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為什麼說徐渭的題畫詩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為什麼說徐渭的題畫詩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為什麼說徐渭的題畫詩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以含蓄蘊藉見長,而尤以詩畫為著。畫中所示,往往以一種氤氳朦朧之美呈現於觀眾面前,畫中之意往往須通過題畫詩略作點示,誠如吳龍翰所云:「畫難畫之景,以詩湊成;吟難吟之詩,以畫補足。」因此,詩與畫之間的互動可使兩者相得益彰。然而,詩與畫是兩種不同的文藝樣式,詩人與畫家具有不同的才秉,真正能使兩者之間相生相發、意蘊交融的作家、作品並不多見。徐渭則詩畫兼擅,這決定了徐渭的題畫詩及其以繪畫為題材的詩作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正因為徐渭詩畫兼通,因此,其題畫詩數量甚多,這些作品與畫面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如他題墨竹詩云:


嫩筱捎空碧,高枝梗太清。總看奔逸勢,猶帶早雷驚。


題畫詩與墨竹圖相映成趣,修竹的勁節挺拔之態與風雲舒捲的奔逸之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並統一於畫面之中。尤其是後兩句,形象、充分地顯示了題畫的獨特魅力。「早雷驚」是畫中難以顯現的聽覺效果,在詩中釋出,豐富了畫面的意蘊。同時,徐渭的題畫詩還具有鮮明個性。如徐渭善畫葡萄,其題畫詩《葡萄》也獨具風采: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與一般題畫詩點示畫中意蘊不同,徐渭的題畫詩常常是借畫發揮,借畫以抒懷,別具特色。這首題畫詩寫的是作畫原因,作者借繪畫與詩歌以表現懷才不遇、托足無門的悲慨。

徐渭的題畫詩也是其畫作藝術風格的詮釋,誠如其所謂:「山人寫竹略形似,只取葉底瀟瀟意。譬如影里看叢梢,那得分明成個子。」徐渭繪畫「大寫意」的審美風格在其詩作中時常得到體現,如《李子送小景》:


李君小景入斯文,不用毫端力一分。更是山腰能簡便,墨痕斷處便成雲。


他題寫的枯木石竹畫,也是「大抵絕無花葉相,一團蒼老莫煙中」,追求的是一種意態朦朧的境界,取法的是花葉之神韻。他在《竹染綠色》中亦云:「我亦狂塗竹,翻飛水墨梢。不能將石綠,細寫鸚哥毛。」徐渭繪畫的這一審美取向在其題畫詩中亦得到了體現,即重「大寫意」,不求工筆的纖細精工之效,並常常不受制於畫中所表現的物象,縱橫捭闔,無所不達。如他喜畫竹,也喜為竹畫題詩。他曾畫雪竹、雨竹、倒竹、筍竹、菊竹、竹石、水仙雜竹等,亦有題畫詩。但是,與工筆畫家不同,徐渭不是描摹不同環境中物象的差異,而是寫意而求神采,其題畫詩亦然,如《雨竹》:


天街夜雨翻盆注,江河漲滿山頭樹。誰家園內有奇事,蛟龍濕重飛難去。


雖然畫的是雨中之竹,但詩中卻無一字寫竹,全是寫雨。其原因即在於視覺藝術的畫而言,竹形易現,雨意難摹。因此,詩與畫,一寫雨,一寫竹,互為補充,相得益彰,使「雨竹」的主題更加完整、豐滿。而以「蛟龍濕重飛難去」狀寫「翻盆注」的豪雨,是畫中原有,還是詩人的想像?無須究問,詩情與畫意已有機地相融為一。

一般的題畫詩因尺幅所限,多為短制,尤以絕句為多,而徐渭的題畫詩則內容十分豐富,有絕句,有律詩,亦有歌行,不一而足。如《寫竹贈李長公歌》,長達二百三十五言,詩中除了前四句言及寫竹之外,再不言竹,而是記述了李如松平虜堡之戰歸來時痛述怨憤的過程。徐渭畫竹贈勛將,以喻其凌寒勁節的風骨,並通過詩歌表示了對時政的抨擊。該詩誠如王夫之所言:「仙才俠骨,馳騁煙雲。」徐渭將滿腔的憤懣與痛惜化成了畫中的瀟瀟竹意,詩中主人公的和淚痛訴與詩人的鬱勃情感。全詩在詳細描寫了李如松的訴說後,詩人以「欲答一言無可答,只寫寒梢卷贈君」又回應開篇,結構完整。這幾乎脫略了題畫詩的任何色彩,與史詩幾無區別。

