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中國紡織服裝簡史精編,學服裝設計的娃兒可以保存!

中國紡織服裝簡史精編,學服裝設計的娃兒可以保存!

原標題:中國紡織服裝簡史精編,學服裝設計的娃兒可以保存!


中國紡織服裝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原始社會、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到近現代,都以鮮明特色為世界所矚目。本文對中國紡織服裝史進行提煉簡述,圖文並茂,能清晰地看到時尚的變遷。



01


原始社會

山頂洞人骨針,縫製獸皮、鑽孔飾品、並用赤鐵礦粉塗染著色,反映出山頂洞人的某種審美情感。


距今1萬年前,新石器時代,紡輪、踞織機(腰機),皮毛麻葛絲綢材料的豐富,使服飾形式發生了變化,功能也得到了改善。貫頭衣、披風式服裝成為新石器時代典型衣著,飾物也日趨繁複。



02


商周


是中國奴隸社會的興盛時期,衣著的材料、式樣、配飾有差異,區分等級。商代服裝主要材料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步,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已有精細薄綢提花幾何紋。商代衣著通常為上衣下裳制


上衣:商代交領窄袖短身,周代出現寬博式樣。


下裳(cháng):以寬頻束腰,腹前垂一獸頭紋樣的韋韠(蔽膝),下著裙裳,以襦裙為典型。


衣裳成為服裝的通稱。


商代服飾衣料用色厚重,除使用丹砂等礦物質顏料外,野生植物如槐花、梔子、藍草、紫草等也作染料,為服飾材料和紋飾提供了空前的物質條件。

夏商時期初步建立冠服制度,到周代已完整完善,冠服制度即王室公卿為表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管要冕弁有序,衣裳須採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最著名的為「十二章服」 。



03


春秋戰國


五霸七雄等諸侯國各自為政,各方面的競爭促進了紡織材料服裝剪裁工藝裝飾藝術的升級,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服飾局面,發明了推陳出新的深衣服式。


以絲麻為原料的一般紡織生產,空前繁榮起來,織綉工藝也日漸進步,服飾材料品種名目繁多。花錦、冰紈、琦、縞、文綉,比普通絹帛的價格高出20多倍。


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把以前各自獨立的上衣、下裳合二為一,卻又保持一分為二的界線,上下不通縫、不通幅。交領直襟(直裾)或斜襟(曲裾)、寬身大袖,袖口衣緣用重錦邊,衣面多為大花紋龍鳳彩綉,也有幾何紋小花錦,是服裝史上備受推崇的深衣。



戰國時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指當時胡人的服飾,與中原地區寬大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徵是衣長僅及膝,腰束帶,褶褲和革靴。


04


秦漢


這一時期的衣料又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在漢代。秦出服制大致本於戰國,男女服都是交領、右衽、衣袖窄小,衣緣及腰帶多為彩織裝飾,花紋精細。


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繡,此外還有繪花印花織物、硃砂著色織物、超級細薄織物,紡織技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由於商業發展,紡織品不僅用於穿戴,還用來裝飾牆壁。西漢時期開闢的「絲綢之路」,把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下著緊口大褲。至東漢時,通裁的袍服漸成風氣,後來轉入制度化。


西漢女子深衣裁剪已不同於戰國,曲裾式下裳部分面積加大,而且與領、袖、襟緣一同作斜幅縫紉。穿上身,靜立時衣面懸垂自然貼體,走動時,裙裳部分膨大如傘,不束縛腳步。是當時婦女的一種時裝,廣為流行。


男子深衣最為典型的是外衣領口展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後襟自膝彎以下作梯形挖缺,兩側襟成燕尾狀,便於活動。


05


魏晉南北朝

戰亂不息,社會動蕩魏晉時期等級服飾有所變革;南北朝民族服飾大為交融


由魏而晉,經濟貧乏,禮制難行,人們就便處理衣著,褒衣博帶成為世俗之尚。如南京西善橋出土磚刻竹林七賢的飾著。



由魏晉而南北朝,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形成大融合局面,傳統深衣制長衣和袍服已不大適應社會需要,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上穿褶,下縛袴。褶為上衣,圓領對襟,衣長不過膝,加沿,大袖或小袖;袴為滿襠褲,有的在膝彎處用長帶系扎)漸成主流,源出軍中,服無定色,不分貴賤,男女都可穿用。上層統治者常加罩披風式外衣。



女子衣著較大變化是風格上的「上儉下豐」,原始於襦裙,至晉代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特點。



另外,魏孝文帝推行華化政策,使秦漢以來冠服舊制得以賡續,推動了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


06


隋唐五代

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


隋唐朝廷參照前朝舊制,給個輿服制度,規定天子、百官的官府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男子官服圓領窄袖袍衫,衣長在膝下踝上,齊膝處設一道界線,稱為「橫襕」,腰系紅鞓帶(皮帶),略存深衣舊跡



無官階的地主階級、隱士、野老,則喜穿高領寬緣的直裰(家居常服,一般為斜領大袖、四周鑲邊的大袍),表示承襲儒者寬袍大袖的深衣古制


普通百姓只能穿開衩到腰際的齊膝短衫,不許用鮮明的顏色。



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又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隋統一後,上襦時興小袖,貴族婦女內穿大袖衣,外面再披一件小袖衣,名披襖子(有襯的上衣),聽任小袖下垂為美。唐代長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長裙,盛唐以後,貴族婦女衣著又轉向闊大拖沓,衣袖竟大過4尺,長裙拖地4~5寸。


隋唐女子好打扮,會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當時還流行長巾子,是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在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



隋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這在婦女服裝上有明顯的反映。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著翻領小袖齊膝長襖或男式圓領衫,穿條紋間道錦小口褲,腰系金花裝飾的細鏤帶。



