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太監身體殘缺地位低下,為何很多人還願意?主要是工資高

古代太監身體殘缺地位低下,為何很多人還願意?主要是工資高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古代即便是剪個頭髮,都算得上傷害自己的身體,便是非常對不起父母的行為。然而,在古代有一種人,他們卻自願讓自己的身體殘缺,只為進入皇宮,接近最高統治者。他們便是太監。

對於男子而言,失去繁衍後代的能力,在中國人的思維中幾乎是一種侮辱,尤其是在古代,那麼為何還會有很多人趨之若鶩,搶著要去皇宮當太監呢?有人說,那是因為古代的太監地位很高,享受著很多的隱性權力。或許明朝時候的太監的確有這種現象的存在,畢竟當時宦官當政,明朝還有所謂的東廠,太監更是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但這僅僅只是明朝的某些皇帝在位時的情況,絕大多數時候,太監的地位不過是一個伺候人的奴才。而且,因為身體的缺陷,他們還經常會被皇家的人看不起。有時候,即便是後宮中的宮女,也會看不起他們。如此被看不起,太監們堅持的理由到底在哪裡?其實,道理很簡單,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以清朝為例,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清朝太監的工資情況。為了規避明朝的宦官當政,清朝的太監基本只有伺候人的工作,要想左右朝政,根本不可能。也正是因此,工資便成為了他們最重要的收入,畢竟「灰色收入」沒了。

清朝的太監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有品級的太監,類似於官員的管理制度,一部分是沒有品級的太監。在那麼沒有品級的太監中,他們被分為三等,其中最低一等的每個月有白銀二兩,米二斗的工資。

至於那些有品級的太監,他們依次才從八品到四品不等,四品太監每個月可以領取到八兩銀子,八斗米。根據品級,不同品級的太監,其工資依次遞減,而八品太監每個月可以領到四兩銀子和四斗米。

那麼一兩銀子在當時是個什麼概念呢?在民間,一個正常的三口之家,按照正常的標準進行生活,基本上全家人吃一個月,也難以花到一兩銀子。而這些太監們,在皇宮中是吃住全包,幾乎沒有用錢的地方。

也就是說,他們的錢可以全部贊起來,等到年邁的時候出宮養老。而且,上文所說的不過是每個月的工資,遇上皇宮中的大事,還有很多賞賜,比如大婚、壽辰、嬪妃生子等等。如此一算,連帶工資加獎金,一個太監的年收入最少也可以達到30兩左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亞洲最懶的國家,經濟落後國民一點不著急,40歲步入老年生活
非洲兩國位置相隔一條河,名字還相同,有錢程度卻是天壤之別

TAG:讀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