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世界最大最悠久的軍馬場就在祁連山下,最早由西漢霍去病親自創辦

世界最大最悠久的軍馬場就在祁連山下,最早由西漢霍去病親自創辦

西大河,是一條河,也是一個景區的名字,它發源於冷龍嶺北麓,流淌在永昌縣城西南部的祁連山與焉支山之間的河谷里,是金昌名符其實的母親河,它從雪山匯聚涓涓細流而來,奔流在金昌大地上,哺育了中國鎳都50萬兒女,也是金昌市工業和畜牧業的主要水源。

按照同行工作人員的介紹,早在4000多年前,金昌人民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歷史上西戎、月氏、匈奴都曾先後駐牧於此。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長驅直入,大破匈奴,使其連失祁連、焉支兩山,當地牧民有流傳:「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其實說的就是這片土地。

西大河其實是金昌與張掖交界的地方,金昌人稱其為西大河景區,而在張掖卻有另外一個名字——山丹軍馬場,山丹軍馬場與西大河其實指的都是同一個景區,只不同西大河的水域是金昌的轄區,而西大河水域周邊的牧場、馬場大多數都屬於張掖的山丹縣,所以可能有的朋友沒聽說過西大河,但山丹軍馬場卻大多知道,因為它是當今世界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之一。

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據說作為軍馬場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親自創辦,此後這裡以當地馬種為基礎,又引進了各種西域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這裡遂成為歷代皇家軍馬養殖基地,經久不哀。

據《資志通鑒、漢記十一》裁:「(元狩二年)霍去病為驃騎將軍,過焉支山千佘里」驅逐匈奴後,漢朝即在漢陽大草灘屯兵養馬。爾後自魏晉至隋唐,大馬營草原一直是很重要的牧馬場所」,而據《甘肅通志稿》記載祁連山大草灘盛唐時期養馬量達7萬匹以上,由此可見這個馬場在歷史上的地位。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9月後這裡收歸解放軍管理,當時也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軍馬繁育基地,直到2001年才移交給中國牧工商(集團)總公司管理,實現了由軍隊保障性單位向社會化企業的轉變。

這裡草豐水茂,風光旖旎,近些年來也受到很多影視機構的關注,曾有三十多部視頻作品在這裡拍攝,出名的包括《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紅色康拜因》等,播出後,使得這裡名聲大振,由此也成為了甘肅重要的旅遊勝地。

信步草原,舉目眺望,但見遠處的祁連山巍峨挺拔,橫亘千里,山峰雄峻,高聳入雲。最高峰冷龍嶺海拔4442米,山頂終年積雪,銀裝素裹,而同行的當地朋友告訴渝帆,永昌古八景之一的「天山積雪」指的就是這裡了。

西邊,則是林木茂密,水草豐美的焉支山(與西大河一樣,位於金昌市與張掖市的交界處,但主景區在張掖),所以當地人也有有「祁連雪皚皚,焉支草茵茵」之說,山上山勢陡峭,森林茂密,草原遼闊,是河西走廊上夏季有名的避暑旅遊之地。

我們來到西大河(山丹軍馬場)的時候天氣非常給力,藍天白雲,空氣通透,遠處巍峨的祁連雪峰連綿起伏,西大河的湖水蔚藍若海,還遇到一大群馬兒先是從身邊奔騰而過,掀起漫天煙塵,其後又見它們在草場中信步覓食。好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圖片發出,令無數朋友羨慕不已,多人表示將立即訂票前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旅遊 的精彩文章:

中國夫妻到巴基斯坦旅遊,做出一件事,巴鐵兄弟直言:傷感情
泰國坑錢坑出新境界,中國遊客被坑慘,直言:我要去日本!

TAG:世界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