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吃止瀉藥很長時間腹瀉仍然不愈,可能患上炎症性腸病

吃止瀉藥很長時間腹瀉仍然不愈,可能患上炎症性腸病

小王最近幾個月被腹瀉折磨得瘦了一大圈,每天都要排便5次左右,雖用過各種止瀉藥,可就是沒見好轉。近日不得不來到醫院,經過醫生相關檢查確診為炎症性腸病,且被告知需要長期治療。小王不明白:不就是拉肚子嗎?為什麼要長期治療呢?」

炎症性腸病是種什麼病?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非特異性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簡稱IBD),主要包括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目前,該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已知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異常反應所導致的炎症反應在IBD發病中起重要作用,認為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環境、遺傳、感染和免疫因素。

吃止瀉藥很長時間腹瀉仍然不愈,可能患上炎症性腸病

過去西方國家的炎症性腸病患病率較高,在我國發病率較低。但近20年來,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和環境因素的影響,炎症性腸病患者逐年增加,其中,經常熬夜、長期疲勞、飲食西方化、吸煙、飲食過於精細等,都是誘發炎症性腸病的原因。


炎症性腸病有哪些癥狀?

炎症性腸病一般起病緩慢,少數急驟,病情輕重不一,易反覆發作,精神刺激、過度疲勞、飲食失調、繼發感染等均可誘發。

■腹部癥狀

【腹瀉】 血性腹瀉是UC的主要癥狀,糞中含血、膿和黏液,輕者每日2-4次,嚴重者可達10-30次,呈血水樣。CD的主要癥狀也為腹瀉,每日2-6次,糊狀或水樣,一般無膿血或黏液,與UC相比,便血量少,鮮血色少。

【腹痛】 UC常為局限於左下腹或下腹部陣發性痙攣性絞痛,疼痛後可有便意,排便後疼痛暫時緩解。絕大多數CD也有腹痛,但性質多為隱痛,呈陣發性加重或反覆發作,以右下腹多見,其次為臍周或全腹痛。

【里急後重】 「里急」即形容大便在腹內急迫,窘迫急痛,欲解下為爽;「後重」形容大便至肛門,有重滯欲下不下之感,肛直腸及髓尾部墜脹,主要是因為直腸炎症刺激所致。

【腹部包塊】 部分CD可出現腹部包塊,以右下腹和臍周多見,主要是因為腸粘連、腸壁和腸系膜增厚、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所致,此外,內瘺形成以及腹內膿腫等也可引起。

■全身癥狀

【貧血】 常有輕度貧血,疾病急性爆發時因大量出血,可致嚴重貧血。

【發熱】 急性重症患者常有發熱伴全身毒血癥狀,1/3的CD患者可有中等度熱或低熱,間歇出現,因活動性腸道炎症及組織破壞後毒素吸收引起。

【營養不良】 此類患者因腸道吸收障礙和消耗過多,常可引起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現,年幼患者還會伴有生長受阻表現。

需要提醒的是,患者一旦出現久治不愈的腹痛、腹瀉、營養不良等癥狀,一定要儘早到醫院檢查。


炎症性腸病如何治療?

由於炎症性腸病患者的腸道不能正常吸收營養,因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故營養支持治療對緩解各類癥狀有很重要的作用,患者保證自身良好的營養狀態是治療該病的重要部分。

除了保證充足的營養外,還可應用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

藥物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等,可用於減少炎症性腸病引起的炎症;如果服用抗炎藥物後癥狀不消失,可以使用免疫抑製劑或免疫調節劑減少炎症;為阻止身體炎症發展,也可以使用生物治療;抗生素可以預防或治療與克羅恩病相關的細菌感染,對於經常腹瀉者還可用一些止瀉的藥物,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患者自身綜合情況而定。

吃止瀉藥很長時間腹瀉仍然不愈,可能患上炎症性腸病

對於經內科治療無效,或反覆發作者,滿足手術指征的可以行手術治療。

目前,醫學上對於該病還沒有根治辦法,患者需要長期服藥。炎性腸病雖然很難根治,但是只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證進食、休息、用藥規律,定期隨訪監測,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湖南株洲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周紅兵)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想要防止記憶力衰退就要多補充各種抗氧化物
秒鐘跳3下就「吞噬」1位老人記憶,走出認知誤區才能拯救痴呆老人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