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你小時候有沒有一個不和同學說話,只在操場角落苦練悠悠球的同學?

你小時候有沒有一個不和同學說話,只在操場角落苦練悠悠球的同學?

世界在下沉,

關注並星標 VICE 中國,

不錯過每一次狂歡。

這次關於中國最核心的悠悠球愛好者群體的採訪,從定題到見面足足有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對方向我發來若干資料,一遍遍確認細節,表達他們時而靠譜時而不靠譜的的擔憂和訴求,以至於我被拖拖拉拉的節奏弄得有些不耐煩 —— 至於么,不就是幾個二十來歲的悠悠球手,能寫出多少傳奇故事?

最後,我們約在上海的一家咖啡廳。看到幾個背著書包、學生模樣的人走進來,幾乎能確定就是他們了。靦腆,拘束。尤其是年齡最小的男生,在說到自己獲得的冠軍榮譽時,聲音還在顫抖,旁邊的哥們兒抓住機會調侃,氣氛才變得輕鬆起來。

我按照一貫的採訪套路讓他們挨個介紹自己和悠悠球的淵源,但卻沒產生特別大的共鳴。我對悠悠球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小學那個風靡一時的玩具形象,即使它演變成 「指尖上的極限運動」,我也只是個旁觀者。直到那個一直低頭回答問題的男生突然從口袋裡掏出一顆純色、乾淨的悠悠球,自信地用一個個圖形來解釋我不熟悉的專業術語時,我才意識到我錯怪了悠悠球十幾年 —— 它不亞於任何一項需要技巧、自由反叛的街頭藝術,它背後的文化同樣應該被尊重。

而這些二十齣頭的中國新生代悠悠球手們,也該獲得更多的關注了。

1. 不合群的少年冠軍

楊宸在大街上全神貫注地玩著球,一位路人圍觀許久,離開前扔下了一句話:「放棄吧,悠悠球里飛不出龍的。」

這句 diss 給楊宸帶來的卻是莫名而來的共鳴感,說完就走的路人背影平添了幾分掃地僧的形象,但他的童年一定和楊宸一樣,見過那條從悠悠球里奔騰而出的神龍。

小學門口的小賣部是最能反映時下潮流的地方。八年前,十歲的楊宸正在和過去的自己劃開界限,將要探索成長中的個性,想要和校門口的熱鬧與喧囂保持距離。但少年的好奇勁兒不是說藏就藏得住的,對《火力少年王》里 「黃金龍捲」 的崇拜終於讓他放下架子,加入了其他小學生的隊伍 —— 買了一顆兩塊錢的悠悠球,鼓型,塑料的。

冰島世界賽的紀念球,雖然說是紀念球,和 「玩具」 差不多

極速風火、雷電飛龍、火焰猛虎…… 一落一收之間,速度和力量配合,發著光的輪子在離地面兩厘米的地方旋轉,誰的球保持最久,誰就是王。如果能把繩子玩弄於指尖,擺出幾個造型,那就是王中王了。

小學生的比拼簡單直接,畢竟在那個時候,悠悠球雖然有動畫特效的加持,但在生活中還是擺脫不了它的宿命 —— 玩具。當新鮮感過去,當《網球王子》之類新的電視劇上演,悠悠球便會被校門口小賣部粗糙的玩具網球取代。

等到楊宸畢業,同齡的男生開始結伴去網吧,悠悠球還不離手的他沒法合群,就成了別人嘴裡的 「中二少年」。楊宸沒聽進去那些風涼話,他收起那隻塑料球,花228塊錢買了人生第一隻專業悠悠球,這隻球有個專屬名字 —— 「命運」。

專業的悠悠球製作精度更高,空轉時間更長,也意味著玩家可以完成更多專業的花式。神技悠悠推出的 「命運」 一下給楊宸提了個醒,電視里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表演是可以通過練習做到的,沒有什麼天賦的問題,和電影特技就更沒關係了。

