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會議精彩回顧。

作者丨祝旭龍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2018年10月19日,第十五屆全國乳腺癌會議(CBCC)暨第十三屆上海國際乳腺癌論壇(SIBCS)在上海世博中心盛大開幕,來自全國各地3000多名參會者齊聚一堂,共襄盛會。本次會議由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市抗癌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

19日上午,首先由復旦大學腫瘤醫院余科達教授主持大會開幕式,參加本次大會開幕式的嘉賓有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端樹書記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委會主委任國勝教授復旦大學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名譽主任沈鎮宙教授,各位嘉賓分别致辭並共同參與了新版《乳腺腫瘤學》的揭幕儀式。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余科達教授主持開幕儀式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乳腺腫瘤學(第二版)》揭幕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參會人數約3500人

尋師問道—大師專場

隨後進入專題講座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尋師問道—大師專場」。由沈鎮宙、張斌、吳凱南教授共同主持。

首位報告人是Dennis J. Slamon教授。Slamon教授是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教授、血液病和腫瘤中心主任、醫學研究部門執行副主任、瓊森綜合癌症中心臨床和轉化研究主任、乳腺癌研究項目主任;世界著名乳腺癌研究學者,抗HER2靶向藥物曲妥珠單抗研發者之一。

Slamon教授報告的題目是「乳腺癌的分子多樣性:靶向CDK-4/6→細胞周期依賴性蛋白D→Rb通路」。Slamon教授介紹了UCLA TRIO轉化研究平台,並講述了CDK4/6抑製劑Pabociclib的研製思路及研製過程,從基礎到臨床歷經20多年的努力,CDK4/6抑製劑相關的大型臨床試驗相繼成功,但仍然存在耐葯及明顯的不良反應,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最後,Slamon教授對各位同道提出期望:「生物學相關分子信息的進一步臨床轉化必將引導合理的臨床試驗設計和效果更好、毒性更少的治療方法」。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於金明教授的報告題目是「乳腺癌精準放療」。於金明院士先從宏觀的角度談了乳腺癌放療的取捨,創新性地提出放療與免疫的關係,強調我們要權衡並利用好這把雙刃劍。

隨後,於金明院士重點講述了保乳術後局部及腋窩的放療進展,強調保乳術後個體化精準放療以減法為主。通過一系列臨床研究的介紹,他認為:保乳術後放療降低局部複發可望改善生存,大分割放療有療效優勢經濟可行,低危患者可酌情行部分乳腺照射、可考慮免除瘤床加量、甚至免除腋窩照射,高危患者可考慮給予內乳淋巴結放療,高齡早期生物行為好的患者也可以不進行放療。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萊恩伯格綜合癌症中心Charles M. Perou教授報告的題目是「乳腺癌分子分型發展和展望」。Perou教授首次證明乳腺癌可以分為五種分子亞型,該研究結果於2000年發表於《自然》而載入乳腺癌發展史冊。

他講到,相同組織病理學特徵的患者常常表現出不同的預後,引起了他們的好奇,探尋常規臨床病理背後的規律,先後利用DNA晶元、二代測序的方法成功地發現了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其固有特徵和治療反應。隨後Perou教授介紹了團隊基於PAM50分型的複發風險評分方式,可以指導預後並預測Luminal型乳腺癌接受化療獲益與否。

最後Perou教授總結到:「固有分型、腫瘤基因組以及微環境的差異共同促成了乳腺癌不同的治療反應和預後特徵。數據共享是實施精準醫學的關鍵,研究者需要貢獻原始的實驗數據和臨床試驗數據」。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學腫瘤內科教授、乳腺腫瘤臨床研究項目主任、晚期乳腺癌國際共識指南(ABC)專家組成員Hope S. Rugo的演講題目是「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新時代」。

Rugo教授重點講述了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治療的理念和新進展,列舉了目前最新的臨床試驗及用藥,研究內容涉及雙靶聯合、抗體藥物偶聯物、口服酪氨酸激酶抑製劑以及免疫檢查點抑製劑,這些研究都是旨在幫助一線抗HER2治療不佳的患者,研究並對抗各種機制的耐葯,毒性反應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滿腹珠璣—名家專場

上午的第二個環節是「滿腹珠璣—名家專場」,由張瑾教授唐金海教授主持。

瑞典卡羅林學院(負責頒發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乳腺內分泌外科Kerstin Sandelin教授的演講題目是「從瑞典乳腺癌國家登記制度和患者報告結局測量中獲得的相關經驗—走向個體化醫療」。Sandelin教授重點介紹了瑞典國家乳腺癌登記數據系統,講述了規範化、常態化登記信息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在基於此系統的瑞典乳腺癌患者相關數據。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俄亥俄州立大學Michael J. Miller教授的演講題目是「皮瓣乳房重建的優化」。他提出了重建優化的理論,強調了乳房重建從時間、方法到方式的選擇都十分重要,需要給予患者詳細的講解和充分的聆聽,以獲得雙方滿意的重建效果。隨後Miller教授介紹了皮瓣移植方式的選擇、血供的評估、重建後加速康復等相關內容,提出重建優化的目標就是:無瘤、正常的解剖結構、最少的皮膚疤痕。

3000多人齊聚上海,共享乳腺癌新知與遠見

專題報告

余科達教授的報告題目是「絕經後激素受體陽性早期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延長策略和實施」,報告由邵志敏教授主持,並邀請范照青、 郝春芳、林穎、聶建雲、徐瑩瑩教授上台討論。

余科達教授解析了2017 NEJM發表的關於延長內分泌治療的META分析,結合現存乳腺癌相關的風險因素評估工具,認為絕經後HR+早期乳腺癌延長內分泌治療需要個體化對待。對於「哪些風險因素可能影響內分泌延長的選擇?現有的基因工具是否可被中國人使用?內分泌治療可能不敏感的患者是否值得延長?到底需要延長內分泌治療幾年?」等問題與特邀嘉賓進行了討論。

(文中圖片來自SIBCS)

專欄作者往期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癌細胞自述:我是如何變壞的!有圖有真相
注意!我國年輕乳腺癌患者治療有哪些要點?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