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庶為何被迫離開劉備,這個人作用關鍵,但卻並非謀士程昱

徐庶為何被迫離開劉備,這個人作用關鍵,但卻並非謀士程昱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發生在徐庶得知母親被曹操抓獲之後,相關人物為徐庶和劉備。原文如下:

玄德請徐庶飲酒,庶曰:「今聞老母被囚,雖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對而泣,坐以待旦。諸將已於郭外安排筵席餞行。玄德與徐庶並馬出城,至長亭,下馬相辭。玄德舉杯謂徐庶曰:「備分淺緣薄,不能與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庶泣曰:「某才微智淺,深荷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別,實為老母故也。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庶亦涕泣而別。玄德立馬於林畔,看徐庶乘馬與從者匆匆而去。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徐庶畫名單福投靠劉備,在新野之戰中大敗曹軍。曹操採納謀士程昱的建議,將徐庶的母親騙到許昌,以此逼迫徐庶離開劉備轉投自己。無奈之下,徐庶與劉備揮淚而別。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劉備與徐庶分別時說出的「龍肝鳳髓」,意為極難得的珍貴食品。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為宋代蘇軾《江瑤柱傳》中的「方其為席上之珍,風味藹然。雖龍肝鳳髓,有不及者。」

徐庶離開劉備投靠曹操,在歷史上真實存在。不過,小說的描述的原因及經過卻與歷史有著不小的差異。按照小說的描述,徐庶是因在新野擊敗曹操而被程昱發現其真實身份,此後以徐母為要寫被迫離開的。按照小說的時間順序,這個事件發生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這一事件卻發生時間卻並非如此。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征,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這個記載說明了兩個事實。首先是徐庶離開劉備並非如小說所言是程昱用計,而是因為曹軍在追擊劉備時將其母親俘獲,徐庶被迫離開劉備。其次,徐庶離開劉備的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非小說中的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那麼,導致徐庶因母親被俘而被迫離開劉備轉投曹操的關鍵人物是誰呢?史料中雖無明確記載,但《三國志·曹純傳》中卻有一段話值得注意:「(曹純)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結合《三國志》其他傳記來看,當時率領虎豹騎追擊劉備的便是這位曹純。正是他所率領的這支虎豹騎,導致了徐庶母親的被俘與徐庶的離開。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沒有鬍子的危害有多大? 三國時一夜之間有兩千多人因此被殺
誰才是單刀會的勝利者,其實並非關羽,而是魯肅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