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地球流浪記

地球流浪記

去年10月27日,NASA約翰遜航天中心發布了一段視頻,與大家分享了我們星球上無與倫比的寧靜之美。

歌曲: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

Credit:NASA

從太空看去,我們76億多的地球人和其他生命,共乘一艘太空飛船,名叫地球號,圍繞著太陽公轉航行。

太陽又帶領著地球等八顆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等等,在銀河系第三旋臂邊緣,繞著銀河系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稱為一銀河年,大約為2.25億至2.5億地球年。

太陽系運行動圖

萬事萬物皆有始終,恆星也一樣,不同年齡的恆星,特徵不一樣,有孕育之中的原始星胎,剛形成的原恆星,年少的主序前星,精力充沛的壯年主序星,年老的紅巨星,和瀕臨死亡的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太陽位於銀河系第三旋臂邊緣,圖片來源於NASA。

我們的太陽是一顆主序星,大約度過了45至50億年,正處於風華正茂。大約50至70億年後,太陽的核心區開始由氫聚變,變成氦聚變,推動外面受熱膨脹,恆星體積很快增大數千倍,使得表面溫度下降,這時太陽演化到紅巨星階段。屆時的太陽將變得異常巨大,吞噬掉包括地球在內的內太陽系行星。

那我們人類將如何面對,是坐飛船逃離地球?還是和地球一同離開太陽系?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在1999年寫的中短篇小說,2000年獲得銀河獎特等獎。2017年5月,電影版正式開拍。

2018年10月25日,劉慈欣,導演郭帆,特別出演吳京,主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屈菁菁、李虹辰、張亦馳、楊皓宇、楊軼、姜志剛、張歡在中華航天博物館舉辦了定檔發布會,《流浪地球》將於2019大年初一上映,並發布了首張概念海報。

《流浪地球》首張概念海報,封面是太陽系的行星照。

這張復古海報有些意思,一本厚厚的書被雕刻成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但唯獨不見地球的蹤影,它去哪呢?是已經被毀滅了,還是在前往半人馬座α比鄰星的路上?

在一堂哲學課上,老師問道:「你在平原上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答案是「死亡」。

《流浪地球》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太陽將在很短的時間內,變成紅巨星,人類如何應對的冒險科幻電影

最終人類分五步實施了逃亡計劃,第一步: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第二步: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來自《流浪地球》豆瓣電影宣傳片

上面這張圖是地球升向與木星的匯合點,前方是地球,背景是木星大紅斑。木星大紅斑正在變小,最大時是地球直徑的3倍,目前是地球直徑的1.3倍,這裡醞釀著太陽系最大的風暴。

按照預定航線,地球將與木星近距離擦身而過,在木星巨大引力的拉動下,地球最終達到逃逸速度。

木衛一和木星,木衛一的直徑約有3600公里,和月亮大小差不多,由卡西尼號拍攝。

人類逃亡計劃的第三步: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步: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第五步:地球泊如比鄰星軌道。

人們把這五步分別稱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加速),流浪時代(減速)和新太陽時代。整個移民過程將持延續兩千五百年時間,一百代人。

比鄰星是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與太陽僅相距4.25光年。

這就是地球流浪記,她正在前往比鄰星的路上,最終流浪的地球,將泊入這顆恆星的軌道,成為它的一顆衛星。

太陽死了,五十億年的太陽,在變成了紅巨星的過程中,吞噬掉了水星,金星,甚至遠過地球軌道的火星。

幸運的是,還有人活著,地球正載著他們離開太陽系。

大劉@workership 發的第一條微博

最後,《流浪地球》是大劉第一部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很是期待,順祝票房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ASA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如果泄露發生在聯盟號的返回艙,該怎麼辦?
捕捉「上帝」的秘密,科學家成功觀測到希格斯玻色子的最常見衰變

TAG:NASA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