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港珠澳大橋問鼎建築奇蹟!美媒卻滿嘴酸溜溜,抓著「把柄」來忽悠

港珠澳大橋問鼎建築奇蹟!美媒卻滿嘴酸溜溜,抓著「把柄」來忽悠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2018年10月23日,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從香港出發的車輛到達珠海、澳門僅需30分鐘。從這一刻起,粵港澳三地正式進入了「1小時經濟圈」。

這座長達55公里的跨海大橋,把香港和澳門這兩大特區和附近九大城市連接起來,是創建「大灣區」(主要競爭對象為美國矽谷)規劃中的重要一環。待大灣區完全建成之後,該地區將擁有高達1.5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其規模將能夠與美國的矽谷相媲美。

對於這麼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是中國人的驕傲,更是人類建築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不少外國媒體也爭相報道並讚揚了這一成就,英國衛就將其報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然而,少部分西方媒體還是打著所謂「事實」的口號,企圖譏諷這座建築界的奇蹟工程,實則他們的心裡是酸溜溜的。

就在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當天,美國知名的在線新聞平台Business Insider上的一篇文章,在不得不承認中國港珠澳大橋的偉大成就的同時,還緊抓著幾個可笑的「把柄」不放,試圖大做文章,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Business Insider發表的這篇文章首先肯定了港珠澳大橋的成功:200億美元的造價,其長度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金門大橋的20倍,消耗了42萬噸鋼材,這些鋼材足夠建造60座埃菲爾鐵塔。此外,作者還指出了這座跨海大橋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緊接著,這篇文章的作者筆鋒一轉,開始拿環境保護做文章,稱這座大橋的存在威脅著有「水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珠江與南海交匯的地區曾經是該物種的棲息地,自從(港珠澳大橋)開始建設以來,該物種的數量已經下降。」

中華白海豚是非常珍貴的水生哺乳動物,在我國分布比較集中的區域有兩個,一個是廈門的九龍江口,一個是在廣東的珠江口。其中在珠江口的種群數量只有大約2,000頭,整個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瀕危野生動物。而港珠澳大橋確實橫穿了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

但事實是,在港珠澳大橋開始動工修建之前,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已經重點考慮到了對中華白海豚的保護,並提出了具體的行動方案。根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提供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情況彙報》,為了保護中華白海豚,有關方面耗資3.4億元,專門成立特殊工作組,研究不影響白海豚生存和繁殖的施工方案,盡量減少海上施工作業,最終有效保護了白海豚的棲息地,達到了白海豚「零傷亡」、「不搬家」的目標。

我們已經不止一次在各大媒體發布的視頻和圖片中,看到港珠澳大橋所在的海域出現了中華白海豚自由自在地戲水的和諧畫面。

除此以外,一些外國媒體還質疑大橋的穩定性,並大肆渲染工程上的浪費,似乎假裝不知道我們「基建狂魔」的稱號,實在貽笑大方。

不管怎麼說,我們自主攻關,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中國乃至全世界交通史上技術最複雜、建設要求及標準最高的工程之一,建成了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的美麗、雄偉,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參考文獻:China is about to open the world"s longest sea bridge. It cost $20 billion and is 20 times as long as the Golden Gate Bridge, Business Insider, Oct. 22, 2018, 7:08 P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大觀 的精彩文章:

中國憑什麼成為第二個日不落國度?谷歌高層認輸:美國已無法阻擋
北極圈內已變得春意盎然!科學家警告:人類造的孽地球將十倍返還

TAG:環球科學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