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打開這條推送,你將免費穿越一次

打開這條推送,你將免費穿越一次

這些年來,多少90後只有在每年體檢時才會對「年齡」有概念,互聯網的發達讓我們老覺得自己還很年輕,跟上至80後下到00後的沙雕網友們也沒什麼代溝……

直到最近被幾個懷舊微博號一巴掌扇醒:我們這一代的童年好像跟別人不一樣。

這些迅速走紅的bot號模擬的是「人工robot(機器人)」——不帶感情色彩,以固定格式發布與某個主題相關的內容,接受網友投稿,背後都是真人在運營。

比如@千禧bot,每天發的就是千禧年(2000年)前後的懷舊事物,每周二還會像當年的電視台一樣「設備檢修、暫停更新」,日常是這個畫風

在枯燥的、不存在早戀的校園生涯里,試問天底下哪個女孩子沒為郭妮、可愛淘、小妮子、明曉溪這些作者熬過夜、掉過淚呢?

@1980s-2010s囊括的年份更廣,發布的是80年代到00年代的珍貴文字影像音頻資料。許多人看到一張張熟悉的照片才發現,原來自己喝的第一杯「港式奶茶」是阿華田風味的高樂高

看著這些「被時代淘汰」的催淚彈,90後們的童年記憶慢慢閃回,舊時光斑駁的影像一一浮現在眼前,好像一切都蒙上了膠片的質感。

而屏幕面前的我們,也像小玩子一樣經歷了一次時空穿越。

這幾個懷舊號每更新一次,評論區就是一片哭唧唧。

素未謀面的大家抱在一起,絮叨著那些沒有網路的日子裡,開心快樂都來得特別容易,而如今長大後的生活很慘,慘到一種10年後根本不敢去回憶的境地。

不止一個網友說過,總覺得2008年之後的每一年都過得飛快,不正常的那種快。「小時候以為18歲是很遙遠的事情,轉眼自己就到了20出頭的年紀。」

而那些埋藏在記憶深處的時光碎片,是最美好卻再也回不去的過往。

舉個栗子,座機。

以前家家戶戶必備的東西,用來打電話、撥號上網、變形為密碼,老人們會在上頭擱一方帕子遮灰,如今帕子掀開,網友們用它形容一張照片的像素渣。

@五行屬二:我現在的各種密碼都是小時候家裡的座機號碼,我覺得只有我一個人。

有的人到現在都還記得小學同桌家裡的座機號碼,可是下個月卻不會回老家參加她的婚禮,世事難料,當初天天形影不離的兩人2018年只在QQ空間里有著短暫交流:「你穿婚紗真漂亮。」「哈哈謝啦~」

從她的座機不能撥通的那天起,她們之間隔著的就不再是物理距離;

等最後一部座機被扔出辦公室,這個東西就可以當作從未存在過。

那時候最常見的小零食也慢慢消失了,南京板鴨、無花果乾、牛羊配、CC樂……唯一堅挺到現在的可能是經過各種改良的辣條。

一種黑色的、甘草和陳皮混合的「酸甜小糖丸」有好幾個名字,猴王丹、中華丹、華華丹、濟公丹……路子野一點的廠家還會給起名「老鼠屎」。

網友投稿時說:「上幼兒園的時候總喜歡把猴王丹藏在枕頭下面,趁著午睡偷偷拿兩顆吃。一不小心弄撒了掉地上,還要一顆一顆地拾起來,好費勁。」

圖via.@千禧bot

到了夏天,孩子們光明正大地吃起了綠舌頭、玉米棒、雪樂冰、菠蘿旋風……

零花錢多的買火炬,零花錢少的跟同桌一起買棒棒冰,「你一半我一半,你是我的好夥伴」,冰櫃不欺少年窮,那是個吃根兒小學生雪糕都極具儀式感的年紀。

回憶起那幾年吧,感覺每一天的時間都很長,可以在太陽底下曬著無憂無慮的幻想,用吹泡膠吹出一個「愛心」,拋來拋去能玩一個下午。

我們部門的吉祥物@vista看你妹前兩天發的一期視頻《80後、90後的玩具大禮包拆箱》里,吹泡膠也入選了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兒,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瞅瞅。

以前我們總是聽爸媽講他們小時候的生活多好玩,滾鐵環、跳房子、上房揭瓦上樹掏蛋,卻忘了我們自己的童年其實也很有意思,年紀大了才開始懷念。

有時甚至會覺得,當年無論是小說漫畫、動畫片還是電視劇都超級好看,零食和玩具也好吃好玩,反觀現在的生活……

怎麼一切都索然無味?

