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支國軍精銳部隊遲到一步,紅軍守住此山,讓對方不敢越雷池一步

這支國軍精銳部隊遲到一步,紅軍守住此山,讓對方不敢越雷池一步

春哥說長征

【春哥註:一部長征史,也是一部革命史,在那些艱難困苦的歲月里,多少先賢英烈無懼槍林彈雨,奮勇廝殺,衝鋒向前,才給後人帶來一個清明世界,我們永遠無法忘記長征途中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細節,儘管很多細節可能隨著歷史的遠去而漸漸沉澱在河底,有的甚至無法再想起,太多的無名英雄,太多的長征故事。長征顯得特別有意義,多少長征英烈在天之靈也會為之振奮。】

吳奇偉還是晚來一步,紅軍攻佔遵義的同一天,國民黨中央軍縱隊抵達了遵義近郊,結果得到的信息是紅軍已經進了城。

雖然沒趕上先入城,但吳奇偉卻依然有信心,認定紅軍長途跋涉,連番激戰,已經是強弩之末,而其所率的兩師部隊剛剛經過休整補充,裝備精良,加上黔軍部隊,有讀友留言說當時的黔軍並不差,或許也是事實,但也絕對算不得精銳,做個幫手還是有資格的。吳奇偉因此臨陣決定,集中中央軍與黔軍部隊全力反攻,堅決收復遵義。

1935年2月28日,吳奇偉在遵義城南郊忠字鋪與倉皇出逃的王家烈會晤,確定以第59師第553、第558團和第93師之一個團為主攻部隊,經桃溪寺向遵義南郊的紅花崗、老鴉山攻擊;黔軍第8、第9團為助攻部隊,由忠字鋪向北攻擊,配合第59師行動;第93師主力和第59師第555團位於忠字鋪地區作為預備隊。

遵義西南的老鴉山、紅花崗,兩山並立,既構成了遵義的南部屏障,又是遵義城的制高點。欲取遵義,必先控制兩山。吳奇偉志在必得,親自指揮第59師向紅花崗、老鴉山推進。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所部署的一切,早已在毛澤東的計算之中,且紅軍已經嚴陣以待,正靜候他的部隊。

毛主席作戰指揮的重要特點是慎重初戰,初戰必勝,同時強調全局在胸,在打第一仗之先,就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仗如何打。特別是初戰獲勝,戰局發生變化時怎樣打,如何發展勝利,鞏固勝利。奔襲桐梓,奪取婁山關,搶佔遵義,只是毛澤東為回師黔北作戰所造的「勢」,而聚殲吳奇偉縱隊才是他所尋求的「果」。攻佔遵義城的戰鬥尚在進行,毛主席的目光就已經緊緊盯住了來援的吳奇偉縱隊,決心抓住吳奇偉部孤軍冒進,黔軍迭遭打擊畏縮不前,尾追的川軍則被阻止於桐梓以北的有利時機,集中主力在遵義以南的忠字鋪地區殲滅吳奇偉部。

2月27日,毛主席電示紅1、紅3軍團:應於27日晚解決遵義城中之敵,「另以有力部隊乘勝跟蹤退敵,並截擊其左側,直與其援敵保持接觸,偵察其部署,而一、三軍團主力則在殘敵解決後,集結於遵義城南適當地點,先準備今(27日)夜或明二十八日拂曉攻擊敵增援部隊」。

遵義城的戰鬥結束後,紅軍部隊立即轉入了迎擊吳奇偉部的作戰準備。中革軍委的部署是:以紅3軍團固守紅花崗、老鴉山等要點,頂住中央軍的進攻,而以紅1軍團實施側後迂迴,直搗吳奇偉指揮部所在地忠字鋪一帶。與此同時,以紅1軍團第3團向懶板凳方向,紅3軍團第11團向鴨溪方向搜索前進,遭遇敵軍後,即轉入寬大正面的運動防禦,節節抗擊,待將敵引至遵義城外後,即轉入堅守。

28日上午10時,紅1軍團第3團首先與中央軍遭遇。吳奇偉遂按預定計劃,驅使主力蜂擁而至紅花崗、老鴉山一線。國民黨軍一個團奉命搶佔紅花崗,而擔負堅守紅花崗任務的紅3軍團第11團此時恰好也由遵義城進到紅花崗下。團長鄧國清、政委張愛萍見狀,馬上令第2營跑步,堅決搶到敵軍之前佔領紅花崗。2營官兵奮力奔跑,先敵一步登上了山頂,一頓手榴彈將已爬上山頂的敵軍趕下了山坡。國民黨軍投入一個多團對紅花崗實施輪番衝擊,但均被擊退。又以一個團從左側對2營實施包圍,被紅11團第1營迎頭痛擊,敗下陣去。

在紅花崗激戰的同時,紅10團控制了老鴉山主峰,其他部隊也陸續與進攻的敵軍進入交戰。於是,從遵義通往貴陽的公路兩側方圓二十里的山區,戰火四起。紅軍與中央軍戰成一團。

在中央軍的主攻方向紅花崗,紅11團沉著迎戰,依山勢構成了野戰陣地,將進攻的敵人死死釘在了陣地前。雙方陷入對峙,吳奇偉暴跳如雷,訓令第59師師長董萬和全力進攻,並將大部分的火炮都調到紅花崗一線,對準山頂猛烈轟擊,打得山石橫飛,樹木斷折,枯草燃燒,企圖首先拿下紅花崗,然後直取遵義城。

但是,無論中央軍如何進攻,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紅11團在紅花崗上巋然不動。

這一點讓吳奇偉感到不可思議,在他以為紅軍已經勞累奔波了那麼久,怎麼會還有戰鬥力,自己的部隊武器裝備先進,怎麼就會打不下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逝世42周年,這12張照片還原紀念場景,痛哭流涕的人民
一次意外的電話連線,讓紅軍獲得智取婁山關的關鍵信息,究竟是啥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