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父母怎樣決定孩子的名字,孩子就怎樣決定一生

父母怎樣決定孩子的名字,孩子就怎樣決定一生

後台收到一封讀者的來信:

我姓汪,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父母為了讓我好生養,給我取了一個很土的名字,上學以後經常被人拿名字開玩笑,給我取的外號都跟「狗」有關,導致我一度不喜歡上學,成績也起起伏伏,最後也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名字」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我小時候經常被人取外號,上學時常有難受得要死的體會,我很不希望我的孩子也有這樣的體會,如何才能避免他也被人取外號呢?

我想像這名讀者一樣,羞於面對自己名字的人,人群中並不在少數。芒來小時候也曾被人取外號,那時總被人叫做「喂」,我很討厭這個外號,卻沒有勇氣抬頭挺胸地告訴他:「我不叫「喂」,我有我自己的名字。」

我不喜歡自己的名字,覺得不大氣也不響亮,直到有一天父母告訴我,我的名字來源於一個美麗的故事,我突然意識到了原本一直很平凡的自己,在這世上竟有著驚人的存在感;原本一直被我忽視的名字,竟有著詩一般沁人心脾的寓意。

從那以後,每當再被人問起「你叫什麼名字」,我不再畏畏縮縮羞於說出口,而是十分驕傲地告訴TA:我叫XX,這個名字有個很美的故事……

名字本身叫什麼,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但父母取名時是否「懂」得孩子的願望,是否能讓孩子發自肺腑的愛上自己的名字,卻比名字本身更重要。

我有一個名叫「法拉」的朋友,她的父母從事金融相關的工作,收入都很體面,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延續這份體面,因此給她取名「法拉利」的前兩個字,期盼孩子以後也能夠出人頭地。

法拉成年後,對文學和詩歌非常感興趣,對金融則是絲毫不拿手,法拉的父母很頭疼,他們嘗試了很多辦法提高法拉的金融能力,最終收效甚微。

法拉考上了文學專業,父母希望她能轉到金融專業,雙方經常為此爭論不休。法拉很討厭自己的名字,覺得錢味太重太俗,她說,選擇文學專業,一半的原因都是可以給自己取一個筆名。當她用「青憂」的筆名在雜誌上發表文章時,她感到自己彷彿重生了一般。

父母將自己的期盼寄托在孩子身上,原本是愛的體現,可是當孩子的願望和父母的期盼相衝突,「名字」就成了枷鎖。

當孩子的願望和父母的願望相衝突,「名字」便會成為矛盾的激發點。我們未曾想到,當初帶著美好的心愿取下的名字,竟會讓孩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自我厭惡、迷失自我。

每個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夠透過名字這個代號,關注孩子自身的需求,而不是被名字所左右,操控孩子的人生。

前者是一顆寶藏,讓孩子發自肺腑喜歡上自己;而後者是一個枷鎖,讓孩子感到自己被捆縛,從而產生叛逆、排斥的情緒。

無論是「法拉」,還是「小米」,名字本身是洋氣還是土氣,似乎都不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看法,父母取名字時是否「懂」孩子,才使得名字有了決定孩子人格的魔力。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芒來小姐 的精彩文章:

情感暖心話:紀凌塵,願你未來遇到的都是壞女人
未婚姑娘親歷:和極品渣男談戀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TAG:芒來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