講道理,就算當時沒有電視機,讓我們在校門口的飾品店、文具店里泡上一整天也不會膩,為的就是邂逅那個時代的時尚icon。

比如蝴蝶發卡,廉價金屬與塑料珠子的完美結合。

戴著它上學總是忍不住瘋狂搖頭,讓蝴蝶翅膀一抖一抖的,彷彿下一秒就會像香妃一樣飛起來——但下一秒往往是被老師點起來罰站,說以後考不上清華北大都是因為把腦子晃壞了。

再比如文具店四巨頭——中國娃娃、流氓兔、黑白豬、米拉&米亞。

不信打開你塵封已久的書櫃(如果還在的話),小學時用的圓珠筆、橡皮擦、修正帶、筆記本、相框、牛奶杯上基本都是這些logo的變形

別說你一眼沒認出,「米拉&米亞」就是買本子首選的糖果屋封面上的那倆人兒。

現在看來,每個糖果屋、黑白豬系列的密碼本、或者帶鎖的日記本里,都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小學少女傷痛文學,80%都記載著自己短暫的暗戀秘史,剩下的20%是自己寫的瑪麗蘇小說。

後來發現密碼老忘、鑰匙總丟,就不買這種本子了

如果有一個本子很厚卻不是課堂筆記,既沒密碼又沒鎖,畢業後沒再翻過,到現在都還沒扔,那不用想,一定是畢業前N久就開寫的同學錄。

裡面保存著小學初中同學最想銷毀的照片之一,大頭貼

拍大頭貼是檢驗一段友(愛)情的重要標準,最有意思的環節是坐在店裡翻邊框冊,冊子上每個邊框模板都標了序號,拍之前精挑細選把看中的寫在小紙條上給老闆,照片出來後再挑一下用磨砂還是光面。

我曾經和朋友選到在我們之後來的人都拍完走了、我們還沒選完……去年回家還發現了好多裝大頭貼的mini相冊,不忍心看,又捨不得扔。

但至少在當時,走出店面的我倆就是最fashion的girls!

還沒完,同學錄上的連體字還見證了一群小屁孩對洋氣和書法最離奇的詮釋

圖via.@千禧bot

所謂時勢造英雄,隔壁的Vista迪麗熱巴在初中就靠這一手絕技一戰成名,成為班上人緣最好的小朋友,每個人都想找她寫幾句連體祝福語。

同學們圍著她自成一個小團體,熱鬧的盛況絲毫不輸校門口小攤的C位——DIY手鏈,架子上掛著成品,籃子里是五顏六色的繩子,老闆娘坐在一旁邊編邊賣,不時給大家進行現場教學。

沒有辜負老媽「絲廠扛把子」的血統,當時全班最強、一天三根的編織女工就是我,擱《延禧攻略》里說不定也能混到綉坊上位圈。

還有那種透明的玻璃絲編織品,小葫蘆、小花籃、小金魚樣樣不在話下,別看小姐妹們笑得開心,都在教室的角落暗暗較勁、比拼手藝呢。

現在的懶癌患者回望過去20多年,能想到最心靈手巧的一幕,估計就是小學時扎堆編織手鏈飾品、照著花樣綉十字綉了。

有網友向@1980s-2010s投稿,說「我們班女生集體瘋狂綉十字綉,可以綉上一個暑假。那估計是我動手的巔峰了。」

為什麼小女生如此喜歡DIY?

大概跟「為什麼女生永遠愛玩換裝遊戲?」屬於同一類未解之謎。

當年偷偷在課桌後折的千紙鶴被串成了帘子

用塑料管疊的星星被裝進玻璃瓶,夾著從小說里學來的話送給別人

《薰衣草》這部電視劇熱播後,還掀起了一股收集各色薰衣草瓶子的熱潮

薰衣草的花語是「等待愛情」,但有的人一個瓶子都沒有也成功早戀,有的人收集了一籮筐,卻沒能跟隔壁班的數學課代表說上一句話。

就像那些年我們浸泡過鹽水的聖誕樹(學名「結晶樹」),一覺醒來,可能「枝繁葉茂」,也可能還是紙片兩張。

歲月長河中,我們能打撈起來的都是碎片。

從前完整的舊事物被時代淘汰,碎成一地金色的記憶,無可代替,就算10年後有了更好的替代品,也只能吸引10年後的孩子們。那些已經長大的90後還是會懷念,那些用碎片拼湊起來的童年記憶。

比如阿呀呀飾品店,十幾年前女生的天堂,她們能在那兒買到一切想要的東西。現在中小學女生買小飾品的地方變成了名創X品,背後是同一個湖北老闆。

回過頭想,那些舊事物消失的罪魁禍首是時代這個大魔王,還是我們自己呢?有沒有可能,是不再年幼的我們忘了這些簡單的玩具、開心的記憶,急沖沖地長大,卻來不及對童年說聲再見?

就像動畫片《頭腦特工隊》里的公仔冰棒,作為女主萊莉童年時的小夥伴,隨著萊莉的長大被逐漸遺忘,從此生活在「長期記憶區」。

冰棒只知道萊莉很久沒有和它一起玩了,卻不知道萊莉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它的陪伴了。最後,它的犧牲就像是一次對單純無憂、充滿幻想的小世界做的告別:「你該長大了,但是別放棄快樂。」

上文提到的所有「碎片」,都是我們的「冰棒」,伴隨著90後長大,又默默地消失在歲月長河,等待打撈。

@千禧bot的置頂微博里寫了這麼一句話:「歡迎各位懷舊人士、土酷愛好者和認為2010年後的一切都糟透了的悲觀人士來玩耍。」

雖然很多人喜歡這個說法,但現實可能並沒有那麼慘淡——事實上,每一代人都會認為自己的童年時光最美好,而世界在越變越差。

人們懷念舊時的一切事物,只不過是在那之後一路丟失了很多東西,至今都沒能找回來,卻又隱隱覺得應該是無法割捨的存在。

【全文完 歡迎留言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成不了「中國錦鯉」,Vista給你其他的驚喜!
最高估值獨角獸Uber的「馴化」之路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