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他的心裡,住著一個小公主

昨日,一段男孩慘叫的視頻在網上瘋傳,該視頻的配文是「我就發一段十三號室的慘叫」。

「十三號室」這幾個字一出,讓網路一片嘩然。

臭名昭著的「十三號室」是楊永信成立的「電擊治網癮」治療室,曾經有無數孩子被家長送到這裡遭受電擊。

2009年,各大媒體對這所謂的「電療法」進行了曝光:電擊、捆綁、限制人身自由,在這裡甚至有因不堪折磨而自殺的人。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此事在當初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但沒有想到,時至今日,「十三號室」居然還在運作。

但對此事憤怒之外,卻又讓人感到一絲悲哀,如果沒有那些口口聲聲說著為了孩子好把人送去電擊的父母,又怎麼可能有楊永信這麼多年的風光?

今天要講的麥克斯從小和其他孩子不一樣,他喜歡穿女裝,厭惡自己的男性特徵,認為自己是一個女孩,面對這樣的孩子,他的父母痛苦、糾結、為此爭吵,但還好,他們從沒有想過送孩子去電擊。

《蝴蝶》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蝴蝶》是ITV迷你劇,一共3集,它講述了11歲的小男孩麥克斯想以女孩的身份生活。這給他的父母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在如何處理這件事情上,他們存在著巨大的分歧。

腐國一直喜歡類似跨性別者這種關注弱勢人群的題材,不過這一次,它把鏡頭聚焦在了家庭教育之上。

麥克斯的家從他穿著短裙扭來扭曲唱甜歌繼而被父親憤怒地抽了一巴掌時就破碎了。

無法接受自己的兒子內心其實住著一個小公主,爸爸離開家和媽媽分居了,只在每個周末把兩個孩子接出來相處一天。

媽媽則為了維持穩定,和麥克斯約定,允許他在家裡穿女裝,但在外面,必須要像個男孩子。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麥克斯的行為是因為他是跨性別者。

跨性別者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

這裡,必須明確一點,跨性別者本身並不是精神疾病。

在世界各國成百上千的研究學者,醫學專家,心理學家,兒科學家的倡議之下,2018年,聯合國已經把易性症/性別認同障礙/性別焦慮(Gender Identity Disorder,Gender Dysphoria)正式更名性別不符(Gender Incongruence)。

在劇中,麥克斯也一直非常反感別人說他是gay,他是沒錯的,跨性別也確實和性向並沒有直接關係。

今年的日劇《女子的生活》也講述了一位成年跨性別者的故事,他喜歡的就是漂亮的小姐姐。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日劇《女子的生活》劇照

說回麥克斯的家庭,在早期的教育中,爸爸無疑是逃避的態度,他用分居來減少自己面對兒子的時間,並在周末的相處中對此事極度迴避。這從爸爸並不知道兒子在家中穿女裝就可以看出來。

而媽媽相對於爸爸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出於疼愛,她允許兒子在家中穿女裝,但她又在兒子的房間里擺滿了各種男孩子應該喜歡的玩具,這其實也是一種自我安慰。

麥克斯在恐龍模型的脖子上繫上蝴蝶結就是對此最大的諷刺。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這看似平靜的一切被麥克斯的自殘打破了。

父母關係的漸行漸遠,爸爸找了新的女朋友,媽媽也決定開始新的生活,這讓敏感的麥克斯無法接受。當媽媽仔細打扮一番,準備和人約會的時候,他靠割腕阻止了她。

孩子都是希望父母相愛,家庭美滿的。

麥克斯的激烈行為讓爸爸媽媽意識到了自己關係的破裂帶給孩子們的心理創傷。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這時候的兩人,孩子的需求被擺到了第一位。

爸爸向媽媽請求要搬回家裡居住,媽媽也允許了他的回來。

爸爸搬回來住後,依然沒有放棄影響兒子,他希望成為兒子的作為男人的榜樣,他教兒子拳擊,陪兒子打電動。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麥克斯雖然因為父親的回歸和相處開心,但此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身體的男性特徵已經越來越明顯,這讓他痛苦不堪,畢竟在心理上,他認同自己是一個女孩子。