隨著 「命運」的每一次旋轉,初中生楊宸和命運之間的纏繞都變得越來越緊密。

「原來在這個城市,也有人玩悠悠球。」 ——《火力少年王》

接下來的故事,就向著熱血動漫式情節去發展了:男主角楊宸,在家人和同學都不看好的前提下,刻苦練習,進入無我之境。當時悠悠球的技巧性玩法和賽事規則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為了趕上國際水平,楊宸把國外悠悠球手的視頻放慢到一幀一幀反覆琢磨,最瘋狂的那個初中暑假,他每天練習八個小時,上體重秤一看,長身體的時候卻瘦了不少。他還研發出了一套科學訓練法 —— 把每一次失誤記錄下來,統計次數,針對練習。

終於在初三那年,楊宸參加了第一場悠悠球世界級專業賽事 ——2015年東京世界賽。

可惜無數個卧薪嘗膽的夜晚換來一個止步於半決賽的結果,雖然離決賽只差一步,這個成績足以向不看好他的人證明自己,但天生要強的楊宸還是在賽場旁黯然神傷,一手攥緊悠悠球,一手握緊了拳頭 —— 和動畫片里的男主角更像了。

楊宸在心底立下目標,「三年之後我要進入決賽!」 而上一次中國球手進入國際賽事的前十名,還是在2008年。

十年後的上海,世界悠悠球大賽的舞台,現場高手雲集,1A 組被稱為噩夢一般的死亡之組。剛滿18歲的楊宸不再需要 「命運」 的安排,已經成為贊助商的神技悠悠為他量身打造了一顆 「昂揚英仙座」。稚氣和沉穩同時出現在臉上的楊宸穿著他的好運黑色 T-shirt 走上了台,現場觀眾還不能把他和三年前那個初露鋒芒的孩子聯繫在一起。

音樂響起,「昂揚英仙座」 開始在手中旋轉、跳躍。伴隨著每一次的音樂踩點,現場都爆發出一片叫好,性格靦腆的楊宸尬笑,和捧場的觀眾進行略顯笨拙的互動。三分鐘的時間無法用長短來計算,在這裡,速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悠悠球的彈射,走線,掛壁,飄線...... 當東方意念打法結合了西方速度打法,楊宸的 「昂揚英仙座」 從現在開始也不再是亞軍(《火力少年王》經典台詞)。

2. 95後的老炮兒推手

「MC 說最後進入決賽的人 from China —— 『楊宸!』 的時候,他站起來舉著手,大喊,然後轉過身來,抱著我,哭了。很可愛。」

被楊宸抱著的人叫單凡剛,溫州人,比楊宸年長五歲,在這個圈子裡,95後已經算是老前輩了。今年的悠悠球世界大賽單凡剛沒有參加,對於他來說,比賽和名次帶來的東西他已經體會過了,看到出現在他名字搜索頁面的那些 「輝煌時刻」,他還有點兒不好意思。

當楊宸在台上完成了那套已經在單凡剛面前重複過幾百次的動作時,單凡剛沖一旁的英國人使了個眼色:「嘿嘿,牛逼吧。」 一種 「看我哥們兒多屌」 的自豪,事實上,單凡剛和楊宸這兩個來自不同地方的男孩的關係更像是 「高於朋友的網友」。

單凡剛第一次參加全國賽那年,大陸的球手還在被香港球手全面碾壓。但他仍然熱衷於這樣的聚會,因為中國玩悠悠球的有好幾萬人,從 「玩具」 上升到 「玩家」 的只有十分之一,而真正能夠上台競技的不足300人。

全國賽,將所有中二熱血的悠悠球手聚集在一起,他們會因為共同的愛好,跨越不同的年齡層和地域,成為朋友。

今年的悠悠球世界比賽在上海舉行,現場成了規模最大的一屆中國球手交流會。中國的悠悠球手出國參加一次世界大賽是個奢侈的夢想,資金和簽證都是問題,十年前,就有球手說過 「如果這一輩子能參加一次世界賽,在邊上掃垃圾也願意。」

相比之下,在英國留學的單凡剛是幸運的,語言的優勢可以讓他輕而易舉把朋友圈擴大到世界範圍。

去年冰島世界賽上的中國國旗

2017年在冰島參加世界賽的經歷,讓單凡剛第一次感受到中國球手和世界各地玩家之間的連接。對於歐洲人來說,亞洲人的名字難念、長相難辨,只有擁有標誌性特色才會被人記住。如果只是為了贏而去想的動作,通常都是無聊的。而在歐洲,無論是哪座城市,球手之間的聚會受到 party 文化的影響,非常隨意,無關輸贏。比賽像是說唱中的 freestyle,交流像是街舞中的 cypher,悠悠球在其中擔任著媒介的角色,也代表了一種社交方式。而在中國,大家都很想去獲得一個 title,「某某某大賽第幾名」,很難說這是什麼教育的影響。

