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帶娃,姥姥是認真的,奶奶也是認真的,為什麼還有區別對待?

帶娃,姥姥是認真的,奶奶也是認真的,為什麼還有區別對待?

帶娃,姥姥是認真的,奶奶也是認真的,為什麼還有區別對待?

調查發現,身在外地、喜歡以權威自居、害怕產生婆媳矛盾並有可能升級等原因讓奶奶帶娃越來越少。

——公婆在外地,姥姥、外婆成為帶娃首選。記者調查發現,在城市裡,妻子是本地人、丈夫是外地人是不少家庭的構成,這就讓姥姥、外婆自然而然地成為帶娃的第一選擇。

「我公婆在外地,身體也不太好,每次過來要坐7、8個鐘頭的火車,不好讓他們來回折騰,我媽隔得近,帶娃也方便。」成都市民李女士說。

——親媽帶娃更親,避免產生婆媳矛盾。「跟自己媽媽比較好說話,孩子哪裡帶得不好,有不同意見就跟媽媽說,媽媽也不會生氣,即使生氣了也能諒解;跟婆婆交流就有所顧忌,看不慣她帶孩子的方法也不好意思說,只能通過老公去溝通。」福州市民鄭佳說,婆媳相處肯定和自己媽媽相處不一樣,尤其是孩子出生以後,在帶娃上就更容易產生矛盾,身邊不少閨蜜也有同樣顧慮。

——奶奶帶娃「主人意識」強,缺乏同理心。兒子是自己養的,媳婦是兒子找的,一些婆婆喜歡以權威自居。事事以寶寶為重,忽略寶媽的辛苦。「我婆婆喜歡熬催奶湯給我喝,在她眼裡,孫兒的『口糧』才最重要。只要對下奶有利,就不太管我吃不吃得下去。」成都寶媽尤女士抱怨說。@今日頭條@微頭條@悟空問答@微頭條話題@頭條紅人精選

帶娃,姥姥是認真的,奶奶也是認真的,為什麼還有區別對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科劉春雷醫生 的精彩文章:

哪些生活喜歡對胃不好,會導致疾病

TAG:腫瘤科劉春雷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