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娶了公主的狀元竟然找皇帝告媒人的黑狀,其中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娶了公主的狀元竟然找皇帝告媒人的黑狀,其中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現在人都認為,在古代社會,讀書人最大的夢想就是中狀元娶公主,但是唐朝的讀書人卻不是這樣。唐朝的讀書人自然想中狀元,可是他們不想娶公主,他們想娶的是五姓女。

唐朝有一位狀元,根本不想娶公主,可是皇帝非要把公主嫁給他,令他很生氣。這個狀元就是鄭顥。鄭顥出身名門,他不但是滎陽鄭氏之後,他的祖父還是唐憲宗宰相鄭絪。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鄭顥考中狀元,登第後任右拾遺,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他當上翰林學士。這時唐宣宗的女兒萬壽公主長成如花少女,唐宣宗想為她挑選一個才貌雙全的好女婿。

這時當朝宰相白敏中就推薦了鄭顥,極力稱讚鄭顥的才貌和出身。唐宣宗也覺得鄭顥一表人材,才貌出眾,配得上自己心愛的女兒萬壽公主,於是指定了鄭顥為萬壽公主的駙馬。

萬壽公主很開心,可是鄭顥不開心。因為鄭顥早有婚約,他的未婚妻是盧氏,五姓七望里范陽盧氏家的閨秀。

而這賜婚來得真不是時候,正當鄭顥已赴婚楚州(今江蘇淮安),興沖沖地將娶意中人盧氏,他剛走到鄭州,就被宰相白敏中所發堂帖追回,不准他結婚,說皇帝要招他當駙馬。

鄭顥不樂意,因為皇命難違,只能放棄了端莊美麗的未婚妻,娶了萬壽公主為妻。唐宣宗對鄭顥很好,提拔他當中書舍人、禮部侍郎。

可是鄭顥懷念盧家千金,深恨媒人白敏中壞了自己的好事,就經常在唐宣宗前告宰相白敏中的黑狀,唐宣宗卻一笑了之,不以為然。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白敏中被免去了宰相之職,改任邠寧節度使。白敏中在出發前對唐宣宗說:「從前陛下讓臣做媒,將公主下嫁給鄭顥。那時,鄭顥正前去迎娶盧氏,已經走到半道了,臣以宰相的名義下文書將他追回。鄭顥對這樁婚事很不樂意,更是對臣懷恨在心。以前臣身為宰相,他不能加害臣,現在臣要去外地赴任了,他必定會在陛下面前中傷、陷害臣。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臣就命在旦夕。」

唐宣宗聽後,微笑著說:「你擔心地也太晚了,這些我早就知道了。」

而後唐宣宗讓侍臣從殿中取出一個木盒子,交給白敏中,說:「這裡面裝的就是鄭顥彈劾愛卿的奏章。你放心吧,朕要是相信他的話,愛卿早就危險了。」

鄭顥不喜歡萬壽公主,他和萬壽公主的婚姻只持續了十一年,他就病故了。他和萬壽公主只有一個兒子,名鄭韜光。可憐鄭顥一生都沒有娶到自己的意中人,和自己不喜歡的女人過了一輩子。

(註:五姓七望是指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五姓七家,「恃其族望,恥與諸姓為婚」,如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范陽盧氏世為婚姻;趙郡李氏,則與博陵崔氏世代聯姻,他們不屑與其他姓氏為婚。娶五姓女是讀書人的最大光榮,唐太宗的侄女婿宰相薛元超嘆惜道:「此生所遺憾者,未能娶五姓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的精彩文章:

王子拋棄相愛二十多年的伴侶,娶了外國公主,生下了一代女王
民國美貌才女嫁給老權貴,某一天她外出購物,老權貴卻在家裡流淚

TAG: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