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生命中曾發生的三件小事,詮釋我對吸引力法則的看法

生命中曾發生的三件小事,詮釋我對吸引力法則的看法

原標題:生命中曾發生的三件小事,詮釋我對吸引力法則的看法


這篇文章和雖然和塔羅沒有什麼關係


但還是想寫


分享我人生三個小故事


詮釋吸引力法則

(或者叫潛意識的力量)


對我人生的影響



第一件是去北大念書


眾所周知,清華和北大幾乎是絕大部分中國考生心目中最高學府。


我也不例外,從12歲念初中開始,《築夢北大》系列書就一直放在我的床頭,或許是吸引力法則,我開始依循地址給書上一個個作者(基本都是高考省狀元)寫信,奇蹟的是,當時正就讀北大外語系大三的林喆回信鼓勵我,我們開始書信來往,每次寄過來的信件上那燙金的北大logo始終牽繞在自己的心頭,後面哪怕直到我念了警校——


現實情況是我通過普通的途徑,不管怎麼樣都完成不了入讀北大的心愿,也阻擋不住我去北大一探究竟的」狼子野心「。


但正因為「太想了」,朋友圈內因為吸引力法則而多了很多北大就讀的朋友。這個夢想始終埋在心底,像一顆小種子,發芽,生長,甚至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長成了參天大樹,而且在你看不見的角落中。


今年四月,我的一個在北大就讀mba的朋友發訊息:「龍女,四月底在北大mba 創業周,我特地向老師申請了一個名額跟隨聽課,你來」。


一句句話擲地有聲,我甚至都沒有主動和她講起過希望能在北大念書的事情,她又怎麼知道呢?

來到北大,有位在北大本碩博十年連讀的小哥哥,當他帶我參觀學校校園,走過西門,走過二飯堂,走過經濟學院講起蔡元培的「兼容並包」,走過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前,我輕輕哼唱起那首著名的《未名湖是個海洋》」未名湖是個海洋,鳥兒來到這個地方,這裡是我們的海洋..「


他驚訝地看著我,笑著說:「這可是十年前的歌,你怎麼知道?這一圈繞下來,我發現你好像比我還了解北大。」


坐在北大mba課堂,頭天聽完中美經濟貿易戰的利弊分析,細分點切到當下人口紅利對經濟的影響,聽獵聘網和ceo和手機快看閱讀等等創始人分享多年創業心得...半圓式地桌椅,每張桌子都配有獨立麥克風和名牌,每個人人手一台電腦,小小屏幕後面一幅幅眼鏡下,奮筆疾書和若有所思的樣子...一切都是夢想中想像的光景。


今年四月,一周的北大蹭課之旅,傍晚趁著習習涼風逛清華園的夜景,清涼的夜伴隨著深深淺淺的蛙鳴,最美不過人間的四月天,想必如此。後來我拿到了很多北大的招生簡訊,原來有很多機會可以繼續在學校里繼續深造,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曾想像的。


要知道,這前後十年,起點僅僅是一本勵志的雞湯書,到後面真正坐在課堂上去聆聽和感受,而且後續有更多的機會能繼續進修,彷彿能聽見夢想的聲音砸進風鈴中,聲聲脆、鈴鐺作響。



下午的時候迷迷糊糊醒來看了幾部電影,著魔一般地都和在上海,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地都在繁華的陸家嘴、東方明珠、外灘河畔、soho新天地、乾淨的道路兩旁乾淨的香樟樹等,由此想到了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是我選擇了在21歲畢業季,


只身前往上海一整年,


在這座紙醉金迷的城市大膽做過的夢。

這件事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不可思議」,當時怎麼做到的?


我嘗試了所有能想到的任性想法,想到什麼就大膽著手去做。不去質疑自己有多少資源,不自怨自艾,而是一直緊盯著願景,問自己,「我要怎樣才能做到?」


由此我生命的這一年,回想起來是色彩斑斕的,本來就一無所有,何畏懼失去?我開始了沒日沒夜地工作,甚至只在連續一個月只睡了5個夜晚,力求多重體驗性——在上海中心九重天酒吧吃下午茶,在和平飯店穿著精緻地旗袍約朋友共進晚餐,照顧和陪伴自己一樣大的自閉症成年人,我對滬上老洋房是如此地迷戀,串門走巷地去打卡,捕捉攝影經典電影電視劇街景鏡頭,還逐一探店上海近30家風格迥異的書店。一家家甜品店去逛吃;我想,一日一書,一日一電影的習慣也是在上海養成的,閱讀和寫作的習慣也滲入骨髓,伴隨著每一次的呼吸。


抓住每一場上台分享的機會,正如王小波《黃金時代》而言,「那一年我21歲,在一生的黃金年代,我想愛,想吃,想變成天邊忽明忽暗的雲朵」;從此上海這座城市的氣質如影隨形,讓我在異國他鄉,總會感覺到眼前的街道一剎那間像上海的某個街道;儘管一年後幾乎滿身傷痕地回到廣州開始攻讀語言,但朋友鼓勵我說」只有閱歷是卷不走的只要一直在路上,就不算輸。」我也深信此道。經常看到小令君和孫晴悅等人的寫作作品,經常是看到是熱淚盈眶,因為在字裡行間,我看到了那一束光,那麼得理直氣壯,不委屈、不乖張。



第三件事是從19歲起,衍變背包走遍天下的氣魄。


迄今為止已經獨自一個人背包走了20多個城市,5個國家和地區,我深知未來遠不止於此,並選擇在路上將所見所聞寫下來,執筆寫下心中所想。


在開啟世界旅行版願景圖前,和已經去過100個國家的閆老師(《去吧!去全世界最美的地方》作者)打電話請教,他回應:「你走出去,就好。這種一直在路上的感覺,會上癮。」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我甚至計劃著未來 一有空就走出去,奉行極簡主義,我喜歡走在路上徒步踏實的感覺,身邊的風景時刻提醒著我生命如此絢爛多彩,不應只拘泥於一方泥土,心懷感激去遇見每一位事情、每一個人。


堅持很難,尤其是不管順境逆境,能夠做到不自怨自艾,而且一直相信自己,很難。

但不強大、畏手畏腳,畏畏縮縮就不難了嗎?其實不堅持,我們捫心自問,斷斷續續、間歇式地會更難。


從去北大念書並獲得無窮無盡進修的機會,到選擇任意一個城市居住並感受其灼灼魅力,再到一步步抵達內心的世界版圖,這一路,都是仰仗不斷地敲擊內心和保持清晰地願景,如果你能從行文字裡行間讀懂一些,那便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意義。(具體的操作步驟以後會滲透進未來的文章中)。


吸引力就是如此,你只需要按照你的願景來生活,並在每分每秒地竭盡全力靠近你當下生活的願景,就會不斷調整,像不斷向宇宙發出的聲音,它是一種強大的磁場和魅力,把想要的生活都吸引到你的身邊,呈現在你的眼前,如此淋漓盡致,活色生香。


讓我們一直在路上。


?



- END -

作者介紹:龍女,塔羅占卜師/神秘學導師/北歐如尼符文占卜師;國際靈氣master;西方魔法研習者;古典占星研究者卡巴拉修習者;華人塔羅協會認證會員(CTRA);美國塔羅協會(ATA)認證會員;接受過國內外多名神秘學導師私人教導;多年塔羅教學經驗培育出職業塔羅師23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女塔羅 的精彩文章:

龍女工作室:金逆期,如何調整我的學習計劃?
沐兒與水晶的故事

TAG:龍女塔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