徐渭精通繪畫,他還常常以詩品畫,內容同樣多姿多彩。如《王元章倒枝梅畫》: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複寫拂雲枝。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徐渭通過品贊元末明初畫家王冕所畫的倒枝梅花「著地垂」的特徵,得出了「從來萬事嫌高格」的結論。是論人?還是為七子派所倡的古法高格而發?抑或兼而有之。有時,徐渭還以詩歌的形式對前人的畫論提出異議,以彰明自己的審美取向。如《畫竹與吳鎮二首》詩云:「東坡畫竹多荊棘,卻惹評論受俗嗔。自是俗人渾不識,東坡特寫兩般人。」這雖然是一首題畫詩,但詩中所論並非自己所畫之竹,而是對前人品評東坡畫作進行的反批評。如前所述,徐渭對東坡崇仰殊甚,稱之「千古一人而已」。徐渭認為,蘇軾畫中的勁竹與蔓生的荊棘,正是雅俗「兩般人」的象徵,不解其意而亂作解的品評者,其實恰如畫中所現的荊棘。

繪畫已融入了徐渭的生活,他或以畫易物,其《魚蟹》詩云:「夜窗賓主話,秋浦蟹魚肥。配飲無錢買,思將畫換歸。」或以畫明志,以畫寄情宣憤。畫中之境與現實之境在徐渭那裡已融為一體,並通過詩歌展現了這種渾一之境。如《畫石榴》詩寫道:「五寸珊瑚珠一囊,秋風吹老海榴黃。宵來酒渴真無奈,喚取金刀劈玉漿。」作者筆下的石榴已泯合於現實之中,而這也是中國古代繪畫藝術中的極高境界,張僧繇畫龍點睛的傳說,正是狀其畫作之生動逼真。徐渭生性傲兀,他在詩歌中亦以其狀寫自己畫作的精妙,其《躍鯉三首送人》詩云:「昔人畫龍破壁去,余今畫鯉亦龍儔。墨到鬛邊忽一逸,令人也動點睛愁。」在《題自畫菜四種》中他又說:「葡菜蔥茄滿紙生,墨花奪巧自天成。若教移向廚房裡,大婦為韭小婦羹。」《伏日寫雪竹》詩又云:「昨夜苦熱眠不得,起寫生篁雪兩竿。莫問人間涼與否,蒼蠅僵拌研池干。」畫境內外之寒暑判若天壤,但詩中的畫境可通人境、實境,蒼蠅之「僵」是因「篁雪」而凍「僵」,是作者對自己藝術的自信、自贊,更是作者沉浸於自己的畫境之中而生的奇思妙想,藝苑奇才的徐渭就是生活於詩畫情境之中。

雖然徐渭的畫作以大寫意著稱,但是,畫家都具有準確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感悟力,徐渭的這一特點在詩歌中也得到了體現,他對景緻的觀察也別具匠心。如《竹月篇為易道士賦》:

修竹隱丹扉,蕭蕭映月微。林稠光不礙,葉動白俱飛。制鼎看圓魄,裁簫度羽衣。翻經清夜永,猶帶露華歸。

這種準確的觀察與描摹,使得徐渭的詩歌帶有明顯的畫意。就題材而言,徐渭經常以自然物象為詩料,進行仔細的描摹與展現,如他以《後聞鸚鵡眼系直度,兩眶人可洞視》為題作五言排律,專門描寫鸚鵡雙眼。這類作品數量甚多,不容論者忽視。

題畫詩、贊畫詩因其內容所限,往往不及表現生民疾苦、時事艱危的作品那樣受到論者的注意。歷來的選家也幾乎不收錄徐渭的此類作品,但是,筆者認為這類作品具有較為獨特的價值。其一是因為徐渭詩畫兼通,他所作的題畫詩非他人可比,而具有相融為一的特色。其二是這類作品影響了徐渭詩歌的特色。徐渭的文較之於詩歌更多地表現了現實的憂憤,這也許是因為長期的代擬之作嚴重地束縛並戕害了徐渭的心靈與情感,因此,在代擬之外任意揮灑的文章中徐渭被壓抑的情感便自然地抒寫了出來。與此稍有不同,徐渭的詩歌中表現的情感並不像文中的那樣熾烈,這是因為徐渭的詩歌多為自得之作,尤其是詩歌中營造的藝術境界成了徐渭自得其樂的心靈寓所,其中題畫詩、贊畫詩便是溝通諸種藝術、營造徐渭藝術天地的重要橋樑。面對著勁節的墨竹、搖曳的風荷、傲雪的臘梅,作者沉潛於畫境之中,亦沉潛於詩境之中,與現實的逼仄之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我們也偶爾看到一些詩人的嘆懷,但詩中的徐渭更多的是以一種寧靜平和的心態來面對著世界與人生的。

摘自「大家精要」叢書之周群《徐渭》


為什麼說徐渭的題畫詩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徐渭》介紹了明代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徐渭命運多舛,卻又異彩紛呈的一生,重點闡釋了徐渭在王陽明的學術思想的影響下,抒寫真我的文學思想,狀寫時代、人生與藝術的詩歌,開晚明風氣的小品文,他自成系統的書論與書藝,以及首開水墨大寫意的畫風等。

作者簡介


周群,1598年生,江蘇射陽人。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中文系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明代思想文化史及文學批評史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蘇省社科基金多項。著有《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劉基評傳》《徐渭評傳》等,在海內外發表論文幾十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的精彩文章:

費孝通之師:人類學應當成為整個社會科學的基礎
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在現代社會中有什麼研究價值與現實意義?

TAG: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