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清官心繫百姓不畏權貴,為人積善行德活到91歲才去世

明代清官心繫百姓不畏權貴,為人積善行德活到91歲才去世

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廢除掉了宰相這個官職。可是在他死後,雖然再也沒人擔任宰相了,卻出現了許多權力堪比宰相的人物,而這些人當中甚至還有人能夠左右皇帝的旨意,權傾朝野。

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他在萬曆年間位高權重可謂是無比風光。可他的權力過大,蓋過了皇上。自然也就會有正直的大臣,他們敢於站出來和張居正抗爭,但這些人大多沒有好下場,不是被貶就是被罷官還鄉。

丁賓,字禮原,嘉善(今嘉興)人。他是隆慶五年的進士,被任命為句容知縣,後來又被皇帝征詔,授予御史一職。當時的大學士張居正,是負責丁賓參加科考時的主考官,他讓丁賓以御史的身份去誣告劉台,還特別叮囑讓他到遼東去搜尋劉台的罪證。但丁賓不肯這樣做,忤逆了張居正的意思,於是就被罷官還鄉。

萬曆十九年,他又被皇帝官復原職,可他多次因為「丁憂」而離任。後來,他又被起用為南京大理丞,多次升遷南京右僉都御史,還兼任負責江防。當時的江防多有懈怠,於是,丁賓帶著一些將軍和校尉乘坐一艘船來往反覆視察,他特意讓人增加了要塞的防守的兵力,這讓城中百姓都感到很安全。

在劉天緒起義謀反的事情暴露後,兵部尚書孫礦打算把這些人全部治罪,命令下屬的法司去審訊。丁賓當時兼任代理刑部大理寺的官職,他竭力為無辜的人平反,最終只定了七個人的死罪,剩下的人都得以獲釋。不久,他又升任南京工部尚書。幾年後他請求退休還鄉,但皇帝不許,直到光宗即位才答應他的退休請求。

丁賓在南京為官三十年,每有旱澇災害,他就上書請求賑災,有時還拿出自己家裡的財產去幫助救濟災害。在他丁憂回家的時候,曾連著三年遇到饑荒,他也都捐錢來賑災。到了天啟五年,他還捐出三千石糧食來救濟貧困的百姓。除此之外,他拿出了三千兩銀子來代替那些不能繳納賦稅的貧民交稅。

當地巡撫也向皇上在奏摺中提到了丁賓做的這些事情,此時丁賓已經是太子少保的身份,皇帝又下詔加封他為太子太保,還表揚了他的家族。因為年齡大的原因,他還曾多次被朝廷慰問。

丁賓在崇禎六年的時候去世,享年九十一歲,謚號為「清惠」。《明史》中曾評價丁賓道:「以清強居優閑之地,不竟其用,亦以自全。」

丁賓是一個既講原則又有善心的官員。他為了堅持自己內心的原則,違背了張居正的意思,丟官回家。之後,他又做了許多於百姓有利的善事,替無辜的人說話,幫助窮人繳納賦稅,還救濟災民糧食和錢財。丁賓這種積善行德的行為,不僅讓他為人稱道,飽受讚譽,還讓他能夠延年益壽,活到九十一歲的高齡。可以說,他絕對稱得上一位好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孫策有一叔叔才智出眾曾獻出一策助孫策大敗會稽太守王朗
楊貴妃深受唐玄宗的寵愛,為何她終其一生無緣皇后之位?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