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宇宙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宇宙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作為無邊際的宇宙,我們無法找到任何參照系確定宇宙的大小,也無法採取任何位置對比來確定宇宙的中心點在哪裡?那麼,我們又如何確定宇宙空間的大小呢?

我們的科學發展認為,我們的宇宙是通過宇宙前的一個奇點發生大爆炸創生的,這個大爆炸創生的時間根據觀測,被確定137億年前,大爆炸發生的瞬間,宇宙空間即刻形成。觀測這個由大爆炸產生的時空,對於我們來說,猶如站在一個一直不停被充氣的氣球上,只能在氣球表面觀測這個可觀測的氣球在膨脹,也就是說星系紅移,所有的系都在以我作為參照系逐漸離去。

宇宙那麼大,為什麼只有地球才有生命?是巧合嗎?

在可觀測宇宙中,星系的數量至少是千億級別的,其中所包含的星球更是不計其數。而至今人類還未發現地外生命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搜尋範圍太小了,人類目前找到的系外行星數量還不到4000顆,它們大都在太陽系周圍。在銀河系中,行星的數量估計至少有一千億,所以我們所找到的行星數量就連宇宙的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況且在這幾千顆已發現的系外行星中,以人類現有的技術還無法確定這些行星上究竟是否存在生命。目前已知的潛在宜居行星大約有50顆,說不定它們之中就有像地球一樣孕育出了生命,只是我們現在沒辦法觀測到。

地球上出現生命,確實是源於一系列的巧合。地球之所以存在生命,是因為地球有著生命存在的條件:

1、適中日地距離、適當的光和熱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太陽排行第三。這個距離正好,如果距離太近就會由於接受到的太陽輻射過多而熱,相反則過少會很冷。

2、地球質量適中,引力適中,形成了大氣層

地球大氣層是地球的保護罩和保溫罩。地球因為有著大氣層,能夠減少因為晝夜變化帶來的溫度流失,如果地球沒有大氣層,那麼地球的溫度可能晝夜溫差幾百攝氏度,這樣的溫度肯定不適合生命的生存。地球大氣層可以保護地球減少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傷害。因為如果沒有大氣層,地球表面就會變得和月球一樣,坑坑窪窪。生命總是被轟炸,肯定不適合存在了。

3、液態水的存在

這個條件是重中之重,因為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水,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因此人類目前在找尋外星是否存在其他生命的重要條件就是,看一看有沒有水的存在。

地球同時具備這些條件,因此地球之上有了生命,有了人類文明。宇宙無限大,即使地球沒有出現文明,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也會出現文明。

如果把宇宙濃縮成地球那麼大,那麼地球相當於多大的物體呢?

我們就粗略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現在已知的宇宙直徑大約為137億光年,但是地球的大小並不適合用光年來表示,我們就把這137億光年化成米,1光年大約為(12x30x24x60x60)s x 300000000m/s=9331200000000000m,那麼137億光年就是:13700000000x9331200000000000=127837440000000000000000000m,而地球的平均直徑約為12742020米。

如果將宇宙的直徑縮小至地球直徑,等於縮小了127837440000000000000000000/12742020=10032745200000000000倍,地球在此時的直徑就相當於12742020/10032745200000000000=1.270043218x^-12次方。相當於你在地球上找1.270043218x^-12次方米長的物體,這就是縮小後的地球。這麼小的物體,是比原子級別的還小的。

宇宙這麼大,時光那麼漫長,人活著究竟有何意義

宇宙就在那裡,不因人類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類的消亡而消亡。

這個宇宙之中,最神奇的東西不是那些奇葩的天體或天文現象,而是生命,生命的出現是宇宙中最偉大的事件,它的出現或者不是偶然的,很有可能是宇宙本身的一種創造,也或者它是一種帶有使命的被創造物。

人相對於宇宙而言,是作為觀測者而存在的。目前,人類還沒有在這個宇宙中找到其他的文明,就可以假定人類是唯一的觀測者。現代量子力學研究的深入,在微觀世界,觀測可以影響量子的行為,如果這個理論被最終實證確認,在哲學中將對意識與物質的關係重新定義。

如果人類是宇宙唯一觀測者,那對宇宙的意義和影響就大了。可以說,沒有人類的觀測,宇宙就不存在。因為現在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人類觀測的記錄、描述,這些觀測記錄、描述都帶有人類特有的主觀的視角和感受,可以說沒有人類,這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宇宙還存不存在,誰來證明?當然這裡的人類是指全人類,所有所有的男女老少,而不是指你我他,個體或一個多大的群體沒有了,地球照樣轉。

宇宙那麼大,會不會存在星系的管理者?

人類能夠觀測到100多億光年外的情景;也能夠根據已知的科學規律推測出恆星什麼時候會變成紅巨星、超紅巨星,最終會坍塌成白矮星、中子星還是黑洞;也能推測銀河系多少年後會和旁邊的仙女座星系碰撞。這一切都是由科學規律決定的,科學規律扮演者「上帝」的角色。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星系。我們的銀河系由銀心、銀盤、銀暈、銀冕等組成,其中銀盤直徑10萬光年,銀心是個厚一萬光年直徑兩萬光年的恆星密集區,中央有超級黑洞――人馬座A,質量是太陽的250萬倍。銀河系象太陽這樣的恆星有2000多億顆,就象地球圍著太陽轉一樣,太陽系也圍著銀心轉,轉一圈大約2.2億年。

象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在整個可觀測宇宙中有兩萬億個,它們除了自轉以外也在運動,不過它們的運動不同於恆星繞星系中心天體的運動,因為宇宙沒有中心,它們沒法繞固定的中心運動,它們或三五成群、或幾十成團沿著宇宙中的引力通道在宇宙中徜徉,這種大尺度的時空結構牛頓力學已經解決不了了。

每個天體在大質量天體引起的彎曲時空結構中總是沿著測地線運動而不必擔心無容身之地,星系之間布滿了引力通道,星系沿著拓撲通道變換著在宇宙中的相對位置,宇宙顯示出無形無外,一切都是相對的,不存在絕對的東西――上帝。宇宙不需要星系管理者。

人類什麼時候時候可以離開地球?宇宙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現在的運載火箭,還只能承擔少數幾個人運載任務,飛行距離也有限,想要飛出太陽系是不可能的,只能送到火星,但火星也不能保證送去的人存活。

要在太空生存並探索,需要成熟的發動機,耐久或者容易補充的燃料,或許還需要能夠穿梭亞空間或者蟲洞的技術,需要飛船維生系統,需要高抗性的合金,或許還需要護罩防禦流星和隕石的攻擊,需要自衛武器,需要成熟的太空登陸設備和技術,需要星球探索裝置,需要低消耗合成有機物質的技術……不足還有更多,人類還需要努力,也許是兩百年,也許還要更久。

文章來源:菜葉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有披甲豬之稱的犰狳,自帶麻風病病毒,你敢把它當寵物養嗎
有種說法認為海洋中沒有進化出智慧生物,是因為沒有辦法生火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