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失傳已久的歷史名茶——蘭雪茶

失傳已久的歷史名茶——蘭雪茶

初用茉莉花沖制,放入敞口瓷甌中冷卻,然後用沸水沖瀉而下,茶的顏色如剛剛剝開的嫩綠色竹筍,粉黛初勻;又如軒窗迎來曙光的透亮明澈。用清妃白素瓷杯沖泡,像數不清的素蘭與雪濤一同瀉下。那種觀感,未品茶香人已醉。這就是明朝時享譽天下的蘭雪茶。

蘭雪茶產於日鑄山,在今浙江紹興,是古時鑄劍之地,最為有名的是越王勾踐請歐冶子鑄劍,湛盧、純釣、勝邪、魚腸、巨闕五把名劍皆出於此。由於此地有金石之氣,所以生於此地的茶葉也剛硬有韌性。早在唐陸羽所著《茶經》中云:「浙東,以越州上"(紹興)」那時就以此所產之茶為上品。而歐陽修更是盛讚此處茶葉,他在《歸田錄》中寫道:"草茶盛於兩浙,兩浙之品,日鑄第一。"連北宋的蘇澈也在《宋城宰韓文山惠日鑄茶》中云:「君家日鑄山前住,冬後茶芽麥粒粗。磨轉春雷飛白雪,甌傾錫水散凝酥。」描述了日鑄茶的形與色,一句「散凝酥」,給了日鑄茶極高的評價。南宋詩人王龜齡說「龍山瑞草,日鑄雪芽」極言雪芽的珍貴。當時京城裡的茶商,一到採茶的時候就來收購,目的不在雪芽,而在於牟利,但他們卻遵循京茶的制式,不敢表現茶芽本來的特色。

日鑄茶園

張岱招募安徽歙縣人進入日鑄制茶,他們採用松蘿茶的製作工藝, 明末聞龍的《茶箋》寫過「松蘿法」:「茶初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惟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法也。炒時須一人從旁扇之,以祛熱氣,否則色香味俱減……令熱氣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鐺,文火炒干入焙。蓋揉則其津上浮,點時香味易出。」流程相當複雜。

茶葉製成後,用泉水煮茶,茶香就是不出來,用禊泉水煮,茶香又太濃郁,於是張岱又摻入茉莉花,反覆比較,放入敞口的瓷甌中,等待冷卻;隨即用滾開的水猛衝,猶如百枝素蘭與雪濤一同瀉下。此處雪芽茶只有茶葉的顏色,卻沒有概括茶葉香氣,於是張岱稱之為「蘭雪」,兼有色香。

幾年後,蘭雪茶成為市面上哄搶的對象,浙江一帶的好事者不再喝松蘿茶,只喝蘭雪茶,後來,用松蘿茶冒充的蘭雪茶屢見不鮮,經營松蘿茶的商人,也紛紛把松蘿茶換上了蘭雪茶的包裝,可見當時的蘭雪茶多麼有影響力。但隨著時間流逝,蘭雪茶的製法漸漸失傳,蘭雪至味,只存於文字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飛花紅 的精彩文章:

因為一首廣為傳唱的唐詩,43歲才出名,詩人之達者唯他
古詩詞中的雲蒸霞蔚,看看有沒有你故鄉的那朵雲

TAG:自在飛花紅 |