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有國士之風的悍將,到叛國投敵的降將,李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從有國士之風的悍將,到叛國投敵的降將,李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李陵身為被漢武帝欣賞,並且欽派出征匈奴的大將,最終卻出賣了自己的國家,向敵國投降,那麼李陵的人品到底怎麼樣?司馬遷又為何會替一個叛國者求情呢?

從有國士之風的悍將,到叛國投敵的降將,李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其實,司馬遷崇尚李陵的人品與李陵是否投降匈奴無關,他在《報任安書》中曾經寫到,他與李陵雖然認識,但是日常生活中根本就沒有什麼交集。不過,「仆觀其為人,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蓄積也,仆以為有國士之風。」即,李陵的人品是人所共知的,不論他最終有沒有投降匈奴,他的「國士之風」都值得當時以及後世每個人尊重。

從有國士之風的悍將,到叛國投敵的降將,李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史記·李將軍列傳》對李陵的記載很少,但《漢書·李陵傳》詳細記錄了李陵投降前與匈奴的最後一戰,他以五千步兵對陣匈奴八萬騎兵,取得了「殺數千人……斬首三千餘級……復殺數千人,復傷殺虜二千餘人」的戰績,重要的是,在對匈奴做出如此打擊之後,李陵部隊「士尚三千餘人」!最後他是在沒有任何可用的兵器、沒有任何援兵、被困山谷之中,又有數萬匈奴騎兵包圍的情況下先讓部下四散突圍出去之後才選擇了投降。這樣的將軍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嗎?這種人品難道不值得我們崇尚嗎?

從有國士之風的悍將,到叛國投敵的降將,李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司馬遷當時替李陵求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太寒心了——當李陵前線的捷報頻頻傳來的時候,所有大臣都爭先恐後地去給漢武帝賀喜,但「今舉事一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即李陵投降之後所有大臣又都去說李陵的壞話。我們果然都是善忘且善變的,一個曾經那麼值得尊重的將軍因為戰敗投降,就應該被所有人唾棄嗎?司馬遷正是在此時向漢武帝表達了不同於所有人的觀點,這才遭遇不幸。

從有國士之風的悍將,到叛國投敵的降將,李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史記》中當然沒有記載霍光等人派使者前去匈奴,希望他們的故交李陵能過重回漢土,並且保證他的富貴,因為此時已經是漢昭帝時期了,司馬遷也早已去世。不過我們試想,如果李陵的人品真的很差,如果當時大部分人都發自內心地鄙視這個「賣國賊」,為什麼霍光還要專門派人去接他?這隻能說明,李陵投降時落井下石的人都是違心的,他們都是看著漢武帝的臉色在說話!

從有國士之風的悍將,到叛國投敵的降將,李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李陵拒絕了漢朝使者(這三位使者也是李陵的故交)的請求,他多次表示「吾已胡服矣……丈夫不能再辱」,最終也沒有再踏入漢土一步。不過,歷史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如果真的回來,就真的可能在霍光倒台之後「再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通論 的精彩文章:

長安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為什麼唐朝之後就沒再當過首都?
宋太宗趙光義為何要傳位給第三子趙恆而不是長子趙元佐?

TAG:國史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