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慢綜藝扎堆的當下,《野生廚房》憑什麼未播先火?

慢綜藝扎堆的當下,《野生廚房》憑什麼未播先火?

今年已經進入第四季度了,去年火起來的慢綜藝無疑仍是當下國產綜藝市場的寵兒,幾檔慢綜藝陸續定檔開播,雖然沒有2017年扎堆播出的瘋狂勢頭,但依舊證明了慢綜藝仍處於發展的紅利期。

然而,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十月份,處於發展高峰期的慢綜藝也陷入了發展困境,數量不斷上升質量卻參差不齊,在慢綜藝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如何做出爆款綜藝給製作者們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還好,這一點沒有難倒俞杭英,由其操刀的芒果TV新綜藝《野生廚房》還未官宣即引發了行業和大眾的高度關注,可以說是未播先火, 獨具「熱搜體質」。

1

一見傾心

慢綜藝扎堆,俞杭英:我們不一樣

「順著你的野性子,跟著我,體味天然野趣,尋味別樣人生。」

之所以說《野生廚房》具有「熱搜體質」,是因為在該項目啟動之初即引發了大量觀眾的期待,有網友在豆瓣開貼每天關注其是否定檔,前段時間海報發布更是立刻上了微博熱搜。

引發熱議的同時也難免有爭議,有網友表示《野生廚房》和《嚮往的生活》類型上似乎有些相似,同樣是慢綜藝,同樣是嘉賓一起品嘗美食的設定。

對此,《野生廚房》總製片人俞杭英在採訪中表示:「不一樣!作為一檔美食類綜藝,有來自大家的對比和猜想是非常正常的。《野生廚房》以公路片行進的概念,利用當地的原食材進行加工,最終將為大家呈現出這檔節目『野趣』和『野味』的特別。」

從俞杭英的回應中不難看出,同樣是以美食為出發點的慢綜藝,《野生廚房》有其獨特的地方,那就是「野」。

從節目的路透照中我們可以看到,嘉賓們要不直接在石頭上生火做菜,要不就是自己搭起了簡易支架當做灶台,旁邊還停著一輛越野車。

這就是總製片人俞杭英所說的「野」,嘉賓們不是在某一個固定的地方「紮根」,而是採用公路片「行進式」的模式,去往不同的地方,自己尋找當地獨特的食材,並就地製作美食。

這樣看來,《野生廚房》不僅有駐足時製作美食的「慢」,還有行走在路上探尋奇特時令食材、露天解鎖食材隱藏菜單的「快」,兼具美食綜藝與「荒野求生」的體質。在看慣了諸多「經營類」、「生活類」的慢綜藝之後,《野生廚房》的開創性的「野綜」概念無疑給大家帶來了一種新鮮感。

說到節目的「野」,總導演黃磊提到了三個層面——

青山綠水間,森林小溪旁,這種「野生」的環境總是可以激起城市人的好奇與嚮往,回歸自然就是節目的第一個「野」;其次就是脫離自己的舒適圈,習慣了煤氣灶等現代廚具的人們願意回歸到最原始的「自給自足」的環境之中,這樣的想法和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野」;第三則是觀眾的一种放松的心理狀態,無論人在何方,只要在節目原生態食材、烹飪方式的刺激下,大家的心跟著出去了,也能稱之為「野」。

在節目組為大家展現的這種「野生」的環境下,觀眾不僅可以跟著嘉賓們擁有欣賞自然、品味美食的治癒享受,更會體驗到探尋食材、研究新食譜的挑戰,這種舒適與緊張並存的不確定感,使得《野生廚房》格外吸引人。

如果把《野生廚房》和市面上其他的慢綜藝相比較的話,那些以「房子」為依託的綜藝更像是給你一個家,讓你有了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而《野生廚房》則是給你心靈放了一個假,讓你的心跟著這個綜藝去旅了個游。

2

一見傾心

有趣的靈魂和好看的皮囊都在路上

綜藝節目如何選擇嘉賓是一門學問,一方面要考慮到嘉賓的個人特性,另一方面要考量嘉賓間的化學反應。在《野生廚房》中,常駐MC的選擇十分精巧,分別是汪涵、李誕、林彥俊。

一般來說,綜藝中必須要有一個可以挑起大梁的人,掌握綜藝所需的關鍵技能,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要非常強。這個角色,非汪涵莫屬。

之前在《我們來了》中,汪涵的一碗蔥油麵獲得了一致好評,更有不少人「求教程」,其廚藝可見一斑,做飯這一點汪涵是可以滿足的。而同時,一直以來帶領著天天兄弟主持團的汪涵他在溝通協調方面也是強項,加之他本身的方言造詣,無論是帶領著另外兩個人接待其他的飛行嘉賓,還是在尋找食材的過程中在田間地頭和老百姓打交道,對於他來說都非常合適。

正如俞杭英所說:「我們這檔節目創意在先,首先是想做一檔《野生廚房》這樣一檔節目的創意,然後才去找的汪涵,因為想到汪涵其實是在後面。但是想到汪涵我們後來回過頭去想就覺得這檔節目完全好像是就是為汪涵量身打造的一檔,沒有人比他更適合」。

黃磊導演也在採訪中提到,當他和總製片人俞杭英帶著這檔節目的想法和立意找到汪涵的時候,他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還說自己一直在等待這樣一檔節目。

如果說汪涵是「領頭人」,那麼顯然,李誕就是《野生廚房》的搞笑擔當了,無論是《吐槽大會》還是《嚮往的生活》,李誕都是金句頻出,是一個很會調節氣氛的段子手。

但是,大家也知道,之前在《嚮往的生活》李誕並不是那麼一個「勤於勞動」的人,他來到這個從食材到製作都要「自己動手」的綜藝,節目真的能進行下去嗎?