隋唐社會中上層和殷實之家做衣服多用絲綢,並經多種工藝處理,如織造精美的彩錦、彩綾,刺繡,金銀粉繪畫,印染花紋等。平民百姓雖然也可用普通的素色絲綢,但麻布類織物仍然是他們的主要衣服材料。


07


宋遼夏金元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以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党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由於長期爭戰,客觀上促進了各民族服飾的再度交流與融合


宋代政權建立後,重新制訂了服制,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三式。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員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依然唐式。遺老的代表性服飾為合領(交領)大袖的寬身袍衫,用深色材料緣邊,已存古風




勞動人民的衣著變得更短,農民和漁夫因而始被稱作「短衣漢子」。

宋代服制的興廢,多與時裝的流行有關。從《清明上河圖》看,上層人物多穿齊整的袍衫,長可掩足;平民大眾則捋袖敞襟、系帶裹腿,以便活動。許多服飾在款式色彩圖案上反映著宋人的崇尚。



女性之美,晚唐女服更寬大拖沓,宋代女裝則一改唐風,講求瘦長,新式的旋襖胡服等成為時裝。一般貴族和官僚婦女,衣著雖不及唐時華麗,卻配色大膽,已打破唐代以青、碧、紅、藍為主色的習慣,當時的衣帽材料始用纈帛(印花絲綢)、銷金(加入金線編織的絲織品),花紋突破了唐代對稱圖案,生色折枝花尤為時尚。南宋末年,表明社會進步的時裝,不斷斗美夸麗。


宋時裝大體有兩類。一類為傳統服裝的繼承和發展。以旋襖最有代表性,流行也最廣泛。其款式與唐代齊膝短大衣式的胡服新裝相近。其特色:一是直領,鑲一道花邊叫「領抹」,多用捻金線彩綉四季翻新花樣,謂之「一年景」,;二是對襟,無紐常敞(故又稱不對襟),任其露出腰腹圍(尚鵝黃色,稱腰上黃);三是小袖,袖口及腕縮緊,不同於背子(背心)或半臂(半袖)。另一類,是對周鄰少數民族服飾的吸收,以釣墩最有代表性。它是女子的褲襪,沒有褲腰,兩腿分離,與氈笠、彎頭雙色鞋及服裝間色,都屬當時契丹、女真風俗,士庶仿效,無法禁絕。




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党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党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繡精美。契丹、女真族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正與漢人相反。習慣穿用釣墩。



元代長衣統稱為袍,其樣式在北方男女區別並不大,但材料精粗貴賤,卻差別懸殊。元代紡織物有納石矢金錦、渾金搭子、金段子、兜羅錦、三棱羅、大綾、小綾、南絹、北絹、木錦布、番錦布……種種名目。


08

明清


明清兩代的服飾面貌有較大差異。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


上層社會的官服以朱為正色,樣式近似唐代圓領服而尺寸寬大,盤領右衽,兩側各多出一塊,稱「襬」(擺);衣料多用紵絲或紗、羅、絹,但顏色、花紋有別。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cm見方的綢料,織綉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



明代政府非常重視農業,推廣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著也得到了改善。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當時出現一種長身背心,狀似士兵的罩甲,故名馬甲,在青年婦女中尤為流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不得用大紅、鴉青、黃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



清王朝取代朱明,推行剃髮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



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技術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形成了炫耀財勢的繁瑣裝飾重於藝術表現的特點。按規定,綾羅綢緞此時已不再是官僚富戶的專用品。

清代一般男子服飾有所謂京樣高領長衫,腰身、袖管窄小,外套短褂、坎肩(背心),頭戴瓜皮小帽,手持「京八寸」小煙管,腰帶上掛滿刺繡精美的荷包、扇袋、香囊等飾物,可算是時髦打扮,北京一帶尤盛。很多地主、商人就如此裝束。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或達1尺多,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多至十幾道,有「七姐妹」、「十三太保」、「十八鑲緄」諸名,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則「旗裝」。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09


近代


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


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衝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其工藝由清末的煩瑣趨至於簡捷,鑲、嵌、滾、盪都愈顯藝術之美。




進入30年代,婦女裝飾之風看盛,外國紡織衣料源源輸入海口,催行起種種時裝,如大衣、馬甲、披風、西裙都在沿海成為時尚女裝。這時上海男裝西服在教師、學生、機關和洋行辦事員的青年人群中已較為普遍,但從整體看,穿中裝者還是居多,馬褂不再盛行。


10


當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百廢待舉,人民致力國家建設,服飾崇向簡樸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80年代,中山裝已失去主導地位,西裝、喇叭褲、牛仔服、皮夾克、呢子大衣深受青年歡迎,面料以化纖、毛料為主。90年代,服裝款式新穎,西服、休閑裝、時尚服飾、牛仔服飾在市場上大量湧現。




如今,紡織技術進一步發展,全球資訊一體化大融合,通過影響力強、輻射面廣的時裝周等以時尚為主體的活動,服飾變得更具個性化,並注重舒適、自然、環保,種類豐富款式多樣,休閑服、運動服、通勤裝、家居服、制服,T恤、Polo衫、襯衫、牛仔外套、衛衣、風衣、西裝、套頭毛衣、開衫、皮夾克、馬甲、呢大衣、羽絨服、連衣裙、半身裙、牛仔褲……紡織技術與多維度多方向的靈感、主題,紡織服裝日漸成為形而向上的時代先導。




小編微信:stiweixin,熱愛服裝的你,歡迎騷擾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美服裝製版 的精彩文章:

Reem Acra 婚紗,流量女星爭奇鬥豔的秘密法寶,2019Fall大

TAG:天美服裝製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