥料等因緣聚合下,才會生長出這樣眾多的色法。

同樣的道理,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五種波羅蜜多的道功德,還有佛的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十力等果功德,它們的來源皆是般若波羅蜜多。的確,有了大地,莊稼才有生長的機會,而有了般若波羅蜜多,其他五度等道果功德才能成熟。

所以,每一波羅蜜皆應以般若來攝持,若能攝持則成為解脫的正道,否則只成為世間善法。學過《入中論》的人都知道,如果布施沒有以般若空性來攝持,只是世間的布施;如果持戒沒有以般若空性來攝持,也只成為世間的持戒……但世間的持戒、布施等能不能成為解脫之因呢?不能。所以三輪體空的般若跟佛果確實有無則不生的關係,也即有了般若空性的真正體悟,了知一切萬法的智慧才能出現。

《大明度經》云:「明度如地,五度如種,從中生成。」意思是說,作為明度的般若度如大地,其他布施等五種波羅蜜多如種子,就像種子必須依靠大地才能生成一樣,五度要得以真正成熟,就必須以般若波羅蜜多攝持,否則不成解脫之因。永明延壽大師也說:「若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意思是說,一切善法皆應以般若空性攝持,若沒有攝持,則只成為世間有漏之因,也即以此善根只能轉生在輪迴中,而不會趣入真正的解脫道,更不可能契入大解脫的無為果。

現在世間,有些人對勝義空性法門極為排斥,這非常不好。雖然上師們在智慧及所學法門方面有差別,比如有些法師對般若空性很專業,就像我們學院里的部分法師,他們在三四年中天天都講般若,那在般若空性方面肯定有很高的造詣;而有些法師天天都講《俱舍論》,那在《俱舍論》方面他的水平肯定比較高。但講《俱舍論》的論師能不能說「般若法門不重要,所以我唯一講《俱舍論》」呢?不能說,因為這毀壞眾生的善根。

在世間,一個人的知識比較全面,他就是難得的人才;或者說,若某人德智體都能全面發展,那他在社會中必將成為有用之才。作為學修佛法的法師、輔導員和修行人,他能不能說我只對這個法門有信心,其他法門都不想了解呢?不能。前一段時間我遇到一個人,他已經聽了五年因明。我說:你應該多聽一些般若空性和密法,這麼殊勝的法一點都不聽太可惜!因為在死的時候你不可能跟人辯論,而那時般若或密法的善根在相續中有所成熟則非常好。當然,在通過辯論或邏輯推理來摧伏外道、弘揚內道方面,因明極其殊勝,這一點我們也承認;但唯一求此法而不學其他法也不可取。

有人會說:在世間,有些老師在二十多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中,一直講某種課程,比如數學或化學等,而他們也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對社會作出了貢獻。雖然如此,作為修行人,大家對方方面面的法義都要有所了解,不但要學顯宗,密宗也應好好學習。但現在漢地很多人都很偏心,他們只學顯宗,一聽到密宗就露出不願接受的表情,這很不好。

而有些人對密宗很有信心,天天都講一些非常高的《上師心滴》、《法界寶藏論》等大圓滿法,但對加行等基礎法提都不願提。即使別人講人身難得等,他也會馬上轉移話題,口口聲聲都是本來清凈和任運自成。雖然這些高法應該修習,但也必須遵循次第,而顯宗的聞思也是基礎,若這些都沒有,那高法也不一定能修成。所以大家皆應按次第修學,且應打牢基礎,若能如是修學則無比善妙。

的確,在面對困難或煩惱時,無上密法比其他任何竅訣都殊勝。尤其是蓮花生大士的教言,在末法時代它就像無盡黑暗中的唯一日月般,能令煩惱直斷,具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這一點,通過自己的修行經驗完全能斷定,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顯宗和其他法門。因此希望大家能全面了解所有佛法,即對五部大論為主的顯宗、密宗的教法皆應了解;而人生非常短暫,所以還要選擇一個最殊勝、最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長期修行。而這樣的修行法門和所依止的上師千萬不能變來變去,否則要適應新的環境也很困難。在小學一般有這樣的說法:老師不能換,不然對學生很有害。但若學生因為各種原因而換了很多老師,那就非常吃虧。所以,唯一的一個法門作為自己終生的修行,此乃最佳選擇。

敬摘錄於《般若攝頌淺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如何更快樂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呢?
做什麼事情都要掌握好分寸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