「日本的球手更誇張,我在雷克雅未克參加世界賽的時候,睡不著就早起去會展,路上自嘲這次好勤奮,結果一到會場就傻了,全是日本人,練球的,吃早飯的,聽比賽音樂的,沉思的,還有在拉勁的,非常嚇人。」

相比之下,美國人則會帶著功利性去研究比賽規則。因為國際比賽的規則和悠悠球專業術語都是用英語表達,他們一旦吃准了規則,就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風格和短時間內最可能獲得高分的招式。

—— 於是,日本、美國、中國,悠悠球平均水平位列到了全世界前三位。

不過頂尖的球手水平,中國仍有差距,哪怕今年的上海站里滿場中國球手,1A 組參賽選手高達310人,最後進入決賽圈的中國人也只有兩位。更棘手的是,一直投資主辦國內悠悠球賽事的奧迪雙鑽公司在今年宣布退出,中國球手們不知道奧迪的離開會代表了什麼,很難想像以後比賽會怎麼辦,但單凡剛能肯定的是,肯定有人會撐起這個擔子。

今年的上海賽現場

3. 手指極限運動 vs 街頭宅文化

單凡剛沒說這個人是自己,他沒法做到像奧迪那樣 「參賽就送一顆悠悠球」 的闊氣。在94、95年的球手即將面臨 「退役」 的關口,他得換一種方式繼續留在這個熱愛的圈子 —— 做文化。

「我希望悠悠球被當作一種街頭文化。」

一個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根深蒂固,再去重塑是件困難的事情。就像滑板剛進入中國時以 「酷孩子的街頭運動」 形象出現,所以人們的思想和認知里就會形成這樣的定義。而悠悠球玩家裡,孩子的基數多,以玩具的形式推廣最容易,所以對它早期的定義和傳播中就被定性成 「玩具」,沒人會把它和 「手指極限運動」 聯繫在一起。

「為悠悠球正名,消除大眾對它的誤解」 是單凡剛最初的想法,但接觸了各國不同球手之後,現在他覺得強求大眾改變態度的意義不大,真正熱愛這項運動的人根本就不在乎悠悠球被定義成什麼樣。悠悠球是自由的,被如何定義也是自由的。

當電競和滑板進了奧運會後,很多人跟他聊天時會說,悠悠球什麼時候也能進奧運。但試想幾年後悠悠球真的進了奧運,被當作了 「運動」,市面上出現《楊宸教你如何30天速成悠悠球》,所有人的玩法都 「楊宸」 了。單凡剛在退役前僥倖地被抓進了國家隊,參加了賽前集訓,比賽用的音樂和招式全都是套路,拿到世界冠軍的同時,悠悠球那還沒成長起來的街頭文化氣質,也就死得涼涼的了。

在日本,悠悠球會通過動漫、與潮牌聯名等活動來進行推廣,美國也有適合自己國情的方式。單凡剛需要做的,是想讓更多中國的玩家能夠了解,悠悠球不是一個簡單的表演運動甚至競技運動,它是真正意義上有文化、多元性的東西。在獲得了2017年英國公開賽的冠軍,進一步積累了人氣和人脈時,單凡剛決定利用自己的語言和資源優勢,組建團隊,採訪國外的悠悠球大師,將國內外的悠悠球手連接在一起。

單凡剛剛組建完悠悠球資訊平台 Arm cross(簡稱A/C),就得到了很多國家冠軍級悠悠球手的支持,尤其是一些日本的球手。哪怕寫英語對日本人來說是件很困擾的事情,他們也在用最基本的語法,一遍遍檢查完錯誤之後再發過來。採訪不是簡單的 「你玩球幾年,怎麼想動作。」 單凡剛更關心的是悠悠球外,大師們的背包里放了些什麼,喜歡的音樂,平時愛穿的潮牌,希望通過這種分享讓更多中國球手找到 freestyle 的狀態。

