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智能金融市場規模達數千億,傳統金融機構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智能金融市場規模達數千億,傳統金融機構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近年來,人工智慧在全球金融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中國的金融服務業在科技的助力下,從1.0時代「信息科技+金融」、2.0時代「互聯網+金融」向3.0時代「智能金融」轉型,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金融科技公司都紛紛推出智能金融產品,比如無人銀行、投資顧問,智能信貸審批,客戶身份健全等,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結合

「我們幾年前還視金融科技公司為競爭對手,但在金融科技的市場潮流下,已經與其變成了良好的合作夥伴……」丹斯克銀行創新部負責人Aleksandar Langelykke在談到科技金融對傳統銀行的影響時直言,「不能停滯不前,我們確實需要金融科技,讓它們能夠給我們提供創新的動力。」

在「智能金融」3.0時代,從剛開始的新競爭者進入、行業格局遭到挑戰到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進行合作,隨著金融科技不斷發展,傳統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主要合作方式已轉變為雙方共同定義和開發產品,通過金融科技促進傳統銀行的智能化轉型。

例如,品鈦近日與鄭州銀行的合作,雙方基於技術優勢與對金融的深刻理解上,共同研發智能投顧系統,這就是智能金融時代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結合的典型合作案例。

傳統金融機構發展智能投顧服務

智能金融時代,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加速了金融機構的智能化轉型,智能投顧、智能風控、智能營銷、智能運營、智能監管等應運而生,其中,智能投顧更是風靡華爾街,並迅速在國內市場崛起。

按照目前披露的數據推算,金融科技行業的市場規模大概在2000億至3000億之間,細分到人工智慧領域,每年至少有300億至400億的規模。在這股浪潮下,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金融科技公司都紛紛試水智能投顧領域,如品鈦、京東金融、招商銀行等陸續推出智能投顧產品,通過智能投顧逐步取代人工投顧,緩解機構成本壓力,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爭取在智能金融領域搶佔制高點。

智能金融下的大數據風控

目前,在智能金融領域,大數據風控是前沿技術在金融業最為成熟的應用,從常見的產品設計、前端銷售延伸到監管風險、流程改進等,為金融機構的商業決策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在普華永道近日發布《中國金融科技調查報告》中,58%的受訪者認為,大數據風控是中國金融科技中最有望引領全球的。

數據源自《中國金融科技調查報告》

與1.0時代的「信息科技+金融」相比,3.0時代的「智能金融」在風控方面做得更加完善,無論BATJ這樣的大企業,還是傳統金融機構,都在嘗試通過大數據風控技術來控制貸款規模擴張中的風險。

在智能金融時代的背景下,技術與業務將會逐漸加速融合,科技影響金融服務的驅動力將會愈發凸顯,金融科技的不斷創新將為行業帶來更多的創新點和想像空間,傳統金融機構與科技實力較強的金融科技公司進行跨界合作,將是智能化轉型道路上的大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肝氣鬱結引發抑鬱,秋季這個病女性比男性發病率高4倍
降准與小微融資難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