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六成新生兒有軟喉症!照顧重點看這篇就夠

六成新生兒有軟喉症!照顧重點看這篇就夠

即便沒聽過軟喉症,從病名也可知這是跟喉部有關的疾病,沒錯,但凡呼吸、進食狀況,軟喉症寶寶都比一般孩子更弱,要是家中寶寶符合以下幾點癥狀,大概就確診!

認識小兒呼吸障礙疾病──軟喉症

六成新生兒有軟喉症!照顧重點看這篇就夠

所謂的軟喉症,醫學上名稱叫做喉頭軟化症,小嬰兒因喉頭上部結構過於軟弱,吸氣時造成氣道阻塞與塌陷,因而形成一些喘鳴聲,但哭聲不受影響,依然宏亮。

喘鳴聲常在出生1周之內出現(也有孩子在4到6周才發作),隨之漸漸嚴重,4~8個月時達到最高峰,此和嬰兒的活動力增加有關;等到喉部軟骨較硬了,這個癥狀就會悄然消失,一般都在12個月消失,最慢到兩歲。

基本上,軟喉症是一種良性的、先天性喉部疾病,跟感染與遺傳較無關連!

60%的新生兒患有軟喉症

早產兒、先天心臟病或是呼吸構造異常的寶寶,都是軟喉症的高危險群。不過即使足月產的寶寶,也有60%會患此症。

軟喉症常見癥狀

1、 呼嚕呼嚕的呼吸雜音:最典型的癥狀就是在呼吸時會有喘鳴聲(類似呼嚕呼嚕的聲響),患兒正在哭鬧、餵食、躁動不安或仰躺時,喘鳴聲會明顯。

2、寶寶呼吸快速、易喘:因為先天性喉部結構較弱,所以有些寶寶會有吸氣困難、呼吸急促等病症。

3、胸骨凹陷:吸氣時胸骨上方及肋骨間有凹陷,臉紅氣漲,這些都是軟喉症的徵兆。而長期胸骨的凹陷,之後可能造成漏斗胸或胸廓畸形。

4、容易嗆奶、餵食不易:患此症的寶寶,由於喝奶、吃東西比較有障礙,所以可能生長、發育速度較同年齡孩子慢。

六成新生兒有軟喉症!照顧重點看這篇就夠

軟喉症寶寶容易溢吐奶

喉頭軟化症容易被父母親誤認為是小感冒,因此只要寶寶喘鳴過久或是咳嗽時間長,就建議前往小兒科或是耳鼻喉科做檢查,以免寶寶吃下過多感冒藥傷身。

造成軟喉症的原因

軟喉症原因至今仍然不明,近期研究大多認為與神經性機能障礙有關。但就發病的類型進一步區分,大概可分成兩種:

原發性原因:軟骨發育不成熟、解剖構造異常、粘膜發炎腫脹、或神經肌肉的張力不全。

次發性原因:舌根囊腫、舌根後垂等。

由於上述因素,導致喉部軟組織無法抵抗吸氣氣流的內吸力量,故造成寶寶呼吸道短暫性塌陷或阻塞。

貼心小提醒:軟喉症原因與體內鈣量無關,所以給寶寶多曬太陽、服用魚肝油和鈣劑,都無法促使病症改善。

六成新生兒有軟喉症!照顧重點看這篇就夠

軟喉症要如何治療?

輕度癥狀治療方法:如果您的孩子沒有影響到奶量與睡眠,體重增加也正常,則不必特別理會。這種輕微的軟喉症絕大部分在2歲前會自己好起來。

重度癥狀治療方法:如果您孩子的軟喉症已經影響到生活,體重無法增加,時常嗆奶,有胸凹肋凹等癥狀,可能就要開刀。

軟喉症寶寶的照顧重點

1、睡覺時頭部墊高:仰睡容易讓寶寶呼吸不過來,建議以側睡方式睡覺,床頭比床尾高10~15度左右,來改善呼吸道阻塞的問題。

2、有耐心的分階段餵奶:軟喉症寶寶在喝奶時容易嗆奶,可用洞口最小的奶嘴慢慢喂,並有耐心的分段餵奶,以減少胃食道逆流的機率。

3、勿讓寶寶情緒過於激動:寶寶在哭鬧、感冒時,都會加重喘鳴癥狀,應儘快予以適當安撫,平時應避免讓寶寶太常出現這些現象。

平日在照顧時,要注意小孩是否有胸凹嚴重、進食時因呼吸困難影響餵食、睡眠時呼吸中止及嘴唇發紫、發育遲緩(肌肉張力過低或過高、翻身、自坐、爬行、站立及行走遲緩),遇到上述情形應儘早轉診兒童胸腔專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寶寶歪頭看媽媽,不是可愛,原來是歪脖子!
兒童心理問題,多來自父母壓力,再不知道就晚了!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