套用一句足球界的名言,「如果你只懂悠悠球,那麼你對悠悠球一無所知。」

悠悠球文化和滑板文化有很多共同點,比如都愛穿寬鬆的 T-shirt 和褲子,腳踩一雙 Vans。除此之外,他們也需要在健身房擼鐵來保持運動量完成更高難度的動作。如果說最大的區別,可能是中二氣質濃厚的悠悠球手們沒有板仔那麼硬氣吧 —— 看起來。

4. 悠悠球線上的多種人生

張博 是 A/C 的核心成員,浙江人,2016年中國賽 battle 組冠軍。來上海前,老家玩悠悠球的只有他一人。畢業之後,張博當上了程序員,但從大二開始他和悠悠球的關係就有了新的發展 —— 測評。

球手的水平越來越高,對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比如空轉時間要求更長,起速更快,高速做招的時候更穩定,它的製作工藝也反應出了世界製造業水平不斷上漲的趨勢。

2007年悠悠球製造業井噴時,出了一款球,名字叫 888,這是世界第一款競技用的全金屬球,開拓了悠悠球製造的新邊界。2008年日本品牌 yoyorecreation 發布的悠悠球 「觀星」 奠定了如今悠悠球的外觀基礎,13年同樣是 yoyorecreation 發布的 「滴落者」 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綜合能力最強的悠悠球,也是張博認為最完美的一款球,先後買了9個一模一樣的來收藏。

張博介紹不同球的性能

悠悠球雖然看上去簡單,中間一個軸承,兩邊一半球體,但是內部構造卻很考驗設計和工程水平。客觀來說悠悠球的速度和空轉是對立矛盾的,二者很難兼得,所以如果想要設計出一顆好球,就需要不斷打樣、修改、測試,在速度和空轉上尋求平衡。不同的重量分布對於發球手感、收球手感和彈性慣性都有很大的差異。

用過的球太多,張博對悠悠球的性能好壞可以一下子感受出來。雖然張博在 B 站上的粉絲只有2000多個,但他也不在意,自己的經驗和評價能夠給需要的玩家提供幫助足矣。

高敏是圈子裡為數不多的女生,單凡剛十分殷勤地稱她為 「女神」。在國內,悠悠球女玩家大概只有十幾位,高敏是上海僅有的兩個女玩家之一。

《飛女刑事》中,在校內無法使用槍支類的武器,便有了飛女刑事專用的非官方武器,即溜溜球(ヨーヨー/悠悠球),通常用於擊打罪人的心臟或鎖骨附近的部位使之暫時失去行動能力。

高敏目前在上海做悠悠球文化的推廣,主要是教小朋友怎麼去玩球。從她的個人經驗來看,如果從零基礎開始,男生女生的上手程度幾乎沒有差別。只是越到後期,女孩子們的學習慾望和動力慢慢就淡下去了,也可能會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長期練習悠悠球,手上的繭反覆裂開、長好、裂開,手指因為套繩發力變形都會成為最終放棄的原因。同樣,悠悠球技和性格無關,只在於個人的熱忱。

專業比賽不分男女,優秀的女球手也有機會拿到冠軍。高敏參加過全國比賽,但是如今更偏向於玩一些觀賞性強的花式,這次在上海觀賽之後,高敏又重燃了參加比賽的想法。不過悠悠球帶給她更大的驚喜,是收到了日本球手的表白。

高敏給你比了個心

5. 趟出路的香港前輩

如今活躍在一線的球手中95後佔了大部分,但是95後正處在二十二三歲的人生分割點年齡,玩球的熱情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畢業找工作升學的影響,更何況那些沒有出現在賽場上默默無聞的球手們,面對工作、家庭的撕扯,他們慢慢就從圈子裡消失了。

今年是單凡剛玩球的第十年,他的偶像,香港人陳文輝已經玩了二十年。

阿輝第一次拿起悠悠球,是五歲那年在爺爺家看到可口可樂贈送的悠悠球,上上落落的玩具從此成為了大師之路的啟蒙。

1998年,香港有家玩具公司引入了悠悠球這個項目,隨後各大玩具店也展開了一連串的活動,請了數十名國外悠悠球高手來香港協助推廣,當時香港的悠悠球熱潮很快就火了起來,阿輝和朋友也進入了瘋狂的程度,打探所有玩具店,像追星一樣去看外國高手的表演。

