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邊作邊養保健康?別把健康「作」沒了

邊作邊養保健康?別把健康「作」沒了




養生在年輕人中逐漸流行,但有的人卻「邊作邊養」:一邊無休止熬夜,一邊勤勤懇懇地護膚;一邊無節制飲酒,一邊泡枸杞水……

近日,對2000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2.3%的受訪青年覺得「邊作邊養」現象普遍。63.5%的受訪青年認為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年輕人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50.3%的受訪青年發現一些年輕人認為自己在養生,放縱起來更沒底線。


受訪者中,男性佔58.5%,女性佔41.5%。


82.3%受訪青年覺得「邊作邊養」現象普遍


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汪雪(化名)坦言,身邊有不少年輕人嘴上說著要養生,但行動跟不上。「有的人表面上生活過得挺精緻,手捧保溫杯,杯里泡著枸杞,但更多是表面功夫,要不就大半夜跑出去喝酒、吃宵夜,要不就熬夜不睡覺,然後再想辦法彌補」。


在甘肅上學的95後大學生覃彥(化名)喜歡打遊戲,經常睡得很晚,「有時晚上邊敷著面膜,邊熬夜看遊戲比賽,第二天早上醒來再吃點枸杞」。


調查顯示,82.3%的受訪青年覺得「邊作邊養」的現象在年輕人中普遍,其中21.4%的受訪青年覺得非常普遍。作息(59.8%)是受訪青年認為自己「作」得比較嚴重的地方,然後是飲食(47.3%)和護膚(40.0%),其他還有:運動鍛煉(32.2%)、穿戴(27.9%)、心理狀態(21.2%)和生理衛生(9.8%)等。


在天津做審計工作的何峰說,自己曾是個「無辣不歡」的人,經常吃火鍋串串、麻辣燙,「也算比較注意,會吃完再喝點清茶刮刮油,吃點水果去去火」。

在互聯網公司做公關工作的張小鳳(化名)坦言,自己的生活狀態有些混亂,「我上學時皮膚就很敏感,熬夜、吃辣的多了就容易起痘痘,可經常管不住自己,明知外賣不好,可就是饞,抵抗不了誘惑,經常在點重口味的食物時再要個涼茶去火」。


調查顯示,年輕人「邊作邊養」等行為中,最常見的是一邊吃火鍋、一邊喝涼茶去火(50.8%),然後是一邊穿破洞褲、一邊貼暖寶寶保暖(37.0%),敷著面膜塗著眼霜無休止熬夜(36.6%),其他還有:啤酒配枸杞、可樂配党參(29.6%),不停地染髮燙髮再護髮(29.4%),冷飲不忌口、改吃紅棗味雪糕(27.9%),吃完高熱量食物、馬上去健身房運動(24.0%),燒烤烤串不能停、同時多吃烤蔬菜(21.4%),吃山藥片等「健康的油炸零食」(20.1%),抽完煙再含一片潤嗓含片(13.6%)和戴上護膝再盡情蹦迪(7.4%)等。


張小鳳坦言,自己生活不規律一方面是因為不夠自律,另一方面是工作生活節奏快,「經常一邊熬夜加班工作,一邊吃維生素」。


對於「邊作邊養」現象出現的原因,63.5%的受訪青年認為是年輕人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52.7%的受訪青年認為是生活壓力大,以此來釋放壓力,43.1%的受訪青年歸因於缺少自律能力,36.7%的受訪青年覺得是年輕人追求享樂,但又想求心理安慰。


專家認為,「邊作邊養」的行為可以理解為一種自我安慰,「明知道這種行為不好,但又想彌補,實際上這往往是不能彌補的。有文章介紹熬夜後怎麼用食補挽救,其實這種傷害是彌補不了的,食補代替不了睡覺。」專家認為,這些不良行為違反了人體基本的生物鐘規律,「以前人類健康受到的主要威脅是感染類疾病,比如傳染性疾病、營養缺乏等,這些疾病可以通過抗菌素、疫苗等加以解決。我們現代人最常見的疾病是慢性病,比如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這些疾病病因非常複雜,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破壞了人體正常的運轉規律。再有就是很多人缺乏科學健康的養生知識,不知道正確的養生方法是什麼,面對各種各樣的養生說法,不知道選擇哪個才是對的」。

僅13.6%受訪青年覺得「邊作邊養」有一定養生效果


覃彥坦言,自己明知道一些行為對身體不好,可就是管不住自己,所謂的養生也是圖個心理安慰。


張小鳳覺得這種看似滑稽矛盾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了當下年輕人的一種窘境,即一方面意識到健康的重要,但又缺乏行動力過健康有節制的生活。「有的女生說自己愛喝奶茶,但又擔心發胖,結果就選擇每天走路走到奶茶店,希望用這種方式沖抵喝奶茶帶來的熱量」。

對於「邊作邊養」的行為,50.3%的受訪青年表示這是由於一些年輕人認為自己在養生,放縱起來更沒底線;47.8%的受訪青年覺得這種行為有損傷但同時也有彌補,沖抵了;43.2%的受訪青年覺得這會透支身體,不利於養成好習慣;36.5%的受訪青年覺得這是年輕人一種新潮時尚的生活方式;27.2%的受訪青年指出這種方式自欺欺人,其實並不養生。


汪雪表示她不太能理解身邊「邊作邊養」的人,「我覺得有的行為匪夷所思,不認為這樣有什麼養生效果」。


調查中,49.9%的受訪青年覺得「邊作邊養」的養生效果很小,23.6%的受訪青年覺得沒效果,13.1%的受訪青年覺得反而危害更大,13.6%的受訪青年覺得有一定效果。


何峰迴憶說,今年年初有段時間他腸胃總不舒服,特別害怕,去了醫院檢查後發現沒什麼問題才放心。「這一通折騰後,我才真正注意自己的飲食了」。


調查中,關於養成健康生活習慣,62.8%的受訪青年建議規律作息,減少熬夜;61.2%的受訪青年建議健康飲食,營養搭配;43.3%的受訪青年建議鍛煉身體,強健體魄;43.2%的受訪青年建議及時看病,定期體檢;42.3%的受訪青年建議張弛有度,學會減壓;23.1%的受訪青年建議結交良友,適度社交,16.8%的受訪青年建議培養興趣愛好。


「現代年輕人意識不到健康對自己的重要性,這一點是很遺憾的。」專家認為,雖然年輕人處於身體最佳狀態,沒有生命健康的危機感,但是年輕人要把眼光放長遠,考慮自己未來的路。「我希望年輕人能提前認識到生命和健康的意義。你再有才,沒有健康、沒有生命也就沒有了意義。」


關於健康,專家還指出以下幾點:第一,要認識到健康是一種責任。「你要對自己的父母、子女家庭成員負責,如果自己不健康,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影響」。第二,要認識到健康是一種選擇,健康不是從天而降的,健康有先天性的,但更多的是後天性的,要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三,健康是需要學習的。要學習科學的健康理念和知識方法。第四,健康需要實踐。「現在年輕人懂保養的道理,但就是不做,這個不行。健康是一種長期的效果,不健康也是一種長期的效果,不是你今天晚睡了,第二天就得癌症了,所以要看得長遠。」最後,要把健康樹立為自己的一個人生目標。每個人有很多人生目標,健康應該是所有目標的前提。




相關視頻:腦中風高危因素五:熬夜



更多內容請查看原文


歡迎關注微信號:騰訊健康


喜歡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健康 的精彩文章:

闢謠:這些健身的誤區,你躲開了嗎?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