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榮念曾

華人實驗藝術先驅,跨媒體、跨文化、跨界別藝術倡導者,中國l香港及泛地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榮念曾七十年代開展跨媒體藝術創作,包括電影、漫畫、裝置、錄像、舞台與概念藝術,並於1982年共同成立藝術團體「進念?二十面體」,從1985年開始出任藝術總監至今。

一個人躺在舞台中央,一個「觀眾」站在她的旁邊一下一下的鼓著掌,「唰、唰、唰」,旁邊還有一個人正在掃地。椅子、觀眾、美杜莎、博物館,他們在法國凡爾賽宮尋找中國夢。印尼跨性別傳統爪哇舞者Didik Nini Thowok與同樣嚮往跨文化交流創作的上海崑曲藝術家沈昳麗在鏡面劇場相遇,兩位花旦成為彼此的鏡子,教學相長,跨越語言、跨越藝術、跨越性別。演繹明代劇作家湯顯祖最經典的中國夢。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驚夢》「跨性別」舞蹈表演的藝術家Didik Nini Thowok (日惹)

他們穿著如獵人般,籠子里、籠子外,他們是猴子還是人類,在文化周遭尋找世界中心。口琴聲漸漸清晰,紙片慢慢落下消失在地面中,一切歸於平靜,人們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金邊Nget Rady專攻柬埔寨傳統面具舞中的猴角。台北張宇喬專攻京劇武丑,善演猴戲。兩位猴角從古典高棉舞到傳統京劇,比較兩種文化,比較兩種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天宮》金邊當代舞蹈家Nget Rady(金邊)

這是在「一帶一路實驗劇場」上上演的作品《驚夢》和《天宮》。一帶一路城市都是歷史名城,傳統文化如何面對科技、經濟發展,如何面對消費主義,使很多帶路城市的傳統藝術家需要重新檢視傳統藝術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香港帶路城市文化交流會議2018

10月19日至20日,《香港帶路城市文化交流會議2018》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當所有觀眾圍坐在劇場下沉3米的舞台周圍時,是在旁聽一場會議,也是在觀看一場跨文化交流的即興表演,來自亞洲不同國家講者們在這裡探討如何建立結合智庫和應用研究的文化網路。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香港文化中心

「每一次的文化論壇策劃會議,我都會強調我們為什麼需要開會?開會和文化的關係,開會的文化。文化論壇和文化智庫的關係,我們開會之前和開會之後對文化交流的論述有沒有分別,今年的討論與去年的討論相比有沒有發展」。作為「香港帶路城市文化交流會議2018—亞洲策略」會議召集人,也是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的榮念曾這樣說道。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會議現場

「我們需要了解這些既有文化機構的機構文化,包括他們的視野、決策、組織、運營、管理、人才培育,以及他們活動的關係。這些機構是怎樣影像文化交流,他們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視野和責任,以及他們可以怎樣去協助策劃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智庫。」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天宮》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員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驚夢》國家一級演員,上海跨界崑曲藝術家 沈昳麗 (上海)

而由榮念曾帶來的「一帶一路實驗劇場」,不是只進行簡單的東方西方文化展示,也不是簡單的、一些所謂的形式主義交流,而是探討科技,探討傳統技藝和現代劇場的表達能否有新的可能、實驗和合作。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香港帶路城市文化交流會議2018

作為華人實驗藝術先驅,中國香港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的榮念曾,1943年生於上海,5歲隨家人移居香港。先後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築系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並獲得城市設計及城市規劃碩士學位,1979年回到香港。「我回到香港的時候,有很多年輕人都非常想做很多不同的嘗試」。榮念曾將當時香港的文化環境比作「八國聯軍佔領的地方」,修學建築的他開始投身到藝術創作中去,他說:「我覺得無分界別,我們都可以去進行藝術的創作」。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榮念曾

榮念曾一路以來都是實驗傳統的先鋒,他投身戲劇、漫畫、影像及電影、視覺藝術及裝置藝術等方面的創作已超過四十年,其作品於超過三十個城市演出及展出。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以不同面向演繹中國傳統戲曲舞台裝置《一桌二椅》,作為讓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界別的藝術創作人進行實驗創作的平台。到2000年後的「香港柏林當代文化節」、「實驗傳統藝術節」、「綠鬼薄藝術節」、「朱?藝術周」等,發展為傳統與當代劇場、大師與青年藝術家的交流計劃,榮念曾一直推動著傳統表演藝術跨地區、跨文化、跨領域的對話、實驗和合作,並屢屢獲獎。

在會議的最後一天,YT和戴著標誌性黑框眼鏡,總是笑眯眯的榮念曾,在劇場的化妝間里聊了聊。

YT:為什麼會將籠子的概念引入《天宮》這部作品呢?

榮念曾:我到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很多同學都在做些小的表演,其中一個同學向我展示他玩立方體,我們不斷討論,這個立方體也很像一個籠子,我們可以把籠子這個概念放在舞台上。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天宮》劇照

我們開始探討我們所學的技術是不是也是一種籠子,那如果是個籠子的話,這個籠子是好還是不好,到底我們和這個籠子是什麼關係,有時候籠子又會給我們安全感。當你離開籠子,你再看看它,也是一種進步,也是由此這個同學演繹出了《天宮》這部作品的第一幕。由第一幕又發展出兩個不同背景的藝術家都在做的猴子戲。因為第一部分講的是籠子,那籠子裡面關的是人還是猴子,我和第二幕出場的藝術家張宇喬老師也討論了很多有關「框框里」和「框框外」的話題。張老師有著非常豐富的傳統表演藝術經驗,他也一直在鑽研孫悟空這一角色。之後我請到柬埔寨的藝術家講述他們的猴子戲。其實這也是在表現兩種文化演繹猴子。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天宮》台北京劇藝術家 張宇喬 (台北)

我們討論立方體,討論籠子,雖然這個立方體並不是一個籠子,但我借它來討論籠子,通過這個主題來討論跨文化,張老師來自中國台灣,另外一位藝術家來自柬埔寨,他們之間的合作也是跨文化的一種體現。

YT:我們現在也都在探討新科技,那新科技和傳統表演藝術的關係是怎樣的?

