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宋一位大臣陞官,不靠賄賂,不靠巴結,不靠學識,專靠變著花樣「害人」

北宋一位大臣陞官,不靠賄賂,不靠巴結,不靠學識,專靠變著花樣「害人」

王欽若

北宋真宗年間,有一位叫王欽若的大臣,他希望自己一步步高升,但他不像其他人一樣,憑真本事,有才幹,政績卓著,也不靠溜須拍馬,巴結、賄賂上司,他慣用的手段是,投機取巧,找準時機給別人挖坑。

《樂善錄》記載:「王冀公性陰險而權譎,巧於害人。」憑著這種劍走偏鋒的套路,王欽若步步高升,最終成為位極人臣的一國宰相。王欽若考中進士後,被朝廷任為太常丞,管理財政事務。

度支判官毋濱古曾對王欽若說過:「自從五代以來,天下百姓拖欠國家的賦稅長期無法清回,儘管朝廷不斷催繳,但是百姓根本無力承擔,我準備請求皇帝,免除百姓這些陳年舊賬。」

王欽若沒等毋濱古請示皇帝,背著他連夜核算欠款總額,第二天把奏章呈給皇帝宋真宗。宋真宗看過奏章,大吃一驚,問王欽若:「這等大事,難道先帝不知道嗎?」

宋真宗

王欽若回答:「先帝當然知道,他老人家是故意留給陛下解決,您免除陳年舊賬,百姓一定會感恩戴德,這是陛下收穫民心的大好時機啊!」

宋真宗龍顏大悅,當即下詔,減輕稅收,釋放大批囚犯。朝野上下無不歌功頌德,紛紛讚美皇帝是一代聖主。毋濱古錯失晉陞的良機,哭都找不到調了。

宋真宗為了表彰王欽若的「功勞」,把他加入朝廷的決策圈子,提拔他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宋真宗搞個人崇拜,舉行了大型的封禪泰山慶典。

王欽若憑藉給皇帝偽造天書,不遺餘力支持皇帝揮霍敗家。宋真宗此後對王欽若更加寵信。王欽若對自己有職無權很不滿意,他希望自己能早日大權在握。為了能快速提拔,王欽若不遺餘力,大玩損人利己的把戲。

翰林學士李宗諤很有才華,宰相王旦有意向皇帝舉薦他,出任參知政事,也就是自己的副手——副宰相。而當時的王欽若還只是個「資政殿學士」,他對此眼熱心跳。

王旦

王旦在舉薦李宗諤之前,曾徵求過王欽若的意見,王欽若表面上大加讚許,暗地裡找到宋真宗,揭發王旦說:「李宗諤曾經借過王旦三千緡錢,至今未還。如今王旦打算推薦李宗諤,不過是藉機索要欠款而已。」

北宋時期,朝廷有個慣例,凡有人被提拔為參知政事,皇帝就賞賜三千緡錢,表示慶賀。李宗諤確實欠王旦的錢,宋真宗聽了這話,心裡對王旦非常反感。王旦舉薦李宗諤,宋真宗臉色十分難看,堅決不同意。王欽若則因此被提拔為副宰相。

景德元年(1004年),宋遼停戰,在澶州簽署了「澶淵之盟」,此後邊境日益安寧,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主導簽訂停戰協議的寇準對此頗為自負。

某一天朝會結束,宋真宗以讚許的目光,目送寇準離開朝堂。王欽若湊過來說:「陛下如此敬重寇準,難道是因為他對江山社稷有功嗎?」

宋真宗微笑著說:「那是自然!」王欽若冷笑道:「澶淵之戰,陛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是為何?」宋真宗一臉疑惑:「你怎麼會這樣說呢?」

王欽若回答:「城下之盟,《春秋》以為恥,『澶淵之盟』就是典型的城下之盟,您身為泱泱大國的君主,以尊貴的身份,和夷狄小國簽訂屈辱的盟約,世上難道還有比這更恥辱的事情嗎?」

宋真宗越聽心裡越生氣,王欽若繼續煽風點火:「陛下可聽說過民間的賭博?賭徒輸光了,往往會傾囊投注,這叫孤注。寇準就是把陛下當成了孤注,來了一把孤注一擲,無異於把陛下置於危險境地。」

宋真宗此後對寇準漸漸疏遠,第二年,隨便找個理由,把他貶到陝州(今屬河南陝縣)當知州。王欽若如願以償,被提拔為宰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的貴州人太牛了,能馴服老虎耕田,難怪《黔之驢》里的老虎辣么害羞
蜀國缺少戰馬,諸葛亮臨終前發明一種暗器,專門對付魏國的騎兵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