他嘗試對自己進行閹割,還好,這被姐姐發現了,爸爸媽媽在阻止了自己的孩子後,他們終於意識到了他內心深處的痛苦。

麥克斯這個激烈的行為,讓爸爸媽媽不得不面對現實,不能再心存幻想。

母親悲傷又麻利地把邁克欣房間里所有的男孩子玩具都收了起來,她下定決心把麥克斯當作自己的女兒。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爸爸則處在巨大的慌亂之中,他想讓兒子像一個男子漢一樣的念頭開始動搖。

夫妻二人去學校和校長溝通,讓麥克斯可以作為一名女生穿女式校服上課。

不對,這個時候,該叫她麥克欣了,沒錯,連名字都改了。

姐姐趕走了嘲笑麥克欣的男學生,卻拒絕承認麥克欣是自己的弟弟,她牽著麥克欣的手,說我拒絕不是否定和你的關係,而是因為,在我心裡,你是我的妹妹。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這還不算完,媽媽加入的美人魚組織(跨性別者家長組成的福利組織)為他們聯繫了提供青少年發育干預藥物的機構。

如果他們審核通過,麥克欣就能獲得藥物支持,這樣他就能延遲自己的身體發育。不用再因為越來越明顯的男性特徵而痛苦。

麥克欣家長的行為放在很多國內家庭是無法想像的。這不僅僅是家長本身觀念的差異,同時也有社會的原因。

麥克欣在英國可以獲得學校的支持,老師的保護,但在很多地方,像她這樣的孩子在家庭、學校甚至長大步入社會都很難獲得理解和支持。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前一陣子,朋友圈瘋轉 「拒絕娘炮」,就連綜藝節目也拿「拒絕娘炮」作為口號,很多人熱血沸騰,感覺自己正義爆棚,但是被攻擊的「娘炮」們又做錯什麼了。

一場本來的審美之爭最後卻演變成了黨同伐異地對小眾人群的壓迫。

如果麥克欣成長在國內,很難想像,在這個連「娘炮」都不能包容的社會,他會遭遇什麼。

腐國已經足夠開明,麥克欣在學校里,老師對她態度可親,女同學也接受和她一起玩。但是,她對父母訴說的最大的願望,仍是要被普通對待。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不僅是跨性別者、「娘炮」、同性戀還是異裝癖,他們最需要就是不被當作異類。

越多的人對他們抱有平常心,把他們當作和自己雖有不同但仍正常的普通人,這個社會就越包容。

對這些本身並沒有傷害影響到他人的小眾群體,為什麼不能更寬容一些。(戀童癖這種完全不同,是會傷害他人的惡趣味,應該抵制到底)

麥克欣的父母有勇氣讓孩子做自己,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本質還是因為他們背後有一個包容的社會當作後盾。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但他們也並不是榜樣父母。

麥克欣的父親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其實一直處在迷茫之中,他自己都不清楚到底什麼是對的。

就像在提供青少年發育干預藥物的機構面試中,他透露出了還是心存著兒子長大就會改變看法想要成為一個男人的僥倖。

他的這種搖擺最終導致了藥物申請的失敗。

母親雖然足夠堅定,但是在很多時候,她卻有些獨斷,當她決定帶著麥克欣去國外買葯的時候,不和老公商量,甚至都沒和孩子溝通過。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另外,就像很多偏心的父母一樣,她把精力都放在了這個頻出狀況的小兒子身上,卻忽略了自己還有一個女兒。

當懂事的女兒有問題要和媽媽分享時,她卻粗暴地打斷了女兒去尋找小兒子。

難道懂事就活該被忽視嗎?

像《第六感生死緣》中大姐這樣,對著父親說「我知道你更喜歡妹妹,你看到她眼睛會放光,看到我卻只會皺眉,但是沒關係,我知道你愛我,這就夠了」的人現實中能有幾個。

當我們為「拒絕娘炮」叫好時,這個男孩穿女裝去上學了

電影《第六感生死緣》中的兩姐妹

劇中的女兒,在得不到媽媽的關注之後,她在深夜去了一個並不熟悉的男同學家。

《蝴蝶》雖然並不是改編自真實事件,但其中地很多細節卻來源於現實,因為現實,所以更引深思。

關於父母,魯迅先生說「抹殺了「愛」,一味說「恩」,又因此責望報償,那便不但敗壞了父子間的道德,而且也大反於做父母的實際的真情,播下乖剌的種子。」

關於社會,先秦的《尚書》中就有說「有容,德乃大。」


- FIN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