榮念曾:我常常覺得新科技如果變得只是一個裝飾品的話就很無聊,沒有什麼意義,通常新科技會在演唱會或商業活動上使用因為他們都要借新科技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感官上的一些感覺。我覺得這樣也是有些可悲的,因為新科技其實是很需要藝術家去運用,對它有所評論,去推動他的發展,這也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互動。一個是藝術家和新科技的互動,另外一點是年青一代的和資深一代的互動,當然到最後其實還是舞台是不是一個框框,舞台是不是一個籠子的問題。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驚夢》首爾當代編舞家及舞者 朴豪彬 (首爾)

YT:那在《天宮》這部作品新媒體科技的運用有什麼特別意義呢?

榮念曾:那這就討論到是高科技控制我們還是我們控制高科技。我們不需要讓高科技控制我們,我們反而應該是去推動高科技的發展,看它能做到什麼,做不到什麼,這才是一個真正平等的互動。當下很多人都很看重高科技,但好像並沒有太多耐心去了解創作的內容和過程,這也會不免讓我想說「那你就旁邊看吧」,因為他沒有很多耐心。

YT:《天宮》的最後一幕非常美,在藝術家的口琴聲中紙片慢慢飄落下來,但是十四分鐘的長度,會不會讓這個「美」變得過長,短一些會不會讓這個「美」保持的更好呢?

榮念曾:我用預錄好的聲音再疊加現場演奏出的聲音,所以時間會長一點,但是我覺得這個很重要。當然我也明白對於習慣看電視劇的人們來說這樣的節奏會使人失去耐心,我覺得放輕鬆去看一個作品其實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經由很多框框,很多限制去看的話,就可能會沒有耐心。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天宮》 口琴演奏家 李俊樂 (香港)

在我看來,在這一幕中飄下來的一片片紙不是「美」。當一張紙像葉子一樣慢慢飄落下來,到了地板上時,和顏色相同的地面融為一體,消失不見了。「美」是它表面的,但我也更希望除了看到「美」,觀眾們也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回應。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驚夢》Didik Nini Thowok (日惹)

在這一幕中其實我覺得是影子,是每張紙飄落下的痕迹,當它們飄落下來後慢慢消失,紙不見了,影子不見了。我常常探討真實和虛幻的關係,當我們看到真實的東西在慢慢落下後卻又消失不見了,這會不會引起我們的思考,而不僅是它很美的這個階段,或者是停留在「接下來還會有什麼有趣的事情會發生嗎」這樣的想法上,其實我之前有想過連紙都不用飛下來,我們就聽著藝術家演奏,後來我忍不住,常常想嘗試真實與虛幻,這也是一種實驗。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劇中演者正在綵排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東西的習慣,我們並沒有一個規定的什麼方法去看戲,但是我們說實驗的戲劇,就是我們不再娛樂大眾,我們在發現舞台上還有哪些可能性。如果觀眾能夠通過我們的實驗發現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那已經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了。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驚夢》劇照

YT:那《驚夢》的創作又是如何開始的呢?

榮念曾:一開始是我們的印尼老師,印尼跨性別傳統爪哇舞者Didk Nini Thowok和我說想學習《驚夢》這齣戲,可是怎麼學呢?沒有可能的,是沒有可能百分之百學到一個傳統崑劇的。所以我們就討論從學習身段開始。印尼老師還託人把這齣戲的唱段翻譯成了印尼文,又找印尼音樂家重譜了一段音樂。而這個過程就是文化交流的過程,之後又慢慢加入了一些聲音上的互動,這就是《驚夢》創作的開始。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驚夢》劇照

YT:像傳統戲曲會有一個很明確的故事,觀眾會很關注其中的故事性,或者是演員的表演。但像這樣的實驗性戲劇,如果你說每個人都可以在看過之後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每位觀眾的感受都可以成為這部作品的解釋嗎?那創作者到底在想什麼呢?想對觀眾表達的是什麼呢?

榮念曾:當我們在做實驗作品的時候,我們不是在做一個老師,不是在教導觀眾給他們灌輸某種概念和想法。我覺得舞台提供了一個空間讓人們去探討各種問題,而不是讓觀眾停留在只接受某種想法的階段。我覺得實驗戲劇裡面也是在討論我們看東西的方法。我覺得每一次實驗都是在探討看的方法,看跟被看。

榮念曾:下沉3.20米 開始一場真實與虛幻間的跨界別實驗

《驚夢》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員

YT:那被看的方法呢?

榮念曾:現在的韓劇為什麼會每三分鐘會有一個小的高潮,十分鐘就要感動觀眾,看了半小時就一定要有某種反應,他們已經在計算了。但是我們不想做這種,因為你真的做好社會心理學的話,做出一部戲其實是很容易的。

在表演最後與觀眾的交談中,有一個觀眾說,最後的十分鐘自己一直在哭,但又有人說「我在看的時候覺得這個戲好幽默,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一直哭」,這就是不同的角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新媒體 的精彩文章:

龐茂琨:賦格與重置,他是突破傳統界限的藝術哲人

TAG:YT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