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京都大學等發現照射高強度太赫茲脈衝可使相變材料生長出晶體

京都大學等發現照射高強度太赫茲脈衝可使相變材料生長出晶體

日本的由京都大學、筑波大學、東海大學和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組成的研發小組發現,向相變材料 GeSbTe 化合物(GST)照射高強度太赫茲脈衝後,該材料會以納米尺寸從非晶狀態生長出晶體。GST 是作為目前使用的記錄型DVD和新一代非易失性固體存儲器而備受期待的相變存儲器記錄材料。




本次研究利用世界最高強度的太赫茲脈衝生成技術,成功向GST照射了高電場皮秒(一萬億分之一秒)脈衝,晶體部分尖端的焦耳熱促進晶體逐漸生長,由此可以引起沿著電場方向生長的各向異性晶體生長。



這項研究成果明確了在存儲器的開關動作中瞬間發生的高電場效應,另外還顯示出引起納米尺寸的極小結構變化的可能性,今後有助於實現相變存儲器的小型化和高效率化。




相關研究論文於2018年10月12日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的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左)顯微鏡照片,拍攝了隨著照射的高強度太赫茲脈衝增加,相變材料GeSbTe化合物由非晶狀態(灰色)一維結晶(白色)的樣子 (右)模式圖



文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觀日本 的精彩文章:

訓練與火鍋,大相撲的秘密——拜訪高田川「部屋」
【鈴木吉姆尼試駕】比前幾代更受追捧!

TAG:客觀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