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揭開彝鄉神秘感,將一抹亮色帶入時裝周,阿牛阿呷深情演繹「白雲間」

揭開彝鄉神秘感,將一抹亮色帶入時裝周,阿牛阿呷深情演繹「白雲間」

10月26日,北京飯店金色大廳,四川涼山彝族服飾傳承與創新代表人物、彝綉非遺傳承人、原創獨立設計師阿牛阿呷,攜個人作品「白雲間」驚艷亮相,擷彝鄉山間一抹亮色,為觀眾演繹了民族時尚的無限可能。

本次走秀的「白雲間」系列作品共有33套服飾造型,設計靈感來自彝人生活環境中的連綿群山,以及涼山彝族盛行千年的羊毛製品——「擦爾瓦」。「擦爾瓦」是彝語,意為「披氈」,是彝族傳統服飾,男女老少都愛穿,終年不離身。白天「擦爾瓦」是披衫,到了晚上它就是抵禦風寒的被子,是彝族人生活的必備Item。阿牛阿呷取材「擦爾瓦」,就是要把在當地最常見的民族元素,融入到現代服飾中。

整場作品以白色為主,面料全部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彝族毛紡織及擀制技藝製作而成,設計師將彝族傳統服飾中的流蘇、靛染、銀飾與國際時尚正流行的風琴褶、不對稱設計、寬肩造型完美結合。直筒型披掛式大衣門襟裝飾有彝族經典圖案羊角紋,內搭高領純色毛衣;壓褶毛氈製作的弔帶連衣裙簡潔、典雅;闊腿褲下擺點綴鏤空圖案,硬朗外套搭配塔型漸變長裙……經設計師改造後的「擦爾瓦」,成為一件件適應潮流變化的時尚單品,更是展示了民族時尚所蘊含的巨大潛能。

此次發布中的配飾設計同樣是一大亮點。作品中所用的配飾以彝族傳統銀飾為主。彝族銀飾做工講究,技藝精湛,共有20餘道工序,形成鑄煉、吹燒、編結、洗滌、雕鏤、鑲嵌、吊綴等一整套工藝流程,這套手工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阿牛阿呷在本系列作品的創作中,打破彝族銀飾固有的圖案組合和穿戴方式,嘗試呈現銀飾、服裝和人之間新的交流與互動。

阿牛阿呷在發布會接受專訪時表示,本次發布的作品就是要藉助中國國際時裝周的強大平台,揭開民族文化藝術的神秘感,民族服飾更不是只能束之高閣的老物件。

「今天大家看到一切,在彝族人生活中隨處可見。作為民族獨立設計師,我有責任和使命讓世界領略到中國民族文化的智慧,感受到民族藝術在時尚潮流中沒有掉隊。」

事實上,阿牛阿呷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致力挖掘千年彝族傳統文化,搭建溝通民族文化精粹、商業市場與社區發展的「橋樑」。她自2004年開始在全國彝區對彝族服飾進行深度調研和細緻整理,於2013年成立涼山諾蘇文化投資有限公司;2014年與涼山州農業學校聯合開設了全國首個以彝綉為主的「民族織綉」專業,培養大批彝族手綉技藝專業人才,先後創立多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基地。

這一切,不僅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到了中國彝族的傳統手工藝和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讓當地更多的彝族婦女能夠主動參與到將傳統技藝轉化為現代時尚的過程中,讓手的溫度產生價值,幫助她們擺脫貧困,真正起到對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保護。

「白雲間」是一個新的篇章,阿牛阿呷將繼續抒寫大山和羊群給予彝人的生命饋贈,為中國時尚增添最濃郁的民族時尚色彩。

想了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我們

微信號 : fzfzzk

新浪微博:紡織服裝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紡織服裝周刊 的精彩文章:

喜迎重陽節,紡織老同志用矯健身姿展現青春永駐,用爽朗笑聲譜寫「銀齡」風采
好紗線,巧設計!2019/2020新澳秋冬針織流行趨勢發布會精彩紛呈

TAG:紡織服裝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