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呼吸到臍,壽與天齊(腹式呼吸法詳解)

呼吸到臍,壽與天齊(腹式呼吸法詳解)




呼吸吐納,存神運想,閉息按摩,雖非大道,然能勤行積久,乃可祛病延年。

——清·尤乘輯《壽世新編導引卻病法》




我們走在街上,看到熟悉的人打招呼的時候,通常都會用這樣的話:「哎,老張,氣色真好,最近保養得不錯呀!」在看到某個人面色不好的時候又會說:「你的氣色怎麼這麼不好?」




那麼,這裡的氣色是什麼?氣色是通過什麼看出來的呢?氣色是通過一個人皮膚的外在表現看出來的。

皮膚是人體內在氣血、臟腑陰陽以及經絡等最外在的表現。




我們的皮膚分為兩層,最外層的皮膚,可以通過清潔保養,用化妝品修飾得很好。但是如果內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

心、肝、脾、肺、腎的氣血不足、不通暢的話,皮膚就不會容光煥發。

就像玻璃杯一樣, 如果玻璃杯的內側有斑斑點點的話,我們把玻璃杯的外表清洗得再乾淨,從外面看過去,還是會有斑點,不幹凈。




有人要說了,這怎麼辦呢,我們又不能把手伸到內臟去擦拭?



辦法是有的,這就是

腹式呼吸法。




通過鍛煉腹式呼吸,可以使我們的皮膚光澤、細膩,而且對老年人的肺氣腫、便秘都有幫助。鍛煉呼吸的方法有很多,這其中有三點共同的要訣:

第一是緩慢;第二是柔和;第三是連綿不絕。



我們平常呼吸的方法是胸廓一開一合,帶動整個肺臟進行活動,將空氣容納到肺臟當中去,進行吸收和排出。如果大家有心的話,可以觀察一下小孩,小孩在呼吸的時候,胸部一開一合的同時,小腹也是一起一伏,這種方法就叫做腹式呼吸法。






在中國古代的養生術裡邊,有一句名言叫做

「呼吸到臍,壽與天齊」

。也就是說,如果呼吸可以深到肚臍的話,壽命是非常長的,這種深長的呼吸法對養生是非常有積極作用的。



那麼腹式呼吸鍛煉的是什麼呢?實際上,

腹式呼吸鍛煉的是膈肌。

大家都知道,胸腔跟腹腔中間的隔斷叫做膈肌,普通人在進行胸廓式呼吸的時候,膈肌的鍛煉程度不是非常大。在進行腹式呼吸的時候,上下起伏的膈肌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它對身體有非常大的保健作用。




腹式呼吸的積極影響



首先一點,腹式呼吸可以

增強肺氣。

中醫理論講,肺主氣,司呼吸。肺氣不僅僅指的人的呼吸的深度、長度和能力的問題。肺氣還有另外一個功能,就是

抵禦外襲的能力。



什麼叫抵禦外襲呢?就是說一個人肺氣非常足的話,他抵抗感冒,抵抗各種外在邪氣入侵的能力就非常強。大家知道,感冒可以用玉屏風散這樣的方子來進行治療,玉屏風散的目的就是增強肺氣以抵禦外襲。增固肺氣,不僅能抵抗感冒等病邪,也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可以使人的皮膚細膩



那麼,鍛煉腹式呼吸對人的第二個積極的影響是什麼呢?就是可以使人的皮膚細膩,從而達到美容祛斑的效果。為什麼這樣講?




中醫說「肺主皮毛」,一個人如果肺氣很足,那他的皮膚就會非常細膩、緊緻。

如果肺氣不足的話,毛竅就比較疏鬆,容易受到外邪的侵擾。我在臨床當中,就經常用一些補養肺氣的方法來治療皮膚病,特別是皮膚粗糙、毛孔增大等,用補養肺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效果非常好。




腹式呼吸可以按摩內臟




第三個方面,腹式呼吸可以按摩內臟,促使其蠕動。

我們知道,人體有很多經絡通過腹部,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經絡就是任脈,任脈在人體前部的正中線,與之伴行的還有一條經絡叫做腎經,腎經也是從人體的腹部經過。




同時足陽明胃經也通過人體的腹部。而且人體的帶脈也從腹部穿行而過,環繞臍周一圈。




腹式呼吸的時候,人體腹部的這些經脈、臟腑都在進行同步運動和起伏。這就使得人體的五臟六腑和四肢各個部分進行了吸氧。一個升清,一個降濁。升清和降濁的功能恢復得特別好,就可以使人的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使氣血迴流,精神愉悅




第四個方面,腹式呼吸可以使氣血迴流,精神愉悅。

在進行腹式呼吸的過程中,因為內臟器官在進行蠕動和按摩,可以使全身的氣血迴流入內臟。




這有一個什麼好處呢?就是可以有效地治療高血壓、眩暈、內腦卒中和腦卒中,對這一類疾病的保健和康復非常有效。腦卒中,按照中醫的眼光來看是氣血上涌的一種表現,腹式呼吸恰恰可以使人體的氣血往下走,走到丹田和腹部,把全身凝聚在上面的氣給引下來。




而且

腹式呼吸還有一個最重要、最直接的好處,它可以影響人的心情。

大家都有過這種情況,心情不好、煩躁的時候,深呼吸幾口,可以讓心情平靜下來。用中醫的話來解釋,就是中焦脾胃的運化功能特彆強的話,他的脾胃的升清降濁的能力強,頭腦就會特別清醒、愉悅。




腹式呼吸的要點




第一是吸氣的時候丹田緊張,呼氣的時候丹田放鬆。




第二是丹田開闔與呼吸皆要求緩慢柔和,自然而然。




第三是呼氣盡後可能停頓數秒種,整個身心靜止安詳。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腹式呼吸的時候,心態一定要安詳空靈,從而讓心胸擴展, 達到身心統調的效果。




■ 如果喜歡,不妨點個ZAN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袪百病 的精彩文章:

傷寒論55
排腸毒調理手法視頻!

TAG:穴位袪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