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藏傳佛教和科研心理學

藏傳佛教和科研心理學


 


推薦




以正念冥想的方式來修習高度的心理覺知——對情緒和其他心理活動只是「意識到」,但不做出反應。這種訓練會賦予我們對情緒經歷(如恐懼)的耐受能力。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心理學家與佛教僧侶有什麼共同點?能給彼此都帶來什麼樣有益的進展?---加措活佛




 



在著眼於認識人類心靈的內在運作,並將這些知識用於消減人類痛苦這一點上,心理學家與佛教僧侶具有的共同之處,甚至在方法論上他們或許也可以相互協調。這些共通性正在推動著一些心理學家和佛教僧侶間的合作。



 


麥迪遜大學心理學教授理查德?戴維森博士就是其中一員。他認為,雙方具有的共同目標和實證傳統,會給彼此都帶來有益的進展。戴維森說,藏傳佛教不是教條式的宗教,對教義的知見,是通過審視自身的經驗而獲得的。通過經年累月的長期修鍊,僧侶逐漸成為觀察自心內在活動的專家。他解釋說,另一方面,科研心理學對心理活動過程的了解,則是基於對心理現象的第三方觀察,而非主觀觀察來實現的。


 


戴維森研究的是大腦狀態以及它們與人類體驗的聯繫,這些體驗包括意識、情感等,他最近牽頭舉辦了一個研討會,名為「探索心靈:佛教與生物行為科學在心靈如何運作問題上的交流」。在九月份於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會議上,心理學、神經科學和其他科研領域的研究者,與藏傳佛教學者,就「認知控制與注意力」、「心理意象與情緒」等進行了探討。這次會議是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心靈與生命研究所贊助的一系列研討會的第二場。它們屬於持續舉辦的系列研討會的一部分,旨在揭示西方科學與藏傳佛教間有價值的潛在合作領域。


 


處理情緒


 


佛教僧眾的情感控制能力一直以來備受推崇。上屆麻省理工會議的與會者,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心理學教授保羅?艾克曼博士認為,針對此技能的探索,可能有助於心理學家更好地了解人們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


艾克曼解釋說,西藏的佛教僧侶用正念冥想的方式來修習高度的心理覺知——對情緒和其他心理活動只是「意識到」,但不做出反應。這種訓練會賦予他們對情緒經歷(如恐懼)的耐受能力,所達到的程度是西方人聞所未聞的。


 


在他的研究過程中,艾克曼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教授羅伯特?列文森博士,可能已經發現了一位不會受到驚嚇的人。在一系列尚未公布的實驗中,艾克曼使一位藏傳佛教僧侶置身於突發的、如鞭炮爆炸般的聲響之中,並對他的血壓、肌肉運動、心率、皮膚溫度等進行監測,來觀察他受驚嚇的跡象。這位佛教僧侶,也許是由於進行了幾個小時調節情緒的冥想練習,在他身上幾乎記錄不到受驚擾的徵兆。


 


艾克曼說,「我們發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東西,」他正在通過複製實驗(即,條件完全相同的試驗)來驗證他的結論。


他解釋說,情緒已經進化為「自動操控我們的行為」,尤其在需要立即作出反應而來不及細想的情況下。艾克曼認為,佛教僧侶通過冥想來修習對自身感受的綿密覺知,「用他們的話來說,以便在火苗燃燒起來之前識別出火星。」


 


艾克曼說,這種預防性的心理行為,不同於西方情緒管理的觀念——認為負面情緒幾乎不可避免。他解釋道,西方心理學往往著眼於「怒火中燒之後」的情緒損害控制。通過對佛教僧侶中這些「鎮定大師」的研究,艾克曼認為: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情緒能夠被控制和緩解到何種程度。


 


樣本研究的母體


 