還有人氣小鮮肉林彥俊,年齡尚小的他在「野生技能」這一方面完全就是個小白,顏值雖高卻也不能當飯吃,曾為了避免心愛的小白鞋被踩躲開人群表現出「和世界不熟」的他真的能駕馭這麼「野」的 節目嗎?

其實,大家擔心的這些點,俞杭英總製片都考慮到了——

「這三個七零後八零後九零後,彷彿來自三個不同世界的人,就是有汪涵這麼個專門MC帶他們出去,究竟會有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其實節目的重點就在於這三個特性迥異的人在這種「野生模式」能夠產生怎麼樣的火花,這種奇妙的未知性,讓節目變得有趣起來。在三個人的碰撞中,觀眾可能因此看到一個「技能被深度發掘」的汪涵(比如rap),可能看到一個不僅會動嘴皮子還會柴刀劈柴、捲起褲腳下河捉魚的李誕,還會看到林彥俊從軟萌小白成長為生存小能手的一個過程。

當然,具體的內容還得到節目播出後才會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當汪涵和李誕這兩個有趣的靈魂,以及擁有「好看的皮囊」的林彥俊組合在一起,絕對可以滿足絕大多數觀眾的需求。

而對於節目飛行嘉賓的邀請,節目組也是主要考慮「要麼和MC之間是朋友,要麼跟這個地方有關係,要麼就是本身就是吃貨很擅長廚藝的人」,比如第一期「火鍋主題」就選擇開過火鍋店的陳赫來作為嘉賓。

3

一見傾心

優秀團隊操刀,回歸精緻好綜藝

一檔好的綜藝,除了需要有好的創意和嘉賓之外,優秀的製作團隊更是節目質量的保障。

作為國內頂尖的節目製作人,俞杭英曾在浙江衛視工作多年,一手打造過《奔跑吧兄弟》、《二十四小時》、《中國夢想秀》等多檔具有業界引領意義的戶外及棚內綜藝。

可以說,俞杭英團隊最擅長的就是製作創新型綜藝、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此次有俞杭英團隊為《野生廚房》保駕護航,相當於給觀眾打了一劑強心針。

據俞杭英透露,節目最大的挑戰來自兩方面,一是從快綜藝到慢綜藝這種拍攝方式、製作理念上的轉變,二是節目本身「行進」性質所帶來的場地變化對於拍攝手法的要求。

這個問題,總導演黃磊也給了觀眾一個安心的解答——

「拍攝內容是我們到達食材的原產地,到達一個漂亮的地方去選取最為新鮮、第一手的食材,用最「野」的方式、最有腦洞的方式烹飪出來。拍攝手法是除了常規的慢綜藝拍攝手法,還專門找了一支電影級的拍攝美食的團隊來放大美食的鏡頭,所以拍攝手法是結合了真人秀的拍攝手法以及美食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這個會耗費相當大的功夫,在以前的綜藝拍攝中沒有用過,或者說在以前節目中,對於這種慢工出細活,費時費力的拍攝手法用的會比較少。」

看得出來,《野生廚房》作為一檔美食探尋綜藝,特別之處則在於其更像一部美食紀錄片,是綜藝和紀錄片的混搭型創新。做這樣一檔綜藝比做一檔快綜藝或者單純的美食綜藝所花費的功夫要多得多。

可是,之所以要如此費盡心力地去做一檔「野綜」,就是因為在快節奏的當下,日漸繁忙的都市生活讓人們忘卻了生活里最本真的快樂,《野生廚房》希望觀眾能夠通過探尋隱藏在祖國山水間的原生態美食的過程,去仔細地品味生活,放下壓力回歸本心,感受前所未有的野趣。我們的身體和靈魂,至少要有一個慢下來。

作為芒果TV的S級綜藝,《野生廚房》能夠未播先火的原因,還是它準確的抓住了都市快生活的痛點,有趣的節目模式和精巧的嘉賓選擇無一不體現了芒果TV的用心。此次特意引入俞杭英團隊更說明了芒果TV有著超高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在市面上慢綜藝同質化嚴重、越來越難做出爆款節目的情況下,積極主動地引進人才在慢綜藝領域開闢出一條全新的道路,足以體現芒果TV對自己的不斷鞭策和革新。

這種不畏難、認認真真做出好節目的決心,或許才是芒果TV的綜藝在市場上佔據重要地位的根本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最不會被男人戲淹沒的女演員,我只服許晴
「唐僧」棄「女兒國國王」追求她,殊不知她比國王更富有!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