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的陪葬妃子死法有多慘?得知真相頭皮發麻!

朱元璋的陪葬妃子死法有多慘?得知真相頭皮發麻!

隨著文明的發展,西漢將儒家學說奉為至寶,這種由夏商興起綿延千年的殘忍制度由於與儒家倡導的「仁愛」思想嚴重不符,因而到該朝便被廢止了。此後千百年基本上未再有殉葬制度出現。這種殘忍、野蠻的制度再次出現根源於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朱樉因病去世,朱元璋於是下令將朱樉的兩個王妃王氏、鄧氏殉葬,在《明史》中僅有一句相關記載「樉薨,王妃殉」。這是明朝人殉制度的開始。

朱元璋的次子朱樉繼太子朱標死後的第三年既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死去,朱元璋令朱樉的兩位王妃殉葬,從此一石激起千層浪,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因病駕崩傳位建文帝既故太子朱標之子朱允汶,遺詔竟然是讓他的所有妃嬪一併殉葬,建文帝登基執行遺詔。

陪葬又叫人殉,興盛於商周、春秋戰國,那時的天子、諸侯動不動就幾十、成百地讓人殉葬,極為自私殘忍。秦始皇死後,二世胡亥就曾下令將後宮沒有生育過的妃子、甚至是皇子給先皇陪葬。可能是覺得活人殉葬太過於殘忍,於是春秋時期出現了用人形木偶、泥塑陶人代替活人的殉葬方式,秦始皇兵馬俑、西漢楚王劉戊墓木俑就是這一陪葬方式的典型。儘管孔子認為木俑陪葬沒有從本質上消除用「人」陪葬的思想,發出了「始作俑者 其無後乎」的感慨,但畢竟已經不再使用活人。

民間傳說殉葬者的死法還有吞金、灌鉛、勒脖、投毒、注水銀等方式,其中尤以注水銀最為殘忍。據說,為了保持妃嬪們生前的容貌,太監們會悄悄在妃嬪們的食膳里放上安眠藥,當用者服下睡著後,往其身體中注入水銀,使其在安睡中慢慢死去,成為帝王的陪葬品。目前,明代陵墓內還沒有發現因注入水銀去世的屍體,所以,這個傳聞還有待考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俊清子絹 的精彩文章:

古代酷刑柳條人有多恐怖?這裡告訴你答案,真相慘絕人寰!
新莽年間,赤眉軍對死了2百年的呂雉做了什麼?真相讓你臉紅心跳

TAG:俊清子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