1999年,上初一的阿輝

為了掌握一個招式,阿輝只能通過看書來學習,學一招可能要花1-2天的時間,哪怕後來可以下載視頻,清晰度也不高,經常看不清手上的動作細節。條件的欠缺反而給了他足夠的時間和性子去琢磨,把基本功練得很好。如今的新生代球手,通過網路接觸的東西又快又多,卻容易急於求成。

更大的問題是,過載的信息讓大家普遍缺少創造力,沒有勇氣與意願嘗試一些新的東西。

香港如今專賣悠悠球的實體店只剩一家,玩球的人也一直在減少,常來常往的大約只有50人。阿輝現在大部分朋友都是他這20年里認識的球友,雖然他們會因為各種原因退出圈子,但革命友誼是忘不掉的。

阿輝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比賽,包括香港,中國,亞洲,世界賽,獲得過最好的成績是2003年第一屆亞太區悠悠球比賽上,拿了1A 組亞軍,2A 組季軍,X 組第5的成績,到現在為止他仍是中國在亞洲賽 1A 組別中最好成績的保持者。

即使成績再輝煌,悠悠球還是無法成為一個賺錢的工具,阿輝也不捨得。為了能平衡愛好和工作之間的關係,阿輝找了香港一家廣告公司裝裱美工師傅的工作,只在夜晚上班,這樣白天就可以去一些學校或社區中心當悠悠球老師教小朋友玩球,偶爾也能接一些商演。

阿輝沒有想過自己能玩到什麼時候,但是將來結了婚有了小孩,悠悠球的角色一定不是啟蒙玩具這麼簡單。

6.「別跟我說表演個節目」

拋開悠悠球的一切專業技巧,如果只把它看作純粹的短期流行玩具,它的受眾涵蓋了80後甚至70後。90年代,台灣的 「郭大王」 將悠悠球帶入中國,但是因為他含混的台灣口音,yo-yo 變成了 「溜溜球」。不管名字如何,在那個還沒有互聯網的年代,這一隻粗製濫造的 「離合器」 悠悠球是每一個小學生印象中可以與四驅車相提並論的童年記憶。

上海的一些學校已經開設了興趣班,入門和進階的教學都有,這是內地特色。香港和台灣更偏向於街頭表演,日本則是課後興趣小組。「中國人很喜歡講課程,比如把它當作鋼琴一樣來學習。但是玩悠悠球要能玩得下去,一定要對它有極其強大的熱愛。很多東西都是這樣,你會體會到熱血的感覺。」

在我的童年認知中,悠悠球確實只有短如一季動畫片的存在和 「摔下去啪就碎了」 的黑色記憶,為了最快培養我對悠悠球的興趣,感受他們口中的魅力,我讓楊宸教我一個簡單又能裝逼的花式,結果卻在收繩的環節怎麼也做不好。

不像籃球和足球,悠悠球沒有場地限制,楊宸幾乎都是球不離手的狀態

「我想開一個悠悠球社團。」

看到我這樣手腳不協調的問題學生,剛上大一的楊宸提出了這個想法,立馬遭到了其他所有人的反對。單凡剛直白地告訴我他並不喜歡手把手地去 「教」 一個新人,類似於老師和學生的簡單關係在悠悠球這塊行不通,「有些人看到我玩球,就問能不能教一下他的小孩,我直接拒絕。如果小孩真的想學,他不需要我去告訴他什麼,他會來找我。」

悠悠球從入門到熟練的過程是一條很長很陡的坡,學校的社團會面臨承接的問題,沒準兒還會被強行拉去各種藝術節 「表演個節目」。單凡剛希望楊宸不會因為這些瑣事影響他對悠悠球的理解,哪怕繼續專心鑽研他的科學訓練法也是好的,畢竟作為目前 1A 世界排位最高的中國選手,楊宸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性 —— 他眼睛裡又一次流露出 「看我哥們兒多屌」 的神態來。

關注本文作者微博@屁王麥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我們向女孩徵集了三個關於媽媽的故事,然後把它們畫成了漫畫
VICE 簡報 | 直人驕傲旗在小鎮升起後犯了眾怒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