除了通過正念冥想去訓練對情緒的控制之外,藏傳佛教僧侶還通過觀想複雜的心理圖像,包括佛教本尊,以及被稱為曼茶羅的象徵性幾何圖形,使心得以平靜。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馬琳?貝爾曼博士說,藏傳佛教僧侶是「心理意象的大師」,「心理意象」是一種在腦海中將意念轉換成圖像的過程。他出席了最近在麻省理工學院召開的研討會。他說,這些出家人通過30多年的嚴格心理訓練,「代表著心理意象複雜序列的最高境界。」他們的技巧是如此純熟,以至於能夠在瞬間觀想出一幅整幀的複雜圖像,而大多數心理圖像構建理論則堅持認為,人們是以「一次一點」的方式創建圖像。


 


貝爾曼說,除了冥想,心理意象在相當數量的其他任務中也至關重要。從評估國際象棋的潛在走法,到判定一件新沙發是否與客廳相配。貝爾曼推測,目前心理意象研究的,主要是業餘愛好者的技能,具體而言,就是西方大學二年級學生的表現。如果能夠擴大研究樣本庫,將觀想專家,如藏傳佛教僧侶等納入其中,心理學家有可能會獲取到對人類觀想能力上限的認識。對心理意象機制的深入了解,既可以幫助佛教修行者完善冥想技巧,也可以增加我們對視覺系統運作方式的了解。


 


佛教理念對西方理論的「銳化」


 


佛教關於心靈的理論也影響了史蒂芬妮?魯德博士的工作,這位博士是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奧斯丁分校心理諮詢專業的助理教授,其興趣在於將這些理念用於諸如抑鬱症等精神疾患身上。她特別推崇從藏傳佛教借用的一個觀點:對「自我」(即對於歸屬於一個人的某種永恆、不變、完整的東西)的篤信,會阻礙幸福。


 


「當你閱讀佛教著作時,你會感受到自我是獲得成就的阻礙。」魯德解釋道。這與西方觀念截然不同。在西方觀念中,自尊,或者說,一個「健康」的自我,是理論和臨床實踐的中心關注點。然而,與佛教觀點相一致的是,一些西方的研究表明,專註於自我會加深負面情緒。魯德解釋說:「抑鬱的人把自己的痛苦解讀為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這可能會讓自己感覺更糟。」訓練有素的佛教僧侶則會選擇把痛苦看作人類自身不可迴避的一部分,魯德如此評述。


 


西方人更習慣於將痛苦個人化——把痛苦等同於與自我本身有關的某種東西。擺脫那種視自我為某種永恆和核心的觀念,也許有助於我們在箭石相加的厄運中較少地感受痛苦,魯德建議道。藏傳佛教接納心理上的痛苦,把它當作一種不可避免的生存狀態,而不看作是個人失誤的反映。這也許有助於僧侶們在面對哀傷時泰然處之。


 


魯德不打算直接對僧人進行研究,但她計劃把藏傳佛教的知識體系作為她接續的抑鬱症研究的主要資源。


「對於西方研究人員來說,搞清楚如何在原本的意義上使用這些思想,而沒有因轉換損失過多,將會是一大挑戰。」魯德說。最終,心理學家可望能夠使用那些「刻在佛教理論之劍鋒刃上」的技術,去指導患有抑鬱症的人,使他們以一種有益心理健康的方式來重構「自我」的觀念。她解釋道。


 


戴維森對此表示贊同。他說,實際上,西方心理學和藏傳佛教的跨學科相互了解(不僅僅是簡單地借用概念),會對雙方都有益處。


他補充道,他希望心理學家與藏傳佛教僧侶、學者共同開展的研究,能夠為未來科學家與其他注重冥想的宗教間的對話提供一個樣板。這種對話能導致對於認知、情緒,甚至是意識的更加敏銳的理解。「我們能夠從這些傳承中學到很多,」戴維森說,「合作時機已經成熟!」






作者:賽迪?

F

?丁菲爾德

 


翻譯:圓貞


一校:根讓巴丹


二校:才吉


終審:圓恩



將我們在設置中標註上星標



從此不再走失在人海中


有緣請加我個人微信



長按上圖二維碼即可添加




公益網店


長按識別



所有盈利用於藏地

失學兒童的教育




網店地址:jiacuohf.taobao.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到達我們的微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措上師語錄 的精彩文章:

藥師佛保佑你身體健康
每天都是新的起點

TAG:加措上師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